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果业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果桑种苗繁育,果桑栽培技术推广及产品营销。 | |
住所 | 志丹县农业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马玉雄 | |
开办资金 | 6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4万元 | 2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果业管理局.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党委的领导下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全年苹果产业工作总结如下: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抓巩固提升,优化夯实生产基地。一是在残次园管理上突出恢复改造和投入提升。列支160万元调运补植苗木12.4万株,改造提升残次果园1.65万亩,加大生产物资保障,提升作务水平和产量质量效益,完成涂白清园25万亩、整形修剪30万亩、果园覆盖16.1万亩、增施肥料30万亩、间作套种8.6万亩。全面动员落实果园石硫合剂喷洒,加强花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完成防控面积30万亩。二是在授粉树配置上突出合理高接和人工授粉。积极抓好苹果授粉坐果提升这一关键,全县调运维纳斯黄金、鸡心果、秦脆等接穗14万支,对授粉树不足和搭配不合理的果园嫁接了授粉接穗。调运苹果花粉345组,推广人工授粉1.5万亩。三是在新品种推广上积极引进和示范栽植。引进了青砧砧木的秦脆、维纳斯黄金、瑞雪等新品种300亩,对品种换优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提升了苹果生产基地。(二)抓综合施策,构建防灾减灾屏障。一是精准施策防冻害。成立了苹果冻害预防工作指挥部,印发全县苹果冻害防御工作应急预案、精准防御作战图和花期防冻技术手册。列支410万元实施了果园防冻器械药剂综合配套项目,调运果园熏烟桶、加温炉、烟雾发生器、防冻药剂、燃烧物料等8类1200吨、9600多台(组)物资,配套温湿度监测仪379台。组织调动县镇两级技术服务队510人、动员党员干部1680人、果农13050人开展防御工作,严格落实逐小时预报温度变化,做到指导精准。今年全县受冻害果园5236亩,部分受冻果园在全力补救下,保果保产成效明显。二是网炮结合抗雹灾。针对冰雹发生重、损失大及防雹网投资大等情况,重点加大防雹网建设支持力度。列支328万元用于损坏防雹网维修加固。争取市县资金1150万元,为产业大户、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户果园建防雹网2500亩。三是节灌并用抓抗旱。大力推广豆菜轮茬、生草覆盖、坑施肥水、水肥一体等节水保水增肥技术,全县幼园落实覆膜生草15万亩,挂果园豆菜轮茬、生草、秸秆等覆盖12万亩,实施3次大规模人工增雨。四是紧盯关键抓安全。围绕生产环节指导果农加强果园春季石硫合剂喷洒、花期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前后综合防治和安全用药知识。加强对各镇办冷库藏贮、果园生产用药、果品运输安全、果用机械使用等排查指导,排查冷库23座,培训管理、操作人员136人,保障果业安全生产。(三)抓示范引领,促进高质高效生产。一是加强示范包抓落实。严格落实县镇领导包抓60个1.65万亩果园、包扶部门单位包抓109个1.4万亩果园、驻地油气企业包抓59个9970亩果园、市县果业部门“鸿雁计划”技术骨干包抓14个500亩果园的责任,各级包抓领导干部协调投入资金780余万元,包扶部门帮扶资金310余万元,驻地油气企业给镇办投入资金260万元,技术骨干累计开展指导培训480场次。二是加强典型创建落实。深入巩固“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新创建高质高效示范园5个、美丽果园8个,通过市级验收高质高效果园2个、美丽果园3个。每镇办创建1个百亩高质高效示范园和1个新品种嫁接改良果园。三是狠抓示范全面覆盖。积极推进万亩苹果园土壤改良提升、村集体“1551”示范基地、万亩精品果园旱作节水、万亩精品果园防灾减灾4个示范带建设。大力推行延安苹果“十八项”主推技术和旱地苹果无支架密植节水高效栽培“3332”模式,建成示范果园面积1.5万亩。四是加快试验示范工作。重点对秦蜜、秦脆、瑞阳、瑞雪,华硕、维纳斯黄金、中秋王等31个品种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引进了青砧+品种组合试栽试验,开展不同品种砧木新技术应用、土壤三肥匹配及水肥一体应用、“灯、板、带、芯、螨”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两提两盖一涂一灌一挡”防冻害和“全自动、绞盘式、拉链式”屋脊型防雹网防雹技术,并按照项目形式在保安、杏河、旦八、候市等镇办680亩果园推广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自然灾害防御等技术。