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中国教育工会志丹县委员会(志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中国教育工会志丹县委员会(志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1:43
单位名称 中国教育工会志丹县委员会(志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代表教职工参与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工会活动。(协助开发银行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住所 志丹县社会事业综合大楼13楼
法定代表人 习宏妍
开办资金 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4万元 16.09万元
网上名称 中国教育工会志丹县委员会(志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志丹县教育工会(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上级工会及志丹县教科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基层学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单位年初工作计划和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在工会工作、学生资助、助学贷款等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会工作(一)政治学习及单位工作作风建设方面1.结合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讲党课、民主生活会、大讨论等活动,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岗位廉政教育、示范教育特别是反面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动员党员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积极打造服务型党组织。2.坚持集体学与个人学相结合,党员学与普通干部学相结合。每个职工完成学习笔记3万字以上,心得体会5篇以上,其他各类学习计划、活动安排、分析和整改等资料均已分类归档。3.以《基层工会干部工作指南》、《教育工会工作手册》为教材,认真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在工作中弘扬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为教育工会工作创造出一个新的局面。4.进一步规范单位干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召开了多次全体职工会议,讨论并修订了《教育工会干部职工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实行专人负责考勤,实行岗位公开监督,逐步形成了积极向上,敬业守岗的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单位形象(二)工会年度工作方面1.对教育行业领域中表现突出、贡献显著,具有模范引领作用的妇女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家庭进行了评选,共计评选出好媳妇1名,书香家庭1个,最美巾帼志愿者1名、模范家长20名并报送县妇联进行了表彰。2.举办了志丹县教科体系统“促和谐谋发展话奉献”座谈会和“插花品香、与美为伴”插花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既表达了对女职工的节日祝福,同时也希望全系统女职工要更好地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敬业奉献、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坚持发扬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格,争做求进取、有爱心的最美老师。3.按照省委第九巡视组反馈意见认真履行各项整改意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在改进作风、能力提升上为广大党员干部树标杆、作表率。4.为确保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有序进行,教育工会成立了整改领导小组,组长由主席习宏妍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教育工会本次整改各项具体工作,严格按照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意见要求整改反馈问题,巩固教育发展成果,确保整改效果。5.加强对困难职工帮扶力度,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亲情氛围,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摸底建立了困难职工信息库,入库56名。1月,向县总工会争取慰问困难职工5人,每人一袋米、一袋面,慰问金500元;慰问省级劳模1人,慰问金1000元。“励耕计划”资助困难教师21人,其中重点资助1人,金额2万元,其余每人资助1万元,合计资助22万元。职工互助保险参保774人,弘扬了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精神,缓解了职工因病致贫、因病致困的难题。6.承办县总工会和教科体局联办的“爱有引力缘来是你”单身青年联谊活动。活动既丰富了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之约”,也让青年职工不断增强幸福感及归属感,活动现场牵手成功6对。7.对全系统35-64周岁女职工摸底统计,并组织在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体检。健全了各校的女工委组织,对女职工加强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掌握新技能、提升新本领,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不断在实践中砥砺品质、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向妇联推荐教科体系统“圣地好家训好家书”19户,以表彰在工作中彰显巾帼本色的女职工。8.举办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志丹县部分中小学教职工男子篮球友谊赛,以此来丰富教职工业余文体生活,彰显积极向上、团结奋进、阳光健康的精神风貌,倡导文明生活新风尚,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9.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意见》、关于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指导意见》精神和省、市、县委、教科体局党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10.积极落实党员进社区、积极响应市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单位在职党员3人全部深入社区“双报到双评议”,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切实发挥了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1.迎接并通过了延安市总工会“先进基层工会组织”的建设验收工作。二、学生资助工作1.建立了2023年春、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台账、资助台账,并按时足额兑现了相关资助政策。2.4月18日,组织全县所有学校的系统管理人员参加了2023年春季学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应用线上培训会。3.5月10日,组织全县所有学校的系统管理人员参加了全国学生资助办公系统与全国学生资助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启动会暨开展系统应用线上培训会议。4.9月5日,组织全县所有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规范学生资助数据统计工作”线上培训会。5.“滋蕙计划”一次性补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交通费及短期生活费用49人,合计2.85万元。“金徽酒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20人,合计4万元。三、助学贷款工作1.按照省教育厅学生资助事务中心要求,首次申请助学贷款需做预申请,今年预申请共计693人。2.为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助学贷款政策知晓率,组织单位全体职工通过视频会议学习助学贷款新政策和上机操作流程,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及其他县区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沟通,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职工的业务能力水平。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高考及乡镇集会深入学校、乡镇及社区大力宣传助学贷款政策,给群众讲解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及新增内容,向高中毕业班学生面对面讲解相关政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有效途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以及诚实教育,使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及时知晓受助的权利、条件和承担的责任,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累计发放宣传单、抽纸、口罩、材料袋、纸杯等5000余份。助学贷款办理期间,在办理地点显要位置摆放宣传栏,张贴相关政策,申请流程图,让学生、家长一目了然。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规范操作,贷款资金按时、足额、准确发放,我们成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和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小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设施,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长效机制。办理助学贷款窗口设立在县政务大厅3楼,申请窗口2个,各业务工作人员做到各负其责,形成流水作业,做到分工明确,加强协调。在较短时间内,超前半月完成了工作任务,今年累计受理成功1069人,金额1158.8万元。4.为确保办理助学贷款学生能够成功申贷,对申请贷款的1074名学生的合同进行逐一自查,对其中1份无预申请,补传了附件;谢绝5人,1人不符合申请政策条件,2人自愿放弃,1人高校谢绝,1人高校没有录入受理证明。同时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安排,对洛川县的助学贷款进行了交叉检查,经逐一核查洛川县首贷和续贷的2401名大学生的电子合同基本符合贷款要求,经与洛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后,双方审查意见一致,于10月31日将交叉检查结果上报市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5.按照《志丹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本息回收工作,通过电话、QQ号、微信、朋友圈、入户、到工作地等多种渠道通知学生还款的重要性及限时归还贷款本息,让他们正确理解贷款偿还政策,诚实守信。年度本息回收共计974人,金额659.26万元。6.按照边远地区学费补偿文件精神,通过积极宣传政策后,共计受理边远地区学费补偿申请49人,申请补偿学费101.02万元。省、市最终审核通过47人,2人退回(其中1人是退役军人不在学费补偿范围,1人在沙道子小学任教,沙道子小学不属于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学费补偿金额合计97.5万元。四、存在问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志丹县教育工会每项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上级组织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党组织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教育工会职工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基层工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也存在许多不足:1.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配备不齐,工作任务集中,工作压力较大。2.干部职工走的是职称工资,但职称评定渠道不畅,导致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3.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流于形式和表面,缺乏反思,没能把政治学习和本职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2024年1月3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