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地方志编修、专业志审核、地情资料整理、综合年鉴编撰等。 | |
住所 | 延川县民政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王军军 | |
开办资金 | 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万元 | 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政务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强化质量提升,《延川年鉴》(2023)改版升级。《延川年鉴》(2023)为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主要反映延川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以往惯例和年鉴编辑要求,3月份,以两办文件印发了《关于编辑延川年鉴(2023)资料征集的通知》,全面开始年鉴资料的征集,5月份完成了资料收集,7月份完成了编辑工作并交付印刷厂排版,经全体编辑人员三校三审和版式设计,10月份初稿进入审核校正,经出版社最终校审,年底按期完成了出版发行。《延川年鉴》(2023)在往年体裁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是内容上增加了随文图片元素,图随文走,以图释文,图文并茂,避免了内容单一,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二是将荣立二等功退役军人事务史料载入地方综合年鉴,营造了全县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同时为三轮修志保存了有价值的资料;三是添加了索引部分,便于快速准确查找资料,使《延川年鉴》(2023)结构上更加完整,体例更加规范。期间,为《陕西年鉴》《延安年鉴》提供了2022年延川经济社会发展资料。2、《中国共产党延川历史》(第一卷)编纂工作进展顺利。6月份,受延川县委组织部委托,县志办着手编纂《中国共产党延川历史》(第一卷)工作。针对党史特点,县志办对党史编辑进行责任分工,对篇、目及相关子目内容资料进行编纂,已完成4章31节,14万余字。9月,《中国共产党延川历史》(第一卷)进入总纂磨稿阶段,随着磨稿工作的不断推进、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又进行了几次集中讨论,逐章、逐节地加以推敲和修改,按照“符合体例、反映特色、彰显亮点”的要求,修改完善篇目,形成结构合理、领属科学、层次清晰、符合实际的篇目设置。9月底,党史总纂初稿定稿。10月,交付市党史部门审核。3、拓宽读志用志渠道。利用现有编纂出版成果,持续深化地方志“七进”活动。5月份,给延川县中学赠送《延川县志》《延川年鉴》《旧志点注本》等地情书籍共43册。联合县图书馆创办地方文献阅览室,设立地方志专柜(架),积极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地方志知识,讲好延川故事,传播史志声音,满足群众读志用志需求。4、为市方志中心提供黄河故事相关资料。按照市方志中心工作需求,多次提供讲述黄河故事相关资料。延川县志办编纂人员找准地方特色定位,深入挖掘,设置专题图片,挖掘黄河史料,为市方志中心提供10余副图片资料,突出体现地域特色,高质量完成了工作任务。5、强化业务培训,干部能力提升明显。一是以会代训学,利用每周二集体学习日,指定专人领学《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辑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实施办法(试行)》《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方志意识,增强方志本领,一年来,共集中培训180多人次。二是外出交流学,利用市方志中心每周五举办的“史志大讲堂”现场聆听市方志专家对全市方志现状及走向的分析研究、方志知识的讲解,强化了干部的方志思想,提高了方志本领。三是网络平台学,通过网络平台“小鱼易联”参加省方志办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56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县志及年鉴的编修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鉴古知今,为延川的历史研究、各级领导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全域旅游等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系统、完整的资料,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七进”活动提升了地情丛书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1、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力量不足,往往是一人兼顾数岗,难以全面推动地方志工作。2、部分单位在报送年鉴稿件时,多次催要仍迟迟不报,或简单的敷衍应付,所报送的年鉴稿件质量低下,达不到年鉴“全、新、精、特、便”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部年鉴的编纂进度和质量。四、改进措施:1、向政府申请为我办招聘3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志书编写人员,人员结构达到老中青三结合,使编志人员得以延续。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创新意识,树立精品意识。五、下一年工作打算:1、高质量编纂《延川年鉴》(2024),力争全市精品。编撰年鉴为续修地方志积累资料,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我办将全力抓好2024年鉴资料征集、编撰审核、出版发行。具体做法:一是落实编撰责任。深入各镇、街、社管中心、部门搜集整理资料、编撰年鉴初稿,做到内容翔实、数据可靠、体例规范。我办采取目标责任制方式,落实资料征集、初稿编撰、审核校对等责任。二是规范编撰内容。依靠社会力量征集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工作资料,做到体例规范、文字精练、文风流畅、选题正确、数字准确,8月底前编纂出《延川年鉴》(2024)初稿,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力争年底公开出版。三是持续改版升级。严格卷首图照和随文图片质量提升,力求内容准确,色彩美观,图随文走,以图释文。规范索引格式,达到准确、快速检索目的。2、持续拓宽地方志宣传,发挥地方志作用。延川作为文化大县、旅游名县,地情信息资源丰富。地方志工作肩负着宣传延川、推广延川的责任。2024年,我办将持续深化地方志“七进”活动,进一步搜集整理反映延川特色的资料,提高延川知名度,打造延川地情信息资源库,为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信服务,提升延川文化知名度及品牌效应。3、做好《中国共产党延川历史》(第二卷)编辑出版工作。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按照县委要求,我办2024年继续承编《中国共产党延川历史》(第二卷)工作,我办将在依托社会力量的同时组织单位全体干部,集中精力,于3月底前编好体例大纲,9月底前形成初稿,10月底前交付市党史办终审,力争年底前出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