(四)抓技术服务,提升精细管理水平。一是强化技术培训推广。坚持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会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第三方机构举办了全县农村经纪人、苹果管理技术及电子商务轮训2轮3300人次。召开全县春季果园管理、花期防冻、夏季果园管理、有机肥沤制、增施有机肥、冬季管理等现场培训会6场次,各类培训指导650余场次,累计培训镇村干部、果农4.2万人次。二是加强技术交流提升。成立了志丹县苹果产业链专家服务团,派出150余名技术骨干、产业大户、合作社及果农参加苹果生产管理、高质量发展、基层农技人员技能提升、营销贮藏及期货保险、千名果农网红计划、甘肃庄浪县抗旱防冻保花经验交流等培训。组织8名干部参加市果业中心“鸿雁计划”论剪论写论讲活动,获得论讲“圣地精讲”1名和论写“圣地精笔”1名。三是强化技术包抓责任。认真落实县镇领导、驻地油气企业、包扶部门单位、果业干部五方包抓责任,重点以县镇两级技术员入户进园问诊开处方活动为载体,围绕肥水管理、灾害防御、改造提升、优果管理等措施落实,指导生产1200人次。(五)抓营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宣传推介。举办了全县赛园赛果活动,评选出冠军园、村集体果园、优质果品3类21个奖,奖价值36.2万元果园机械。组织6家企业、合作社参加了2023洛川苹果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和上海中国苹果博览会,志丹县红山坡果业合作社在上海中国苹果博览会签订了300万元苹果订单。二是全力组织销售。建立形成了以镇办为主体,重点村组、产业大户为带头,村组散户抱团销售的模式,带动了全县整体销售。三是销售形势喜人。今年我县苹果品质、价格明显高于往年,销售形势较好。早熟品种最高价格4.6元/斤,主流价格4元/斤,晚熟品种最高价格4.5元/斤,主流价格3.9元/斤。涌现出了百果园果业合作社、红山坡果业合作社、德润聚苹果家庭农场等线上销售,订单量达到3.6万个,实现收入520万元。(六)抓产销延伸,推进全产业链增效。一是落实项目支撑。实施苹果生产类项目9个,包含苹果防霜冻物资、新品种苗木及授粉树接穗、防冻抗旱保水剂、苹果花粉等环节,概算资金692.8万元。二是强化项目策划。储备了苹果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机肥加工、果园土壤改良、果袋果箱加工、苹果营销集散地、气调库建设、冷链运输、电商平台建设等项目9个,共概算资金10140万元。三是加大招商力度。志丹县稷丰果业商贸有限公司投资280万元在金丁镇金丁村建设果框厂1个,年产量40万个。引进吉林省大果商陈龙与我县洛水谣农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注册成立了陕西龙康广贸易有限公司出口企业,建立苹果出口基地3万亩,签订向俄罗斯出口苹果意向4000吨,达成出口2800吨,实现创汇零突破。三、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扶持投入保障不足。县级扶持捉襟见肘,投入力度不够,急需支持环节增多、资金缺口大,尤其是防灾抗灾、优果提升、增施有机肥、果品宣传促销、产业延链补链等任务繁重,需要大量资金和项目支持。二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果业生产、贮藏、营销等保障体系不健全,苹果技术服务队、机械服务队、劳务服务队等专业化组织少、服务水平不高,生产成本不降反增。三是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果业机构队伍不够完善。苹果全产业链涉及面广、任务重,基层专业技术力量短缺,从事果业生产劳力严重不足,务果水平低。四是新型经营主体缺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营销中介等服务组织发展缓慢,实力弱,辐射带动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差。五是产业延链补链不够。果品市场渠道不健全,缺乏流通企业支撑和市场对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手段运用落后。果品分拣贮藏、冷链运输及加工包装等关联产业发展弱、典型少,产业化发展不足、链条短,综合效益不高。四、2024年工作任务(一)主要目标。全面打造提升30万亩苹果高质高效生产基地。挂果面积达到24万亩以上,苹果产量突破27万吨,果品优果率达到83%,实现收入突破18亿元,果品提质、果业增效和果农增收明显,推进产销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管理增效大幅提升,示范典型全面加强,全产业链延链补链不断延伸。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