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20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日常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南路50号
法定代表人
苏宪铜
开办资金
42.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印台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51万元
17.98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执法监管。认真落实“执法+服务”理念,做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实施精准帮扶、执法帮扶、正面清单、差异化执法、送法入企、首违不罚等工作制度,指导企业开展自查整改工作,推动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绿色健康长远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2023年全年出动执法人员67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余家次,约谈企业20余家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工作22家次,利用非现场执法手段抽查企业60余家次,帮助企业解决环境问题20余个,上报首违不罚案例3起,处理各类信访投诉件39件,处理回复检察建议书7件,立案处罚10起,罚款41.1万元,追缴2022年罚款70万元。(二)严格督察整改。第二轮中省环保督察10个问题均整改完成、5个通过验收,剩余5个均已提请上级验收;大气交叉检查反馈问题100个、整改完成93个、剩余7个序时推进。一是强化风险预警。定期研判生态安全及核安全领域风险,上报研判报告、情报信息24篇,严格隐患整治。二是紧盯“五源一设施”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整改环境隐患问题12个。三是加强规范管理。涉危废企业规范化管理全覆盖,推广危废智慧监管设备41台,安全收集处置危险废物1137吨;四是紧盯舆情处置。39件环境信访件全部按期办结,群众满意率100%,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三)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水源地排查整治。一是严格水源保护区环境准入,从环评关口上严禁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新增有污染物排放的项目落地,对水源地上游污染控制区从严控制污染排放;二是开展常态化巡查,安排专职巡河人员坚持每天对水源地沿线环境安全进行巡查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完成河道垃圾清理、堵塞排污口清掏等问题整改10件次;三是充分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预警,排查处置各类污染源问题3件次;四是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修缮柳湾水源地破损隔离围网约70㎡、更换老旧标志标牌80余块;五是持续开展210国道路域环境综合整治50余次,积极劝导国道沿线违规洗车加水行为30余起。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年来,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全年共收获优良天数316天,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关中前十;漆水河三里洞及印王交界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和Ⅲ类。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系统学习、培训;二是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改进措施(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工作,内强执法人员素质,外树执法队伍形象,稳步提升执法装备水平。一是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二是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开展案卷自查,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内部审核制度,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环境执法培训;四是加强执法能力保障。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执法全过程记录。(二)加大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化运用力度。一是强化移动执法系统应用。充分认识移动执法系统对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规范化、痕迹化、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入推动系统使用;二是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三是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管理;四是提升“12345”环保举报管理水平。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着力强化综合治理。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大气专项治理。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五年行动,落实“75311”机制,实施“五源共治”,推动臭氧和颗粒物协同管控,大力开展夏治臭氧和冬防攻坚战,力争2024年优良天数达到322天以上,PM2.5浓度不高于34微克/立方米。二是扎实推进区域水环境治理。强化柳湾饮用水水源地和17处农村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对已完成溯源的入河排污口开展整治,力争出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三是积极推动土壤环境治理。依法开展“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全面推行危废废物智慧监管模式,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守住土壤零污染底线。(二)着力加强执法监管。深入开展“利剑治污”“执法大练兵”等专项行动,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抓好大气污染治理专项巡视和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