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延川县永坪镇卫生院、延川县永坪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 | |
住所 | 延川县永坪镇 | |
法定代表人 | 周延涛 | |
开办资金 | 5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20.4万元 | 199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延川县永坪镇卫生院、延川县永坪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延川县卫健局章程执行,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单位法人代表均无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仍为延川县卫生健康局。业务范围仍为: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二、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医院基本情况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61年,隶属于延川县卫生健康局。医院分为东西两个院区。西院区占地面积18.45亩,建筑面积13029平方米,包括门诊住院综合楼1栋,东西附楼2栋;东院区建筑面积2894平方米,是集医疗、医技、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医院,为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结对共建医院。全院设置床位150张,设置了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财务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口腔科、眼科、手术室、检验科、胃镜室、放射科、CT室、B超室、核酸实验室、中心供氧室、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公共卫生科、妇幼保健科、防疫科等30个科室。共有职工98人(在编62人,临聘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7人(医师37人、护士39人、药师3人、技师5人),管理人员5人,其他人员9人。辖区18个村卫生室。(二)基本医疗工作2023年根据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我院开展临床,检验、针灸、推拿、理疗、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2023年总诊疗人次32099人次,其中门诊28786人次,住院3313人次。按照县卫生系统党委《关于全县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延川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分别召开动员、任务分解、推进等多次会议,细化工作安排,夯实工作责任,对本院相关业务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强线索处置,加大核查力度,加密频次,持续深入推进每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按要求如期报送工作报表。全面实施健康医院示范建设我院积极贯彻《“健康延川2030”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健康医院建设,设置减压室、康复室、健康小屋、阅览室、书画室、健身休闲室,购置减压设备器械,打造文化墙,制作各类宣传牌,努力营造无烟、舒适的医疗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发挥医院的健康教育和引导作用,向广大患者、医院职工和社区群众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医院人才培养持续苏陕对口协作合作共建,江阴市人民医院派驻内分泌科、普外科两名专家帮扶我院,我院派出一名骨干医师前往江阴市中医院学习进修,为我院的专业技术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共32人参加县卫健局组织的10余次精准卫生健康培训,通过考核后对全院医务人员、全体村医进行了培训考核。我院持续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样、院感知识、正确消杀及转运培训,坚持培训一批考核一批,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亮点工作自2023年3月与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建立帮扶关系以来,九八六医院多措并举,通过医疗人才培养、重点科室创建、现地教学、绿色转诊协作、定期义诊巡诊、开通远程诊疗等,弥补了我院薄弱科室、业务短板,改善当地群众就医条件。11月28日,我院与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在延川县开展帮扶交流座谈会,就帮建机制、目前进展、取得成效、下步举措等进行交流探讨,并签订捐赠协议,给我院捐赠了肌电图仪、红外光治疗仪等价值100万元医疗设备,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院进一步发展。同时,各学科专家与前期驻点帮带医生汇合,充分了解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现状、收治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查房、技术教学、疑难病例会诊,帮助受援科室解决重难点问题、提高能力水平。持续运行“流动医院+流动药房”镇村医疗一体化服务:全年累计进村、社区巡诊、义诊64次,服务群众2934人次,提供诊疗服务1918人次,流动药房销售药品约6700余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6项633人次。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院居民健康档案纸质档案共完成28997份,电子档案现有26998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3%,合格率72%。3、慢性病管理:高血压患者主动发现数112人,规范管理1400人,规范管理率70%,随访5998人次,血压控制平稳1301人,控制率60%;管理糖尿病患者613人,血糖控制399人,控制率65%,规范管理人数430人,规范管理率70%;以上资料已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系统。4、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1人,在册190人,规范管理190人,规范管理率100%。5、老年人健康管理: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001人,实际管理人数2550人,管理率达85%,总共体检人数1532人次,体检率60%,体检结果已经使用体检新系统全部上传到公卫平台。