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职业高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培养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业务范围:专业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北路 | |
法定代表人 | 柯贤茂 | |
开办资金 | 2246.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46.84万元 | 2246.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 学校搭乘职教改革和《新职业教育法》的快车,以创建陕西省“双达标”优质校目标,对标提质培优指标体系,狠抓内部管理和专业建设、强力推进“三教改革”,落实三全育人,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学校改革创新管理思路,实施专业组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章立制,优化配强管理团队。学校设立教学质量控制办公室,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处、教学管理处等7个部门职能。定期开展教学、班级建设、后勤安全保障督导诊改工作,找准差距,完善措施,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师队伍建设,循序渐进。1.持之以恒加强师德建设。学校着力打造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和清新学风。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平时依托教职工会议和专业组学科组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引导教职工善待学校、善待岗位、善待学生。2.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坚持“到企业、进高校、请进来、在岗学”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能力,暑期学生离校后,教师留校一周集中进行课程能力展示、教案展示、教学实施报告汇报、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奖作品展示以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展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先后邀请合作高校、合作企业的技能大师来校支教19人次。支持鼓励师生参加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本学期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30余人次,企业培训10余人次,通过培训,老师们既开拓了视野,又更新了观念。3.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促进专业成长。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我校的教职员工,促进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促进专业发展。1.专业建设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为确保课程计划得到落实,组建了5个公共基础学科组和6个专业学科组,修订了教学工作制度,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质量考核、教学课时计算、教学能力评价等方面对课程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全方面考核。2.规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更加规范。学校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落实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等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合理编排教学计划、大纲、课程,严格教风、学风、考风,日常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同时开展规范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动,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3.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做学教一体化”项目课程的开展,积极探索适合我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法,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出发,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招生实习就业工作。(1)实现工作目标情况。不断创新创新招生、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了22级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和检查督导工作上,努力实现家长、学生和社会满意的就业指导工作形势。(2)招生具体工作。全面、认真总结我校招生工作经验、教训,为2024年招生奠定扎实基础。增加招生工作办法,提高招生效率。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口碑宣传学校;其次利用好各种活动加强学校宣传提高影响力.5、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了满足宁强县各企业用工需求,我校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部,积极申请短期培训,拓宽培训学员的就业渠道。扎实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承担电工、电焊、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共计8期923余人次。6.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开学初,学校加大专业和企业的联系,各专业派出老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专业的培训重点,继续深化和北京麦金地、江苏顺丰客服、上海永琪美容集团、宁强县汉江源景区、汉源汽贸等本土、外地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共建专业、共育学生、靶向就业的职教新模式。并成功与驾驶学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加大校企合作覆盖面,真正做到企业是学校课堂的延伸。不仅让学生在企业学到过硬的技术,还要让学生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而实现“培训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想。(四)围绕素质教育,学生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实现“全员参与德育教育”,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五)改善后勤管理,保障优质服务。学校本着以服务教育、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工作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后勤工作,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强化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后勤部门实行精细化管理,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财产管理办法、物品设备的申购、报批、采购等制度。全力做好教育教学用品设备的及时采购供应,及时做好校舍修缮及水电照明线路设备的检修。食堂卫生和饭菜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保证了师生的安全用餐。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系统、双达标管理系统、教学实训质量管理系统、提质培优管理系统监测数据显示,宁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实训、办学条件、智慧校园、师资力量、教育科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1+X证书、技能培训、升学就业等600多项指标处于全省前列,汉中市前三,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双达标、提质培优双优校创建核心指标已完全达标。2.取得的荣誉:王芳等3人在2023年汉中市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奖;李杰在教坛新秀比赛中脱颖而出;马赵亮等4名教师在汉中市天汉课堂比赛中获奖;袁海珍等7人在汉中市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赵海利等4人在陕西省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三等奖;黎俊等2人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2023年省技能大赛我校也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并荣获优秀教师指导奖1个;12月我校承办了汉中市技能大赛赛点工作,并荣获7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下半年我校在说专业布局、说专业、说课程比赛中4个参赛小组喜获省级三等奖。3.扎实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承担电工、电焊、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共计8期923余人次。坚持办好国家开放大学。宁强学习中心开放教育现有在籍专本科学员262人,在学188人。2023年开放大学宁强学习中心获省开大“优秀学习中心”和“教材配置先进单位”表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学校的办学条件未完全达标,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仍是制约我县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瓶颈,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发展需进一步提升。2.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教师专业实操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需要提升;数字校园建设需加大改进、完善、投入力度。3.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还需不断完善。4.校区合并困难重重,存在着老师、学生的融合问题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态度。(二)改进措施:1.通过双优校以及示范专业建设引领大力发展内涵。同时开展规范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动,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2.积极加大教师的培训以及转型力争24年双师型教师增加10人。3.多家考察优质合作企业深化校企合作。4.扎实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将所取得的成绩大力宣传,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进一步认可。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教改教研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积极引进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3、狠抓校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创学校工作新局面。5、加大宣传针对性和时效性,扩大招生规模。6.加强学校三风建设,提高课堂效果的有效性。7.打造学校特色教育。8.学校的班主任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9.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10.学生的就业工作有待进一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抓基础,抓规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