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华岳初级中学

华阴市华岳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3-28 15:03
单位名称 华阴市华岳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华阴市书院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卫小虎
开办资金 650.2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教育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25.11万元 4745.46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华岳初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华阴市华岳初级中学在市教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制度,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修订完善了“三带”“三学”“十个一”的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方案。派出教师一百多人先后赴西安等地参加各类培训;五是建成的三级四类“名校长+”“名师+”工作室14个,主导实施浸入式跟岗学习及送教送培活动,激发了教师持久的教育热情,激励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2、按照德育工作“135”模式和“崇厚尚德•人文华岳”德育工作体系,开展家风家训等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校园广播推送“清廉之声”,校团委组织团员赴华山、杨震路开展研学活动,创廉参与师生近2000人。3、强基务实促教研教改暨能力提升。构建“一基六翼”教研教改新体系。“一基”,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根基,“磨课”“读书”“培训”“课题”“课程”“青蓝”六翼诊治飞跃发挥着教研“专业引擎”作用。常态化开展省市教学能手示范课、同课异构、教师研磨课、专题研讨课、汇报课,教师全员参与。4、聚焦改革,落实“双减”。一是优化设计,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制度》。二是推进“五步一主线”教学模式,打造“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积极开展渭南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进信息化“智教融合”。12月与玉泉初中开展我市首次“空中课堂”直播课听评活动。5、开展扶残送教、留守儿童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探索建立“突出一个特色,落实两个建立,推进三个常态”的家校共育工作机制。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6、坚持安全工作“常态抓、抓常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及因病缺勤追踪等工作制度;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签订安全责任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定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坚持开展“每日5分钟”安全教育、每月安全演练,确保校园平安。二、社会效益情况1、学校先后荣获“渭南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渭南市优秀学校教研室”等多项荣誉,培养陕西省特级教师1名、渭南市教学能手1名、华阴市教学能手2名。在渭南市首届中学生国防知识大赛中获优秀代表队,在华阴市“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演讲比赛中获奖。2023年,在渭南市四区一市校园足球和华阴市中小学球类运动会中荣获佳绩。2、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修及课题研究工作。4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每学期开展2次学校常规检查。2023年各级各类课题结题4个,立项14个。举办第四届校级微课大赛,参选微课60余节;推进“思政教学创新示范校”创建工作,程萍等4名教师被授予华阴市“课程思政教学标兵”。学校被渭南市教育研究所授予“渭南市优秀学校教研室”。3、学校家长培训基地,一年来开展家长培训43场,参与活动3000余人次。坚持开展每月大家访和周谈话辅导活动,完成渭南教育扶贫小程序上传。学校荣获“渭南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孟凌老师和政教处“特殊儿童送教工作小组”每学年为特殊儿童家庭送教上门至少30次,填补他们家庭教育的不足。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学校管理需要走向精细化,切实提升学校管理质态。围绕三年行动计划,务实“精细”管理,推进班级自主化建设,使“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2、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总结、提升、完善,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以人的发展为本,坚持以文化人,精心策划,确立系统的校园文化精神。3、安全防范和矛盾隐患排查问题有待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将以校园为主阵地,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责任主体,不断优化举措,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我们将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和细化师德考核评比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使每位教师严守政治纪律,筑牢廉洁底线。2、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使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