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44
单位名称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干部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承担全县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公务员培训;面向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
住所 延川县城内堂坡
法定代表人 刘强
开办资金 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延川县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万元 283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突出党建引领。坚定党办党校、为党办校的立场和方向,把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和重要工作部署作为“第一议题”,始终强调教工队伍的党校意识、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坚强有力的政治机关、政治学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全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召开党建工作例会5次,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每名党员撰写心得体会,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持续提升党支部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2.大兴调查研究。根据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和县委《关于在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党校实际,研究制定《中共延川县委党校大兴调查研究方案》,成立以常务副校长为总负责的大兴调查研究小组,下设科研资政组、教学组、培训组、办公室文秘组、后勤保障组5个调研小组,各小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并结合主题教育进行调研成果交流,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列出措施、推动整改,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着力做好科研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切实推动大兴调查研究走深走实。3.助力乡村振兴。常务副校长带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村书记采取走访排查、电话访问等方式,常态化、全方位跟踪掌握易致贫返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精准有效落实救助和帮扶措施。8月份,按照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帮扶力量调整的工作要求,党校重新组建帮扶工作队,并增派2名年轻教师参与乡村振兴工作。10月份,在高家湾村举行的慈善幸福家园开业庆典暨第八届重阳节慰问活动中,党校向高家湾村慈善幸福家园捐赠善款10000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本年度干部培训计划要求,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91个,培训人数4839人次,其中县内培训班次13个,培训人数1796人次;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委托培训班次5个,培训人数506人次;对外培训班次73个,培训人数2537人次。一是主体班次丰富。3月份,举办全县青年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培训各镇街、各部门青年干部100余名;举办全县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培训人数35人。4月份开始,分3期开展全县办公系统领导干部大培训,培训各镇街(社管中心)、各部门单位办公室分管领导和文秘人员共计160余人;举办纪委监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培训纪委系统领导干部126人;配合中组部开展视频培训班,培训全县党组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60人。5月份,举办全县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学员236人。6月份,举办延川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政法系统领导干部103人;举办延川县新提拔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培训学员60人。10月份,配合举办新任公务员培训班(线上),共计22人等。通过培训提升各系统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政策水平、专业素养、工作能力。二是委托培训周密。9月份开始,受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委托,连续举办5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选调生培训班,其中乡村发展4期、乡村治理1期,培训学员达506人次,党校精心设置课程、周密组织安排,做好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受到学员一致好评。三是对外培训增长。举办对外培训班73期,培训学员达2537人次,切实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师资队伍不优。(1)专职教师数量少,整体层次不高,授课力量薄弱,新招聘录用2名硕士研究生缺乏教育教学、带班授课经验,本校教师无法满足培训需求,过度依赖于邀请上级党校教师进行授课。(2)科研能力不强。科研资政缺少深度理论分析,联系服务地方中心工作不够紧密。高质量课题立项不多,在“一流期刊”发表论文篇数微乎其微。(3)培训效果不佳。班次设置多以短期专题培训为主,长期系统培训偏少。地方特色课程、精品课程数量、质量有待提高。教学内容不够丰富,课程形式不够灵活,教学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改进措施:1、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对接,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与村上相关负责人员积极沟通,妥善解决进村难出村难问题,积极争取专职教师数量,多多学习进修,提高水平。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党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每年安排教师参与挂职锻炼、业务进修,组织党校教师到乡村振兴一线进行锻炼。招聘2名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组织长期培训,提高质量。下一年工作打算:(一)抓好培训主责主业。按照保证基本培训、拓展联合培训、做大对外培训的思路,充分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落实县委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对乡科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员的培训,抓好基层中青年干部培训工作;积极与各行业部门对接,将全县行业领域的培训安排在党校开展;着力在特色办校上下功夫,稳定对外承办培训班次;开展“党校宣讲在基层”活动,围绕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到平常百姓家。(二)突出教学中心工作。坚持把教学作为党校最重要的工作,围绕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三个方面内容,健全完善备课、授课、评估等制度,确保教学讲全讲准、讲深讲透。确定1-2个专题,进行集体备课,集中大家的智慧;专职教师每人至少开设一门新专题,通过新课试讲、集体评议的形式,对新课进行评分,严格新课的准入制度;围绕梁家河、赵家河、永坪会师、路遥故居、太相寺会议旧址、杨家圪台会议旧址、东征纪念馆等红色教学点,进一步推进课程研发,为干部教育培训和红色研学旅游开展奠定基础;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把讲授式、访谈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到所有教学培训中;推行一课一评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形成学员和专家互为补充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三)提升科研咨政水平。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推动教科研良性互动。根据实际,确定重点课题,要求教师认领,明确完成时限和标准要求,确保每人至少完成1项科研成果;借鉴中央和省、市党校相关制度,探索建立科研奖惩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助推青年科研人员多出成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推行党校教师参加或列席县上的重大会议、活动制度,建立党校教师上挂下派工作机制,培养锻炼科研人员,抓实抓好科研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