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延水关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延川县延水关镇卫生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 |
住所 |
延川县延水关镇张家河村 |
法定代表人 |
刘海峰 |
开办资金 |
141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794万元 |
761万元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延水关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延川县延水关镇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延川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认真贯彻学习有关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医疗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开展针灸、理疗、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收到了明显效果,同时为弘扬中医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政策,卫生院全年共采购药品50.2万元,基本满足群众用药需求。积极开展基本医疗工作,总诊疗人次为5585人次(其中门诊5041人次、住院544人次);业务总收入为134.54万元元,其中中医诊疗1203人次,收入55.71万元,住院中医药收入占比46.45%。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情况:建立居民电子档案5560份,电子档案维护数为5560份,迁出电子档案5000余份。4、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为做好基本卫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老百姓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我院先后印发了20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日、集市、下乡、流动医院+流动药房等宣传方式发放健康教育健康乡村振兴及公共卫生等宣传资料32860余份,设立教育专栏14个,开展公众健康咨询10次、健康知识讲座11次、个体化健康教育20次,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健康教育知识9次,悬挂宣传条幅6条,逐步提高了老百姓对健康的认识。5、预防接种情况:接种新冠疫苗116针次,接种4价流感疫苗50针次,共接种接种疫苗166针次,异常反应处理0次。6、0-6岁儿童健康管理情况:0-6岁儿童健康管理情况:辖区0-6岁儿童有603人,共管理465名,新生儿家庭访视42次,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148次、访视42次,婴幼儿健康管理566次、随访566次,高危儿管理36次。7.孕产妇保健情况:共管理孕产妇56人(高危孕产妇16人),发放免费卡56份,住院分娩42人,活产数42人,叶酸发放86人,共255瓶;孕早期健康管理42人次,孕中期健康管理人38次,孕晚期健康管理44人次,产后3-7天管理42人次,高危孕产妇管理14人次,产后42天42人次。8、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共体检781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562人,重点人员体检219人。9、慢性病管理情况:共管理高血压患者866人,规范管理754人,规范化管理率为87%;2型糖尿病患者237人,规范管理215人,规范化管理率为91%。1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情况: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4人,规范管理74人,规范化管理率为100%。1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今年共上报传染病12例,辖区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0次。12、卫生协管工作情况:按照季度对食品安全巡查4次、饮用水安全巡查30次、学校卫生服务巡查2次、公共场所服务巡查4次,报告非法行医0次。13、中医药健康管理情况:65岁以上中医体质辨识1140人,0-36月儿童中医调养296人。14、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情况:管理结核病患者2人,筛查及推介转诊8人,督导和服药随访10次。15、健康乡村振兴基本情况:动员全院职工和乡村医生进村入户,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先后进行了2次排查督导,我镇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523户1579人,乡村振兴监测16户43人,其中边缘易致户1户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5户40人。16、流动医院+流动药房开展情况:流动医院+流动药房挨村入户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健康教育、健康乡村振兴政策宣传650余人次,累计进村巡诊88次,销售药品金额4357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645人次,免费测量血糖216人次,提供诊疗服务203人次,服务群众2169人次。17、其他工作开展情况: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及发热门诊各项工作要求,截止今年以来,累计接诊发热病人25人,其中抗原阳性7人;累计参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救治45人,其中新冠感染病人26人。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干部队伍作风整治台账,举行学习实践活动4期,专题讨论1期,文体活动1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完成门诊5041人次,住院544人次,医疗服务收入130余万元,医疗服务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2、新开设中医科大力开展中医药及中医理疗技术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减轻患者痛苦。3、慢性病、重型精神病管理规范率85%以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90%以上,精神病规范管理率100%。4、流动医院+流动药房+公卫团队服务:流动医院+流动药房挨村入户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健康教育、健康乡村振兴政策宣传650余人次,累计进村巡诊88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645人次,免费测量血糖216人次,提供诊疗服务203人次,服务群众2169人次。5、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85%以上,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基层作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自我补偿能力差。2.人员结构不合理,虽配置X光机、B超等常规化验检查等简单设备,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其设备利用率并不高。3、人员流失严重,由于乡镇条件艰苦,待遇较低,无法留住专业人才。4、基本药物种类范围狭窄,药品统一招标及销售零利润后,药价便宜了,但药品种类偏少,群众对长期习惯使用的“好药”不在目录内难以接受。5、存在服务质量不稳定和不规范的问题,由于医务人员数量有限、忙碌程度较高,在服务过程中常常出现效率低下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了不便以及对基层医疗的信任度下降。四、改进措施:1.多渠道筹集资金,改进设备设施,加强医院硬件建设。2、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紧缺临床、影像、检验等专业卫生人才,开展常规诊疗项目。3.建立健全人才留住机制,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失问题,提高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使医务人员能够在家门口有稳定收入和良好的发展空间。4、增加药品种类,在药品集中采购基础上,增加常用药范围,加强基本药物政策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及农民对基本药物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环境。5、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绩效考核等方式来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同时在管理上要严格规范,并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服务过程中注重患者的体验和满意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和沟通,增强公众对基层医疗的信任感。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让患者不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能够感受到周到、温暖的关怀。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争取医疗设备,提升我院医疗水平。2、开展流动卫生院+流动药房+公卫团队服务模式,优化就诊过程,促进居民健康生活。3.开展义诊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降低就医负担,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4、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时随访慢性病、精神病、结核病,逐步降低发病率;规范完成孕产妇和儿童管理工作;做好免疫规划工作,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爆发流行;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缩小城乡差距,使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5、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培养中医人才,弘扬中医知识,传承中医文化。6、规范临床用药和检查,解决杜绝大处方、过度检查,优先采购4+7集采药品,减轻患者负担。7、做好院内感染控制,提升护理质量,规范医疗文书书写。8、成立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9、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10、以问题为导向,落实改进措施,推进服务创新,确保整改成效,及时完成上级相关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力争使我镇医疗、公共卫生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做群众满意的基层医院,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证号:43651046661062211C2101有效期:2027年5月14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