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铜川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14
单位名称 铜川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服务保障。水旱灾害防御规划、预案编制和监测预警设施建设维护;应急水源建设,应急灌溉送水服务;水灾害防御工程、水毁修复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水旱灾害防御预案执行,参与应急抢险技术服务和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水量调度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丰北路6号
法定代表人 杨会蒲
开办资金 577.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7.48万元 306.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防汛工作责任,逐级逐点落实河流库坝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全方位推进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市政府办、防汛办和市水务局联合对防汛责任人履责情况进行了三轮电话检查,确保责任人全面上岗到位,防汛措施全面落实到位,防汛责任全面明确到人。(二)扎实细致部署防御工作。一是市人大颁布印发了《铜川市防洪排涝条例》,市水务局修订完善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规则》,印发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预案修编、报汛报旱和隐患排查等文件,对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细致安排。二是先后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山洪灾害防御视频调度会议、水库安全度汛暨调度运用管理工作会等一系列会议,对河流库坝安全、山洪灾害防御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三是修订出台了《铜川市洪水预警发布管理办法》,印发了河道行洪安全管理、库坝度汛安全专项通知,编印了铜川市《水工程防汛监督管理工作指南》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指南》等文本,对具体防御工作开展有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三)全面夯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一是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要求,认真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压紧压实全市水工程“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四个责任人”责任网格,共落实各类责任人896名并进行公示公告,其中水库93人、淤地坝78人、镇办级山洪灾害防御112人、村组社区级山洪灾害防御568人、河流重点区域防汛责任人45人。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县水旱灾害防御专家组工作机制,落实水利水电施工、山洪灾害防治、水文监测预警等方面专家和水利防汛抢险突击队员31名,为防洪抢险提供技术和队伍支撑。(四)持续提升预案修编演练水平。一是大力开展预案编制指导,严格审查审批重点水工程度汛预案,对桃曲坡、西河等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预案及在建的雷家沟等水利工程防汛预案开展了审批报备。二是组织开展市级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2次,各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26场,水库防汛演练25次,山洪灾害防御演练68场,培训演练参与人数1250人次,切实做到了预案修编演练全覆盖。三是深入印台区广阳镇西固小学开展山洪灾害知识“进厂入校”宣传,持续推广全国山洪灾害防御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和我市庙湾镇、王益区红旗办山洪灾害防御联户叫醒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以示范引领促进预案宣传演练工作深入开展。(五)强化监测预警预报。一是突出汛期水旱灾害防御监测预警预报和指导督导,严格落实汛期雨水情监测等信息“一日两报”工作制度。二是联合气象部门共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9期,会同市水文中心开展漆水河、沮河等河流洪水预报23次,发布沮河、五里镇河、雷塬河洪水蓝色预警各1次,发布雷塬河洪水橙色预警1次。三是启动市级洪水灾害防御四级应急响应2次,启动宜君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响应2次、耀州区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响应1次,累计向4475名各级防御责任人发布工作信息17471条,并通过短信平台发送防御工作快报5期,第一时间确保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及成效。(六)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一是进一步理顺市、区县、乡镇(街办)、村组(社区)四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体制机制,严格落实行政、监测预警、转移避险和安置管理“四个责任人”体系。二是实行全市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全面完成2023年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核查,确定山洪灾害危险区142处,并投入116万元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三是完成山洪灾害简易监测预警设施核查维护,补充简易雨量报警器10台,预警广播5台,修复视频监控站9处,提升改造自动测报站74处,新建市级“智能水利”平台,集成9处小流域水情测报数据和视频信息。四是在汛期充分运用全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累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752条次,启动预警广播210次、提醒叫应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340人次,转移撤离危险区人员227户737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七)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一是按照“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隐患不排除、整治不间断”要求,动态全过程开展水旱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印发《铜川市水库防洪调度和汛限水位执行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严格落实水库汛限水位控制运用红线。二是开创性开展我市市县水务部门干部包抓排查河流库坝、山洪灾害等风险隐患工作机制,5月份派出全局干部职工深入一线逐点对山洪灾害危险区防御对象、监测预警设施及其它各类风险隐患点进行核查评估和监督检查。三是持续开展“河流库坝渠沟”安全隐患、山洪灾害预警设施运行风险隐患、在建水利工程度汛风险隐患等专项排查行动,突出做好水库下游、涉水“网红打卡地”等重点区域防汛风险管理,持续落实桃曲坡、西河、高尔塬等水库泄洪期间下游河道清滩巡查责任,确保水库和下游河道安全。(八)有力推进防治项目建设。一是累计下达2022-2023年度修复资金630万元,完成11处水毁防洪设施修复任务,共修复堤防471.75米、护岸407.5米,加固堤防基础护脚2.345公里,新建潜坝3座,完成河道清淤470米。二是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提升项目,按照系统化、流域化治理要求,编制完成漆水河、清河、五里镇河等8条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三是下达2023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央水利发展资金5122万元,用于实施宜君县清河、耀州区清峪河等5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开工4个项目,完工2个项目,累计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1.9公里,完成投资2171万元,计划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九)水利抗旱工作紧抓不放。一是针对今年出现的春旱过程,印发了《关于做好冬春季抗旱工作的通知》部署抗旱工作,并协调印台区五一水库向柳湾水厂紧急调水2次共计3.2万方,保证了北市区春节期间群众用水安全。二是组织开展春季应急送水服务,累计投入抗旱人力232人次,机井28眼,泵站5处,送水车3辆,灌溉农田1.1万亩次,持续提升抗旱服务能力。三是下达水利救灾(抗旱)资金890万元实施抗旱应急项目,购置了抗旱应急送水车3辆,建设旱情测报站4处,实施了耀州区石柱、王益区赵家塬、宜君县八丈塬等抗旱应急工程14处,新建修复蓄水池7座,集雨池1座,铺设管网10.56公里,新建泵房2座,机井1眼,阀门井20座,解决了800人次用水安全问题。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今年,我市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指导支持和市委、市政府及市防指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四不”、“两确保”目标,水旱灾害防御隐患排查整改更为深入有效,基层防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防御成效较好。三、存在问题一是由于我市境内产生极端暴雨天气、超标准洪水的稀遇特性,一些干部群众对水旱灾害防御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现有大部分水库淤积严重,拦洪错峰能力差,防洪调度空间有限,滞洪作用发挥甚微。漆水河、沮河等河道堤防达标率还较低,河流还存在“卡脖子”行洪能力不足河段,防洪工程达标提升任务艰巨。三是通过山洪灾害危险区动态核查,全市还有危险点142处,涉及4个区县28个镇办,山洪灾害防御任务依然艰巨,再加之部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维护更新不足、监控区域布点不够,还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四、改进措施认真贯彻省、市水旱灾害防御安排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不断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坚决落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努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确保抗旱灌溉粮食丰收。五、2024年工作打算一是全面开展2023-2024年度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治理项目进度;二是积极推进《铜川市防洪排涝条例》宣贯工作,持续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规范化进程;三是加强冬春旱情动态监测,指导有供水、灌溉任务的水库积极做好蓄水工作,科学调度水源工程,切实做好水利抗旱减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