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日常事务工作;指导监管全县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负责网络社会和网上群众的相关工作;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工作;统筹推进互联网建设、大数据管理、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发展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延川县机关综合办公楼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振东 | |
开办资金 | 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39万元 | 38.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政务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作章程执行,单位名称、住所地址、单位性质、单位法人代表均无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仍为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业务范围仍为:负责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日常事务工作;指导监管全县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负责网络社会和网上群众的相关工作;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工作;统筹推进互联网建设、大数据管理、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发展工作。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未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二、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稳抓党建,积极推动支部发展。坚持以党建统领网信工作,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推进网信办党支部建设。始终把“学思想”作为主题教育的第一任务和学习主线,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实现同主题教育的任务要求相契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支部制定学习方案,建立学习计划,累计开展学习30余次。紧紧围绕上级部门关于“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部署,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和组织生活会,切实提升了支部党建水平。通过开展“支部党员进南关社区报道”“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实现了听民声、访民意,办实事。2.狠抓网安,营造平稳网络环境。深化日常基础防护,修订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网络安全预警制度,全面建成网络安全运营体系。组织对全县50多个部门单位进行为期50天的网络安全专项大排查,现场对全县20余台服务器、1280余台电脑终端进行了检查评估工作;对全县222个政务IP排查,发现45类风险隐患共计1067个漏洞,并进行了全方位的修复。专程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和陕西中泊研安全技术工程师,对全县各部门单位业务干部60多人进行网络安全培训,通过培训理论知识、现场演示攻防演练等多种方式授课,提升了业务干部网上办公和应对处置问题的能力。3.管控舆情,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监督、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科学化水平。今年共发出网络舆情预警函9份、请求协助管控函6份,申报处置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账号9个,新闻媒体稿件5篇。积极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在落实“3+N”常态化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的同时,针对网上苗头性、倾向性的舆情信息,又建立了舆情预研预判机制,加强对涉延网络敏感信息源头治理,积极妥善应对处置舆情,做到网络舆论引导安全可控。今年召开舆情预判专题会6次、研判会15次、调度会3次,开展网络舆情处置专题培训1次,参与上级培训8次。4.扛牢责任,用心做好群众工作。坚持把做好12345智慧政务热线和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办理工作作为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及时发现和处置网民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防范了线下问题演变为线上舆情事件的发生。截止目前,全县12345平台共受理工单2378件,办结率98.70%,群众满意率92.04%。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共办理答复市委书记留言3件、县委书记留言18件。5.守正创新,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坚持加强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了做好新时代舆论引导工作的强大合力,通过宣传教育强化了我县干部群众学网、懂网、用网能力水平的提升。开展了政务新媒体账号备案工作,规范了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审核管理,提升了政务新媒体建设运营及管理维护工作,推进我县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为延川县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通过新媒体平台,紧紧围绕以网络强国、数字化建设、普法宣传、网络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时事等为主题,强化自主宣传平台建设,让网民能够通过该平台了解最新网信动态,学习网信知识,提升防范意识。6.统筹协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坚持突出重点推进,规范引领信用建设,持续推进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积极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以及质量强县等工作中提供了信用支持。积极推进各部门“双公示”及五类行政监管信息的归集共享,强化信用信息运用推动信用监管。常态化开展“红黑名单”公示制度,不断强化信用信息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事项环节的应用,推动信用信息在社会治理各行业各领域的示范效应。持续在信用中国(陕西延安)网站推送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工作动态,在“3.15”宣传日开展“信用+防骗反诈”宣传活动,在“9.19诚信日”开展“信用+文明实践”进社区宣传活动,有效推进信用知识和《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等宣传工作走深走实。7.示范引领,推动数字延川建设。积极聚焦“三个年”活动,全力推动数字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成了年初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延川县移动、电信、联通、铁塔分公司下达了25个5G基站建设和1344万元的信息化投资工作任务。全力推广“秦政通”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已实现全县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覆盖。建立健全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高汉武为组长的延川县数字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延川县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方案》。建成梁家河、百优等智慧果园2个,太相寺、聂家坪、十甲等智慧大棚300余座。乾坤湾景区深化“互联网+旅游”建设,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8.联动宣传,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坚持高举思想旗帜,落实宣传思想的工作要求,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了网信宣传工作。配合开展了“传统村落万里行”“沿着黄河遇见海潮起三秦看新程”等网络主题的属地宣传活动。围绕“3.15”宣传、反电信诈骗、保密宣传教育、平安建设等各类联动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宣传效果,引导民众不断提升网络法律意识。依托“4.15国家安全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坚持线上线下宣传一体化扩大宣传面,围绕宣传法律法规、个人信息保护、青少年防骗、防养老诈骗、防疫政策等主题做好日常网络宣传。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县网信工作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网信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遵循网信工作“五个方面”使命任务和“十个坚持”重要原则,紧跟县委、县政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中心大局,强化守正创新,着力推动网信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网上舆论宣传更加有力、综合管网治网更加高效、网络安全底线更加稳固、信息驱动赋能更加深入、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全面推动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支撑,奋力谱写了新时代延川网信事业发展新篇章。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主要存在以下实际问题:存在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足。在处理网上舆情和解决群众诉求的过程中,一些承办部门和单位对网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对网络敏感信息造成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导致解决民生诉求以及网络舆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做到及时处理、妥善解决,让舆情存在扩散的风险。二是专业人才技术不强。在网络安全上,我县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匮乏,智慧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全县网络安全工作水平。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学习培训。通过开展业务学习和宣传培训提升网信工作思想认识。二是通过招聘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参加省市培训学习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强化思想认识,提升工作作风。高举思想旗帜,扛牢使命任务,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深,在学用结合上求实,做好各项网信工作,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实际工作效率。2.加大宣传力度,做强网络阵地。认真组织开展各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常态化、大力度举行各类网络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坚持线上线下宣传一体化推进,全方位覆盖、多渠道开展。3.完善工作制度,净化网络环境。健全完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安全用网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工作,始终以群众满意率、工单办结率为工作合格指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4.提供数字保障,赋能经济建设。坚持以省级数字乡村试点为引领,大力推进数字延川发展。聚焦智慧化、数字化项目建设,凝聚数字乡村经济核心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融合、优化数字乡村经济发展环境、丰富数字乡村经济场景应用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夯基础补短板,全面提升我县数字化发展步伐。5.坚持统筹推进,建设信用延川。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大力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用延川”建设工作稳步开展,积极助力延安市巩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6.坚定理想信念,推进网信事业。谨记网信工作职责,扛牢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在舆情处置、网络安全、网上群众工作、社会信用、数字建设等业务全方位入手,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探索新领域,着力推动网信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让人民群众在网信事业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