6、健康教育: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2次,参加讲座人次数814人次,发放各种宣教资料12种40000余份;更换宣传内容8次;健康主题日咨询宣传活动次数12次,参加咨询人数1500余人次,播放音像资料种类12种,播放次数达24次。7、卫生协管:公共卫生场所巡查2次138处,学校卫生14所2次,居民饮用水及学校饮用水2处2次,公共场所120处4次,非法行医20处,并备案上报,配合上级监督部门做好各项整改工作。8、预防保健工作:儿童基础免疫共建卡109人,建证96人,总针次5444次,共接种3630人;免疫规划督导3次,查漏补种3次,共摸底1853人次(其中门诊摸底226人次),应接种115人,实际接种111人,接种率97%,其中乙肝17人,脊灰5人,百白破6人,麻腮风65人,乙脑7人,流脑7人,甲肝3人。新冠疫苗接种336人次;流感疫苗成人剂接种1342人次,儿童剂型接种237人次。9、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现有产妇105人,系统管理94人,管理率87.9%;住院分娩107人,新法接生107人,新法接生率100%;高危孕产妇筛查40人,管理40人,管理率100%;叶酸发放93人270瓶;35-64岁妇女免费两癌筛查,目标730人,完成296人,实查率40.6%。规范管理0-6岁儿童1794人,系统管理1336人,管理率74.5%;筛查高危儿童32人,管理32人,管理率100%;0-6岁儿童眼保健共筛查1336人,筛出异常33人,其中视力异常27人,都已上转管理;发放营养包1341盒,有效服用1263人,有效服用率94.2%。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我单位卫生监督协管员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整理归档。建立公共场所一户一档。根据前期摸底、检查以及年检复核工作的资料,设计一套一户一档表格。对集中饮用水进行了摸底。对供水处水塔是否按规定对蓄水池进行清洗和消毒,饮水水源地是否设置保护区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2、为了人民群众卫生计生工作,我单位避孕药具计划免费发放严格按合同管理、库存,严格按上级的目标考核制落实到位,无断档脱供现象发生。 3、通过组织培训和个体指导,对职工和乡村医生进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政策培训4余次,妇幼保健知识培训4次,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广大群众对健康的意识。4、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医德医风教育和创佳评差活动有机结合,全面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商业贿赂行为,认真开展看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单位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政风行风的好转,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和个体指导,对职工和乡村医生进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政策培训4次,妇幼保健知识培训4次,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广大群众对健康的意识。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班子成员学习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在学用结合上存在联系不紧密现象,没有将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转化为思想、行动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在科学建院、落实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二)常规警示教育开展较少,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存在窗口服务、部分工作人员接待来访、来电时态度生冷,个别干部职工有作风浮躁、得过且过的思想;医护与病患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提升;(三)健康科普宣传较少。对偏远村子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次数少、受教人数少,由于辖区人口多、流动性大、地理条件及群众接纳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等影响,有效科普的质量提升缓慢;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积极倡导干部职工多看、勤看时事新闻资讯,利用强国平台等多学、多研究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做好笔记,学用结合,与时俱进,并扎扎实实落到行动中,切实有效地提升干部职工主动学习的能力,从思想认识的提高促进干部职工的责任感的增强,从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转变,从知识的丰富促进干部职工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二)加快人才梯队建设。深入与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医院进行人才交流,补足我院在专业技术力量上的短板。比如在急诊抢救、内镜、影像诊断等方面邀请专家驻点帮带,推进我院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与开展,利用县、市、省等多级培训平台,加密培训频次,引导鼓励医护通过多种电子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为当地群众就医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三)加强健康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流动医院进村义诊、微信公众平台、宣教电视、LED电子屏、宣传栏(册)等加大对广大群众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力度,深入偏远村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群众普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常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9年07月31日至2024年07月30日许可证登记号PDY01218461062211A10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度荣获延川县公卫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