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延川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

延川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4:06
单位名称 延川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价格等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及发布;发布县内农产品生产信息。
住所 延川县农业综合大楼五楼
法定代表人 冯金阳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万元 1.26万元
网上名称 延川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业信息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农业信息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农业信息各项工作,现就工作总结如下:工作开展情况我中心按照强化农业技术的普及,扩大宣传特色农产品的要求,通过“延川农业”微信公众号,主要从农业资讯、三农服务、技术服务三个方面在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各类农业信息210余条,向省市农业门户网站提供新闻及各类信息130余条,其中涉及各类农业技术及培训的有80余条,涉及中省市县农业政策解读的有30余条,后续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按照《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关于开展2022年度农业生产信息化情况统计工作的函》的相关要求,我中心迅速组织人员学习相关文件,掌握调查统计口径,按照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准入标准进行筛查。根据相关要求,从大田作物、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4个大类、24个小类、106个指标进行调查统计。种植业中主要涉及作物的种植面积、农机作业信息化覆盖面积、产值、水肥药精准控制覆盖面积、“四情”监测覆盖面积等指标;养殖业中主要涉及畜禽的养殖数量、产值、养殖场环境信息化控制覆盖存栏量、精准饲喂覆盖存栏量、疫病信息化防控覆盖存栏量等指标。我中心现完成统计上报并通过省农业信息中心核验。二、社会效益“延川农业”微信公众号及省市农业网的信息发布,强化了农业技术的普及,扩大宣传了特色农产品,其中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的普及,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为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解决办。益农信息社通过开展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提高农民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上的产前、产中、产后问题和日常健康生活等问题,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主要存在以下实际问题:1、农业各类信息发布中,农业信息获取的渠道较少,特色不够鲜明,农产品市场分析及农业技术的指导性信息较少,特色农产品宣传中较欠缺;2、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应对互联网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新形式的步骤中,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转变工作重点,开辟新的工作思路.改进措施:1、在建立农业系统信息报送联络点的基础上,扩展信息获取渠道,要与系统之外的各涉农单位积极沟通,要对所采集的农业信息进行高质量的分析以及再创作,争取形成特点鲜明,能抓人眼球的精品文章,特别是针对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宣传。2、通过对优秀县市在农业信息方面的学习,转变工作思路,紧跟省市工作重点,特别是在宣传的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具体考察学习,形成适合自身的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抓素材重点的能力,不断提高新闻报送质量,进一步扩大“延川农业”微信公众号这一窗口的影响力。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尽快在农业生产及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手段。目前来看,我县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示范园和示范点利用了零星的技术手段,但没有形成一整套体系。要尽快争取项目,及时建立及完善农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实时监测,如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及病虫害的发生,收集数据通过专家咨询获得方案,农户之间的互相交流,辅助指导农业生产。信息化手段的融入也是进一步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基础。(二)加快从农业传统市场向信息化全面转变。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已经使传统市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顺应时代潮流,必将被淘汰。在农业市场信息化建设中,我们除了依托现有的益农信息社外,继续加强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掌握农业市场的信息资源优势,从而建立涉农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讨论研究分析模型,协助农户完成生产资料获得的低成本与销售环节的快通道、高利润。近年来,短视频、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努力培育农业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网络红人已经成为宣传及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手段,这也将是我中心下一步农产品品牌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