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办理婚姻登记;补发婚姻证书;建立和管理婚姻登记档案;撤销受胁迫的婚姻;宣传婚姻法律法规。 | |
住所 | 陕西省城固县联大路东段县社区服务中心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卢国华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7万元 | 4.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年办理婚姻登记5368对(其中结婚登记2009对、补领结婚登记1993对、补领离婚登记61对;离婚申请878对、离婚登记605对)。登记合格率均达到100%。提供婚姻登记档案查询306人次。2、开展《民法典》和婚俗改革宣传。在县婚姻登记大厅设置宣传栏,投放《民法典》宣传手册、彩页、婚姻登记指南等资料,提供座椅、茶水等为群众学法提供便利条件。制作宣传展板,印刷“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彩页和婚俗改革倡议书、抽纸、水杯、环保手提袋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到博望办、柳林镇、上元观镇等开展民法典进乡村(社区)活动;在政府广场、乐城公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解答群众问题,让《民法典》婚姻法和婚俗改革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水平。3、扎实推进婚俗改革。一是开展“移风易俗过新年、文明节俭贺新春”给结婚新人送春联送祝福活动。面对面向新人宣讲婚俗改革内容,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以良好家风家教引领社会风气。二是在2月14日成功举办“相爱一生、缘定城固”城固县第一届集体颁证仪式,在城固发布、汉中日报、学习强国、汉中民政、陕西文明网等官方媒体上发布宣传,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三是联合县委文明办开展“爱在七夕.情满城固”集体颁证活动,和“情定七夕.为爱护航”婚俗改革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和“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新婚姻理念,为新人上好“婚姻第一课”。四是选派3名颁证员组队代表汉中市参加全省第二届结婚登记颁证比赛,喜获团体优秀组织奖、2人获优秀颁证员、1人获金牌颁证员荣誉称号。4、推动公民婚育“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落地。一是参加专项业务培训,设立城固县公民婚育“一件事一次办”受理窗口,二是推动婚姻登记流程再造、系统优化,印制办理流程和提交资料清单等宣传资料,通过“部门联办”机制,将婚姻登记、户口本婚姻状况变更、夫妻投靠落户和生育登记等四件事整合成“一件事”,对联办事项,整合删减重复资料,推动“一窗受理、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集成模式,通过业务流程做“减法”,给群众幸福做了“加法”,用“小窗口”连接“大民生”,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同时打造城固县婚姻登记服务新亮点。三是开创婚姻登记新方式,婚姻登记进入电子证照时代。5、加大项目争跑力度,建设城固县婚俗文化主题公园。根据婚俗改革工作要求和我县实际,我们主动向上汇报,争取到23万县本级福彩公益金和30万市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婚俗文化主题公园,高标准规划、设计、建成全市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室外服务点。充分发挥了民政机关在婚俗改革中的排头兵作用,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进一步遏制,“崇节俭、强责任、重登记”的婚俗新风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优秀婚姻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发展。6、做好3A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婚姻登记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民政部《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和《陕西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要求,围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颁证服务、信息化建设等软硬件建设,全面准备评估资料,已经完成评估自查,待省上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评估模块后,及时向上申报创建成果,力争一次创建成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我单位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工作。通过开展“移风易俗过新年、文明节俭贺新春”给结婚新人送春联送祝福活动、举办“相爱一生·缘定城固”第一届集体颁证仪式和“爱在七夕.情满城固”集体颁证等一系列活动,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和“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新婚姻理念,为新人上好“婚姻第一课”。号召新人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随礼攀比、低俗婚闹等不良风气,弘扬婚嫁文明新风,做文明婚俗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以良好家风家教引领社会风气。这一项工作得到广大办证群众的一致认可。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自婚姻家庭辅导室成立以来,主要为群众免费开展婚前辅导,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开展婚姻辅导,提供婚内心理调适服务,帮助夫妻学习增进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改善婚姻家庭关系;开展离婚疏导,提供专业的、人性化的咨询和服务,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全县人民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由于婚姻家庭辅导室运转经费得不到保障,婚姻家庭辅导室从2022年10月起未正常开展工作。2、改进措施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室运营,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引进一名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专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继续为广大有需要的办事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引领,坚持跨区域通办要给力、婚俗改革要添力、服务大局要尽力、服务群众要加力,紧紧围绕依法登记、热情服务、群众满意三个维度,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加快婚姻登记改革发展步伐,助力全县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1、开展常态化颁证活动。建立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颁证制度,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用简洁而庄重的颁证仪式代替铺张繁琐的传统礼仪,让当事人在庄严的国徽下,感受到结婚登记的庄严和神圣。2、做好公民婚育“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根据上级工作安排部署推进公民婚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做到一件事跑一次,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婚姻登记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单位。3、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室运营。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引进一名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专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开。4、加快婚俗改革推进步伐。充分发挥组织、宣传、妇联、共青团、司法、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优势,构建多方协同推进参与机制,推进婚俗改革进农村(社区)、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发动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多方参与,发挥试点先行、体现特色,示范引领作用,挖掘优秀婚俗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形式,宣传婚俗改革经验做法,让群众积极响应婚俗改革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