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延川县枣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延川县枣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38
单位名称 延川县枣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红枣育苗、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参与红枣的品种引进、示范园建设、技术培训;负责红枣加工转化及产业营销服务。完成县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延川县南大街林业综合楼
法定代表人 李向前
开办资金 82.0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川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6万元 15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川县枣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法人、举办单位和住所,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延川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延川县林业局章程执行,单位名称、、单位性质没有发生变动,单位法人和单位住所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变为为林业局。业务范围仍为:负责红枣育苗、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参与红枣的品种引进、示范园建设、技术培训;负责红枣加工转化及产业营销服务。完成林业局交办的其他工作。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未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狠抓枣园管理工作。我中心抽调专业技术干部分组包抓红枣生产管理工作,要求住镇入村蹲点指导,全年通过深翻施肥、精细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抹芽摘心等技术措施管理红枣面积2.7万亩,其中乾坤湾镇0.9万亩,大禹街道办0.9万亩,延水关镇0.9万亩。现场指导枣农病虫害统防统治4次,萌芽前喷石硫合剂溶液和树干涂胶进行统防统治,发放硫磺粉40吨、生石灰20吨、粘虫胶1500桶,生长期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三唑铜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发放防虫防病药品500箱。开展保花保果和枣园抹芽2次,发放保花保果药品200箱,叶面追肥200箱。秋季枣园深翻施肥2.7万亩,亩施有机肥120公斤(3袋),每亩补助管理费152元,共发放有机肥2880吨,补助管理费410.4万元。其中对郝润国、曹清卫、毛富江、杨瑞红等种植大户,免费提供有机肥83吨,修剪工具15套,防虫药品52件等生产物资。温室大棚鲜枣于6月中旬上市,每斤销价100元,填补了我县鲜食枣设施促早熟栽培的空白。建立枣园综合管理示范点5个,全面提高了枣园综合管理水平,为来年丰产增收打好基础。2、持续开展培训工作。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4场次2802人次。培训内容为春季枣园修剪、翻地、施肥、刮皮涂白,夏季枣树抹芽、拉枝、防虫、中耕除草、鲜食枣栽培管理等内容。其中现场技术指导会50场次,培训枣农2382人次;室内理论与实践培训4场次,培训骨干技术干部420人次;赴大荔、镇巴参观调研学习2场次,培训技术干部和枣农23人次。通过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枣农管理水平和干部技术指导理论水平,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和枣农的业务水平。3、积极购买灾害保险。为了全面落实政策性灾害保险政策,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全年完成红枣政策性灾害保险2.7万亩。其中乾坤湾镇9000亩,大禹街道办9000亩,延水关镇9000亩。针对今秋降雨和大风造成的灾害,及时联系公司开展理赔,目前全部赔付完毕。4、延伸红枣产业链开发。积极争取枣芽茶建设项目,枣芽茶选取的枣芽原料对时间、质量有严格的要求,我县红枣种植面积大,气候独特,枣芽品质非常好。新建企业炒茶加工点5个,新建枣芽茶产学研营销(综合)展示中心1处。采摘鲜芽30000斤左右,每斤鲜叶收购30—60元,生产茶叶5000斤左右,茶叶定价800—1500元,鲜叶收购150万元,茶叶生产价值600万元左右,农民在企业务工增收20万元左右,带动农民工增收170万元左右。截止10月底累计收购枣芽5.1万余斤,加工生产枣芽茶11292余斤,带动近千户枣农户均增收1300多元。二、社会经济效益。1、彻底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服从全县发展大局,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和实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2、工作纪律进一步得到加强,思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作风、纪律和组织保障。3、加强实施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涉农整合资金使用安全、有效。(1)今年安排红枣涉农整合项目11个835.35万元,于2023年11月31日全部实施完毕。项目实施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全部验收,按照资金安排,及时进行拨付,确保项目实施运行规范。加强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在红枣设施化栽培管理、枣疯病综合防治、红枣深加工(枣芽茶)、红枣裂果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并取得一定成效。全年通过深翻施肥、精细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抹芽摘心等技术措施管理红枣面积3万亩,其中乾坤湾镇1万亩,大禹街道办1万亩,延水关镇1万亩。现场指导枣农病虫害统防统治4次,萌芽前喷石硫合剂溶液和树干涂胶进行统防统治,发放硫磺粉40吨、生石灰20吨、粘虫胶1500桶,生长期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三唑铜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发放防虫防病药品500箱。开展保花保果和枣园抹芽2次,发放保花保果药品200箱,叶面追肥200箱。秋季枣园深翻施肥2.7万亩,亩施有机肥120公斤(3袋),每亩补助管理费152元,共发放有机肥2880吨,补助管理费410.4万元。其中对郝润国、曹清卫、毛富江、杨瑞红等种植大户,免费提供有机肥83吨,修剪工具15套,防虫药品52件等生产物资。温室大棚鲜枣于6月中旬上市,每斤销价100元,填补了我县鲜食枣设施促早熟栽培的空白。建立枣园综合管理示范点5个,全面提高了枣园综合管理水平,为来年丰产增收打好基础。2、持续开展培训工作。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4场次2802人次。培训内容为春季枣园修剪、翻地、施肥、刮皮涂白,夏季枣树抹芽、拉枝、防虫、中耕除草、鲜食枣栽培管理等内容。其中现场技术指导会50场次,培训枣农2382人次;室内理论与实践培训4场次,培训骨干技术干部420人次;赴大荔、镇巴参观调研学习2场次,培训技术干部和枣农23人次。通过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枣农管理水平和干部技术指导理论水平,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和枣农的业务水平。三、存在问题1、红枣成熟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红枣果皮开裂、裂缝处发生霉烂,裂果问题比较突出,收获的残次枣占比高,导致红枣收入低,枣农大量外出务工,出现枣园管理粗放和撂荒无人管理。2、红枣园枣疯病发生严重,枣疯病呈蔓延态势,发病枣树传染快、危害大,将对枣园带来毁灭性灾害,给枣农造成了重大损失。3、红枣加工企业多为直接销售红枣或红枣初加工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技术不强等问题。四、整改措施:1、今年枣园管理工作,坚持以乡镇为主体,以扶贫开发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进行参与的社会化服务管理,既加快了管理进度,又提高了管理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2、成立了专门的施肥工作队,做到“因园施策、因树施肥”,为确保施肥质量,安排专人负责肥料管理,拉运和园内施肥,确保施肥效果。3、加强实施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涉农整合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今年安排红枣涉农整合项目11个835.35万元,于2023年11月31日全部实施完毕。项目实施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全部验收,按照资金安排,及时进行拨付,确保项目实施运行规范。4、加强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在红枣设施化栽培管理、枣疯病综合防治、红枣深加工(枣芽茶)、红枣裂果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并取得一定成效。五、下一步的打算1、加强枣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组织技术员按季开展统防统治,严防严控枣疯病的蔓延。2、提高枣园设施化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实现红枣产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产量,提升品质。3、持续推进枣园有机肥的管理力度,实现优质增效。4、加大对合作社、企业的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红枣销售及加工转化,提高全县枣农收益。5、继续做好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一线技术干部的业务培训,确保服务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