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政务事项办理提供服务。大厅运行管理;现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日常运行维护、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应用等。 | |
住所 | 太白县北大街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媛 | |
开办资金 | 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万元 | 1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企业群众需求,推动20个“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先后召开了全县工作推进会、工作联席会议5次,业务指导研讨8次,制定印发《太白县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施方案》等改革文件,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在各牵头部门分设“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进展通报制度,共发出通报7期,自改革工作实施以来,办理时间压缩70%,申请材料减少83.3%,最终实现线上线下同一标准、同一流程、同质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办理“一件事”套餐236件。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药品零售行业、KTV、酒店等领域积极推行“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改革,初步实现“多证合一”“一证准营”,进一步提升“一业一证”覆盖面,大幅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开展“一照多址”改革,实现同一行政区域内“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今年以来,县审批局持续推动“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改革举措落地见效。4.政务服务品牌打造。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发布《关于征集政务服务品牌名称、品牌标识的公告》,向社会各界征集太白县政务服务品牌名称及品牌标识努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政务服务品牌,通过征集讨论,提出了独具太白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小太帮办”,以用心办好“小事情”·全力奉献“太白情”为工作理念,以优质、高效、便民、服务为特点,进一步凸显太白县政务服务特色提升我县政务服务辨识度、知晓度和美誉度。5.全面推广“5+2”延时服务。推出“随时办”“5+2周末不打烊”延时政务服务,在全县14个政务服务站点实行周内24小时随时接受咨询,周末延时服务。推行周内可通过电话、微信预约等方式办理业务;周末可通过预约办理、网上办理、现场办理等方式办理业务,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问题,确保工作不间断、标准不降低、服务不减质。自今年推广实施以来,县政务中心提供周末延时服务280余次。6.政务审批多点办理。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委托下放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事项,实现高频事项办理7个镇44个村2个社区全覆盖,持续推进“政银合作”,在全县设置15个企业营业执照代办点,将商事登记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全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大力推进“跨域通办”,进一步扩充事项清单,拓展“跨域通办”业务范围及深度广度,对57个“跨省通办”事项线上平台进行修改完善,不断推动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新登记市场主体“网上办照”“微信办照”,压缩了企业登记办理时间,提高了企业发展的服务保障。2.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全部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时限减少50%,线下办理注销登记实现即时办结,降低了企业退出成本,实现了企业退市便利化。2023年1至10月份,全县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54户、企业开办113户。被共青团宝鸡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 存在问题。1.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专业性不够。2.在服务企业群众上创新举措不够,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思路不宽、办法不活。3.宣传方法单一,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不能够及时总结经验亮点,形成可供推广的品牌亮点。(二) 改进措施。1.强化学习教育。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同时,紧抓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2.是强化服务作风。推进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方式全方位优化提升,持续推进“红旗窗口”“红旗标兵”评选活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政务服务形象;3.是强化总结宣传。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发展具有特色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品牌,形成聚力促发展的品牌效应,持续激发工作活力。四、2024 年工作计划。1.积极推广“不见面”网办。探索推动“零见面、零跑腿”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广应用新登记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微信办”,实现注册、变更等高频事项“掌上可办”,不断引导提高群众网办意识和平台使用率,推动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更加省时省力。2.创新方式“码”上办结。对照2024年高质量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对相关规划明确、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无新增建设用地政府投资项目,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合并为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次审批,明确各个项目立项申请材料,建立项目联络员、审批服务员、审批专员“三员”服务机制,实行“3+N对1”包靠服务,开展一对一重点导办,设置“二维码”微信申领材料清单,推动线上立项材料申报,不断加速项目立项审批工作。3.加强政务公开。加大在政府网站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力度,尤其针对群众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问题予以关注,回应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事项审批过程、结果公开工作。及时回复12345政务热线及相关平台反映问题,确保问题回复的即时度、满意度,切实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4.升级帮代办服务模式。推出“视频帮办”服务,围绕解决群众网上办事不熟练、电话咨询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开通“视频帮办”服务模式,办事企业群众享受“一对一”视频帮办服务,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等技术进行全程视频沟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帮办服务,将“网上办”升级为可交流、有温度的视频“云代办”,增强企业群众“网上办事”的体验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共青团宝鸡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