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社会救助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自流人员服务。业务范围:负责全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接收、救助、管理、安置等业务。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东段市民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黄益民 | |
开办资金 | 2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6万元 | 8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社会救助站.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全站工作人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积极履职,全力以赴抓好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通过救助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为我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共接收各类受助人员302人次,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规程》,严格按照各项救助政策,规范救助程序,积极开展救助工作,为在我区流浪的生活无着人员提供基本生活、医疗救治、寻亲返乡、妥善安置等方面的救助。各项救助政策全部执行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夯基垒台,思想“同心”,建强战斗堡垒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实字托底,在细上着力,做到了“一会两计两结合”。1.强组织,发挥党建引领。召开区救助站“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以支部带动单位、以党员引领全员,将学习平台纵向延伸,将教育影响横向扩大,营造了党员带头学、众人主动学的良好氛围。2.细规划,形成有效模式。制定“两个学习计划”,形成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模式: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核心内容开展了24次专题集中学习,2次集中研讨。同时充分依托共产党网等平台,选取补充了7篇党的二十大辅助读本文章,观看了4集《党课开讲啦》精选课程,印发了学习“掌中宝”《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多渠道持续推进理论学习。3.求实效,实现成果转化。一方面与个人工作紧密结合,落实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做到“一人一清单”,边查边纠、边整边改,已查摆各类问题16条。另一方面与党员发展紧密结合,突出后继有人,储备“源头活水”,对发展对象严格要求、重点培养、严肃谈话、深入考察、规范发展。(二)压实责任,机制“同向”,促进规范管理2023年,陈仓区救助站完善机制推行规范化管理,时时“回头”查摆多方面问题,严守底线重视安全化生产,优化措施实施精准化救助,助推我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向高质量水平迈进。截止12月31日,共接收各类受助人员302人/次,包括男性260人,女性42人,其中站内救助146人/次,站外救助156人/次,护送回家50人/次,跨省、市送返16人/次。救助重疾及残疾人员19人/次,疑似精神障碍者26人/次,传染疾病患者5人/次,救助未成年人5人/次。1.规范管理蔚然成型一是更新制度与时进。区救助站紧跟政策更新脚步,健全完善了值班巡查、安全保卫、安全消防、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等制度,做到新制度上墙。二是立足系统促规范。通过参加培训、组织手册自学,做到了新系统快速上手、熟练使用。三是召开会议激势能。6月19日召开了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联席会议,与各成员单位讨论协商了进一步加强联合巡查、推进流浪人员落户安置工作等问题,做到同频共振。2.立足问题立行立改一是自检自查刃向内。在进行全市社会事务领域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全市救助管理领域“回头看”、离任厅长延伸审计等期间,紧盯排查清单,逐条对照,自查自纠,整改落实自检问题3个。二是细致整改促提升。针对各项审计、检查所反馈的问题,我站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建立整改台账,逐条完善,及时上报整改情况及佐证资料,今年共整改各类反映问题8个。无法即时完成整改的,均己上报详实情况说明。3.严守底线强化安全一是勠力同心强巡查。不断完善“巡查地图”,落实每周“两日一夜”巡查,同时根据省气象灾害应急通知开展特殊天气巡查救助。协调镇街、村、社区对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早发现、早报告,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救助准备,避免我区发生流浪乞讨人员死亡等恶性极端事件。二是标本兼治消隐患。组织开展安全消防培训3次;消防应急灯、安全出口标识、水基灭火器全楼层覆盖;完善消防应急预案,建立台账落实每日安全检查,做到一日一检一记录,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三是防控疫情不松懈。严格落实政策文件要求,明确要求,制定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守疫情防控红线。(三)齐抓共管,服务“同力”,提高管理质量1.搬迁新址夯实基础今年6月,区救助站整体搬迁至改造新址,硬件设施设备实现了全面升级,做到了救助区与办公区分化隔离,楼内外安装实时监控,男女宿舍、特殊监管宿舍、卫生间、淋浴间、后厨、餐厅、活动室一应俱全,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了更为安全、整洁的救助环境。2.培训学习谋求进步今年我站承办了2023年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参加了全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推进会、宝鸡市区域中心站及救助档案管理培训学习等,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政策解读和业务办理水平。3.三项救助重点突出一是突出医疗救助。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共主动提供医疗救助13人次,如马高强、唐宝良、张安平等。二是突出返乡服务,护送各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回家50人次,如多次务工找不着、酗酒成瘾的马高强;在外流浪的双腿残疾人士(使用假肢)丁小平;重点关注对象刘涛(自幼年患有精神疾病);带着8月大婴孩的单亲母亲白茹;出走20余年的精神障碍患者郭爱梅等等。三是突出安置救助,协助恢复了陈坪头等2名外省人员户籍和高宝强1名本地人员户籍,均予以妥善安置;已为1名身份信息不明、长期滞留的流浪人员办理陈仓户籍,正在申请纳入城市特困供养。4.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我站扎实开展两个专项行动,圆满完成2023年度“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购置春秋装130套、单鞋140双,在街面巡查、寻亲救助及医疗救助等方面主动作为,为52名各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在今冬“寒冬送温暖”活动开始之际,我站提前着手准备,已制作宣传横幅6条,定做棉衣160套、棉鞋160双,采购了多种医疗防疫物资。截止目前,专项行动共出动救助车辆65台次,出动工作人员203人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1人次,发放棉衣24件、棉被21件、食品64分、防疫物品58件,护送返乡7人次,2人寻亲成功。5.宣传引导凝心聚力我站协同陈仓融媒体平台拍摄了《陈仓区救助站专题宣传片》,借助媒体扩大宣传。同时盘活创建载体,结合消防安全日、救助开放日、两个专项行动、“九率一度”大提升等节点,在千渭中心广场、金谷广场等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解读救助政策、发放宣传手册和彩页等形式,引导群众共同与。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救助队伍人员少,力量比较薄弱,业务能力整体提升缓慢;2.易流出、易流入人员回访制度落实不到位,未做到定期排查动态监管;3.社会民众参与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热情不高。整改措施1.完善体制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合理分工;积极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协同政法委、公安、医疗等部门以及辖区各镇街、社会组织等织密流浪乞讨人员兜底保障网,充实救助力量;严格执行培训计划方案,定期组织业务技能培训,与兄弟县区交流学习,提升业务水平。2.建立健全易流出、易流入人员回访制度,落实相关人员台账,结合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定期回访,及时录入登记。3.加大宣传力度,紧密结合全国救助开放日和“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两个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宣传,丰富宣传形式如讲解典型案例、拍摄宣传短片等,邀请爱心人士参与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提高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率。四、2024年工作计划1、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落实党员双报到,鼓励人员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大走访活动,扎实开展救助业务典型案例调查研究,召开专题交流座谈会,以点带面剖析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态势、新情况、新问题;关注党员发展,培养合格优秀的党员干部。2、开展区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争创建陈仓区文明单位,接续提升区救助站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切实强化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3.扎实开展两个专项行动。立足救助“六大方面”,区分情况,多维入手,精准施策,以“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两个专项行动和“救助开放日”活动为抓手,推进我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4.实施规范化管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落实安全化生产,积极争取资金,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完善各类消防硬件设施,提高安全系数;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一日一检”巡查制度,以规范程序实施救助服务,以严格监督强化安全生产;申请更换救助车辆。5.重视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救助工作力量;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全区救助管理工作培训会,确保我区救助管理领域一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救助管理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提升救助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