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黄河乾坤湾景区管理局(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乾坤湾等景区,旅游资源挖掘整理,保护利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工作;景区国有资产管理和保护工作。 | |
住所 | 延川南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李瑞锋 | |
开办资金 | 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9万元 | 76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黄河乾坤湾景区管理局(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政务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李瑞锋局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党建各项工作今年,我局坚持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扎实开展党建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教育培训、典型引领、实践锻炼“三种途径”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通过锤炼奋勇争先、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三种作风”,培育先进模范典型。通过提升推动高效发展、提升服务基层群众、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三种本领”推动工作高效开展。(二)运营管理工作今年,我局坚持以“三个年”活动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为契机,推出一系列提质增效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运营管理水平,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狠抓运营管理,提高工作成效。一是强化督导管理。坚持月度工作督导机制,细化重点工作落实责任清单,认真分解年度目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督导组,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逐月跟踪督导。二是提升团队协作。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活动,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三是严抓安全管理。注重安全责任落实,督促景区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精准市场营销,锁定目标新方向。一是针对红培、研学、康养等领域,争取到市一级的授牌,申报成功了碾畔民俗影视基地、清水湾衙门廉政教育基地等11个基地。二是依托基地,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加深往来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不断引进研学、红培、采风等文化教育宣传活动。3.精准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影响力。一是与西安交通部门合作,在西安部分班组公交车上张贴景区宣传海报。二是继续协调六个周边地市区在新闻联播前以及各县区广场LED屏播放宣传片。三是征集了有高度、有内涵的宣传广告语100余条,更换了宣传牌30余块。四是在景区承办了“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陕西分会场启动活动等重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知名度。五是参加了“延锡有里•惠游圣地”延安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旅游推介会)等旅游推介活动。4.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游客满意度。一是在利用乾坤湾景区的“大道乾坤、祈福文化;扭转乾坤、好运连连”风车彩门,为游客增加了打卡拍照点,游客穿过风车隧道,祈求美好愿景。二是在乾坤湾景区常态化融入原生态民俗演艺—民歌曲目《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圪梁梁》等精彩唱段表演。三是在刘家沟乡村振兴示范点常规运营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业态,增加了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点,承办了乡村振兴示范点现场会。5.常态化查漏补缺,提升运营管理能力。一是针对游客逃票问题,在主景区增设了早晚班值班。二是针对各景区景点安全及基础配套设施维修效能不高的问题,抽调景区内专业技术人员,常态化对景区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三是针对夏季游客在景区游览舒适度差的问题,在南大门换乘车站、主景区为游客增设了遮阴凉亭、遮凉伞,并提供爱心绿豆汤;在清水湾通往观景台的道路上设置了降温降暑水雾喷射系统等。四是针对景区观赏环境差的问题,对各景区景点的绿化实行了优化调整,新栽植了树状月季、爬藤月季等绿化品种。五是针对5D电影消费收入低的问题,在淡旺季上下午、黄金周等时间段实行不同的优惠票价。6.对标对表优化措施,不断提升创5A能力。一是维护基础设施,确保游客安全。二是完善了各景点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了主景区的停车场及人步行道,优化各景点游览安全设施。三是提升了游客服务中心的接待准备工作,多次邀请国家高级企业培训讲师,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不断培训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四是改进了现有的宣传牌,重新制作了宣传牌,在县城拐峁、南关车站设置到乾坤湾景区班车的标识标牌;县城内公交、出租车LED屏上持续滚动播放创5A宣传标语;给城区所有酒店大堂放置景区宣传易拉宝,引导住宿游客前往景区游览参观,引导、监督客运车辆文明接待、规范服务。(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各景点共接待游客17.4万人(其中:乾坤湾景区12.55万人,文安驿驿路大酒店3.15万人、刘家沟古村落0.68万人、永坪红色文化产业园区1.02万人),同比去年上升263.46%,较2019年同比下降22.53%,恢复至2019年的81.61%;据统计,省内客源10.58万人,占比72.93%;省外客源6.53万人,占比27.07%。旅游收入1474.88万元,其中现金收入989.38万,记账收入485.5万元。同比去年上升199.02%,较2019年同比上升4.43%,恢复至2019年的104.13%。(四)存在的问题一是各类设施设备老旧维护成本较高。由于景区面大点散,亮化区域多,且景区开发初期配套的设施设备大都处于不同程度的老化状态,难以集中统一更新,致使每月日常维修等运营支出较多。二是部分业态因老旧而停运收入减少。景区内的黄河漂流、羊皮筏子、黄河滑索等设备老旧,需更新或中期大修。三是收入不及预期。疫情后,客流较以往虽恢复不少,但三年疫情使得游客收入减少消费降级。另外,疫情期间以及景区各类内外推介活动对外赠送的大量特殊群体票在疫情后也相继变现,这一系列因素,致使景区客流虽恢复不少但收入并未提高多少。四是宣传营销的力度不大和精度不够。由于前期疫情和财力方面的原因,我局在对内举办活动、对外参加推介会、营销、投放广告等方面的投入均大不如前,景区知名度不增反减。虽然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方面的宣传能做到精心拍摄、推送或直播,无奈起步较晚,没有数量、时间方面的累积,短期很难打造出引爆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五是一线员工难以及时补充。一年来,景区业态不断增加,包括延安枣芽茶中心、刘家沟乡村振兴示范点、清水湾民俗一条街等业态,但一线员工总量不增反减,这主要因为实行“一岗多责”后的效能增加和人员精简。但由于乾坤湾景区偏远对周边闲置劳动力吸引力不强,一线员工流失后很难及时补充,尤其是具备安全证书的安全员、前台、客房服务人员等。一线人员的流失及补充问题,给景区的运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旺季、寒暑假和大型节假日。下一年工作计划坚持党建引领,带动景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党建责任,抓好学习,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二是坚决贯彻落实县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安排部署,持续抓好学习教育、问题整改落实、重点工作推进。三是按照今年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盯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把作风能力提升转化为推动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狠抓党风廉政,强化立足主责主业意识。一是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立足主责主业,对标对表抓落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旅游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提升作风能力的实际行动。二是以坚定不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发展的方向,立足旅游和红色资源禀赋,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三是深研细悟中、省、市及县委在学习宣传贯彻、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的相关意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四是勇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做好黄河卫士。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己任,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五是时刻把游客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坚定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巩固好乾坤湾5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成果。六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加快文旅融合和农旅融合的步伐、聚焦旅游重大防范风险、提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服务经济发展。总结工作经验,全面突破重点开拓创新。一是认真总结,吸取经验,完善相关的机制和方案。二是针对不同年龄及人群,对景区内的游览线路、产品内容再优化、再升级,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三是再进一步优化业态,推进文旅融合,再丰富娱乐项目,为重大节日运营提前规划,提前做足准备。四是立足旅游和红色资源禀赋,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促进文旅产业繁荣发展,为全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拓展新型市场,继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一是在坚持传统宣传模式基础上,持续发展自媒体平台宣传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二是进一步加快建立网络宣传平台,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推介会、交易会和博览会,不断扩大受知面。三是进一步推动跨区域旅游协作机制的建立,持续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整合区域旅游产品和线路,打造无障碍景区。四是优化市场营销规模,进一步加强营销团队队伍建设,对标对点锁定目标群体,拓展周边旅游市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逐步恢复部分业态。根据财力和业态恢复所需资金情况,先易后难,先小后大,逐步启动黄河漂流、羊皮筏子、黄河滑索及滑草娱乐项目的恢复,并增加无动力设施游乐项目,确保景区业态丰富,具备更多的吸引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