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50
单位名称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专学历财经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学学科中专学历教育,财经专业培训,为社会提供各种技术咨询和开发等服务。
住所 陕西省宝鸡市西宝路50号
法定代表人 杜玉锁
开办资金 2039.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74.91万元 1500.7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从业人数  8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业务;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攻关破局之年。一年来,在省社党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围绕“双达标”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双示范”校项目建设,担当实干,攻坚克难,拼搏奋进,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保持了稳中奋进的良好态势。现将一年来工作回顾总结如下。(一)聚焦办学规模精准发力,招生人数实现大幅增加。一是坚持全员招生策略不动摇,充分依靠和发动教职工招生,稳定招生基础力量。二是完善招生方案。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对招生工作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赏罚并举,加大保障力度,调动教职工参与招生的积极性。三是丰富招生方式。通过校企订单培养、联合办学、三二连读中高职一贯制培养等形吸引和促进招生,效果较好。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该专业首届招收学生120多人,成为学校人数最多的专业。四是加强招生组织和服务保障。招就科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业务培训、组织集中宣传、印制宣传资料、申报招生计划、来访接待、值班值守等,为招生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促进任务完成。在全员共同努力下,招生工作取得重要成效,完成全日制学历招生38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14人。(二)坚持就业升学并重,服务学生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实习就业工作。组织了5场次就业前宣讲会,宣讲就业创业政策,强调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先后举办了9场次校园招聘会,联系邀请16家对口企业走进校园招聘,帮助114名学生选到合适的岗位。优化创业服务,帮助18名毕业生申请到了国家就业创业专项补贴1.8万元(人均补贴1000元)。加强毕业生安全工作,开展毕业前安全教育,为毕业实习学生购买实习保险,走访实习单位,做好跟踪服务。二是优化升学服务。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开展免费的、针对性辅导,选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承担升学班辅导任务,为升学班量身定制复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业测试,邀请高职院校宣讲升学政策等多措施帮助学生备考。今年,67名学生顺利升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升学意愿越来越强烈。2021级学生中有148多名学生报名参加2024年职教单招考试,占毕业生总数的53%。(三)巩固扩大对外合作,校企合作再结新硕果。一是与好利来公司合作不断深化,开展专业、课程、师资共建合作。在中西面点专业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学生学期内在校学习、实训,暑期分批到企业实习,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二是与深圳粤桂职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订单培养、深度育人合作。由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建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学校教师主要承担理论课教学、企业方承担实践课教学、参与班级管理。三是积极承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任务,与合作企业共同申报了教育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进一步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工作。四是与凤县县委党校签订校地合作红色研学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办学共建、干部培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党建引领发展能力。(四)深化教学改革,育人质量不断提升1.加强专业建设。一是结合实际精心修订了2023级各专业人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绘好蓝图和施工图。二是夯实专业教学基础。新建成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升级改造了计算机机房,提升了专业实训条件,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三是推进精品专业建设。今年,学校申报的的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高水平师范专业建设项目,目前正按照申报方案扎实推进后续建设工作。四是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目前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等专业都建立了1+X证书标准化考场,在实际教学中实行学练考一体,帮助学生考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2.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一是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齐课程门类、开足课时。二是加强教学常规巡查检查,推进教学诊改,确保教学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开展校长推门听课,组织公开课及听评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四是加强思政课教学。开展了校内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活动。2名教师分别获得省级“思政课教学标兵”和“课程思政教学标兵”荣誉称号。3.推动课程建设。一是认真落实中职各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完成中职“三科”教材培训,顺利启用思想政治、历史、语文中职三科统编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二是积极承接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任务,申报了1门一流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三是完善了精品课程《面点烘培》后期内容制作。4.以赛促教促学。一是举办了学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12名教师进入决赛,7名教师取得等次奖。二是支持教师参与省级有关教学能力竞赛展示活动。选派教师参加了“四说”比赛、思政课教学比赛、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等,选报参赛作品7件。三是加强学生参赛备赛工作。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安排专业教师承担备赛指导训练工作,实现以赛促学目的。学校选拔组建的阿里学生代表队荣获2023年度西藏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运营赛项三等奖。各专业还通过数码书写、英语书写、摄影展等微竞赛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5.重视教学研究。一是建立教学研讨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以教学例会、专题研讨、业务学习等形式开展教学研讨。二是规范课题研究,制定《学校课题管理办法》,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两名老师申报的课题获批陕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三是积极承办省级研讨会。12月下旬,2023年全省中职学校“三教”改革融合创新系列研讨会在宝鸡举办,学校作为承办单位,严密组织,精心服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确保了研讨会圆满举办。四是组织教师参加校外教学交流展示活动。选派两名教师参加了202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两名教师参加了第四届“西部职教论坛”交流活动,拓展教师视野,提升业务能力。6.推进“双达标”“双示范”建设。一是认真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双达标”工作要求,软硬件双管齐下,全面夯实办学基础,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双达标”省级复核和办学达标情况抽查复核。二是“双示范”建设稳步推进。把“双示范”项目建设作为学校近两年主要目标和任务,按照省教育厅“双示范”项目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各环节工作。12月初,省教育厅办学情况综合抽查复核专家组对学校“双示范”建设进行了抽查了解,给予积极肯定。(五)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在省社支持下,学校先后与宝鸡、汉中、杨凌等市社合作,顺利开展了4期农产品贸易促进人员培训,培训人员315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与宝鸡供销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培养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电子商务实用人才。以消费促脱贫,积极动员工会、学校食堂、教职工通过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帮助当地脱贫。(六)圆满完成援藏扶贫任务,增进了汉藏民族团结。今年是学校承担对口援藏、为阿里职校代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任务的第二年。两年来,学校把为对口援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做好阿里藏族班教育培养和关心照顾工作。今年藏族师生代表队在西藏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运营赛项三等奖。12月上旬,藏族师生完成委培学习任务,即将返回阿里职校,学校为阿里师生举办了隆重的欢庆仪式,表达不舍和祝福之情。阿里师生为学校敬献锦旗和唐卡,表达对学校感激之情。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稳重有进,取得重要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师生对各级各项技能竞赛参与积极性还不够高,竞赛成果不明显。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较少。二是干部职工危机意识不够强,攻关爬坡的精气神有待于进一步激发。三是办学经费紧张,创收能力不足,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学校将正确面对困难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集思广益,改革创新,采取有力举措,想法设法破除障碍,解决好制约因素,推动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