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艺宣传、创作、指导和培训基层文化站业务人员;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 |
住所 | 志丹县保安镇红都街 | |
法定代表人 | 王磊 | |
开办资金 | 11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3万元 | 4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和倾心指导下,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以馆领导班子为龙头,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夯实基础,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一、支部工作取得新成效我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了“4353”工程。通过亮身份比形象、亮职责比作风、亮承诺比服务、亮业绩比奉献四个“载体”,实施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争创一流业绩三项“措施”,围绕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落实“在职党员服务承诺卡”、实施“党建工作记录一册通”、按季度上墙公开“问题墙”和“回音壁”内容、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普及推广五条“途径”,最终达到建成优质服务机关、优良作风机关、优异成绩机关三个“目标”。二是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主题鲜明的系列党建活动,树立党员领导干部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把作风建设抓在日常,责任落实深入经常,组织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将全体人员的服务能力、责任担当、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年来,我馆支部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巾帼向党”、“焦裕禄观后感”、“支部党员讲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党规党纪知识测试”、“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歌舞演艺进景区”、“支部书记讲党课”、“主题教育交流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演讲比赛”、“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党的誓词”、“主题教育知识测试”、“主题教育笔记展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15次,明显活跃了支部的践行力。二、文明实践创出新成果志丹县文化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基地,承载着文化传播和技能培训等职能,按照实践中心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谋划,科学运作,高标准抓好文明实践基地的各项工作。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志愿者为主力军,以“菜单式服务”为基本形式,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12351”工程为提领,以练好“五字功”为基础,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一是大力实施“12351”工程。要求每一位服务者要在这场伟大的文明实践活动中,弘扬“甘做‘孺子牛’,当好领头雁”精神;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相融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融合;依靠民间曲艺说唱艺术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队、魅力艺术舞蹈志愿服务队,建立基地服务平台,做好惠民文化活动;将非遗传承坊、舞蹈排练室、书法美术摄影室、志丹大众讲堂、志丹非遗陈列馆,免费向社会开放,让市民乘兴而来欣赏演艺、满足而去回味体会;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达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二是倡导志愿者练好“五字功”。一是在“学”字上用功。二是在“练”字上用功。组织全体员工和非遗传承人队、魅力舞蹈艺术队、民间说唱艺术队三支志愿者服务队,发挥三支队伍的特长,排练优秀的舞蹈、曲艺、歌唱、戏剧等作品。三是在“传”字上用功。“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传播”新时代思想文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四是在“践”字上用功。面向群众开展声乐、舞蹈、剪纸、刺绣、书法、国画等培训实践活动,加强群众对文化的接受度,提升群众自身文化素养。五是在“提”字上用功。以新时代文化熏陶和感染群众,最终达到“提升”群众素养,让群众以磅礴的精神状态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做新时代文明人。在延安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作品征集中,康晶晶、樊晨燕获三等奖、志丹县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在2023年全市第四届农民诗歌朗诵大赛中,获优秀奖;第七届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第十届延安群文系统技能大赛中,张晓妮、樊晨燕、康晶晶、芦花荣获优秀奖;2023年全省群众文化论文征集工作研究性论文大赛中,张晓妮荣获三等奖;“百花绽放”群众文学创作大赛中,张晓妮荣获二等奖;第七届延安市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三、非遗传承迈上新台阶一是传承人申报成功。分别成功申报宋庆珍、郝芳、张梅三名传承人为陕西省第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师徒结对的传承方式,保护队伍在不断扩大,提升力了传承传播的影响力。二是传习活动丰富多彩。为保护传承好这些活态的珍贵文化遗产,我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一年来年参与组织了“志丹过大年”、“文化遗产日”等主要活动,先后举办了“春联义写剪纸义赠”、“非遗剪纸培训”、“短视频培训”、“消夏系列演出:说书专场、民歌专场”“舞蹈培训”、“广场舞培训”等活动,丰富了馆内交流。参与了“延安无锡文化交流”、“延安市文化遗产日”、“西安丝绸之路博览会”、“慢城黄龙·康养之都2023延安暑期文化旅游美食节”、“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延安黄河记忆”等活动,配合央视黄金栏目《非遗里的中国》录制了“省级非遗项目志丹羊皮扇鼓”舞蹈活动和央视拍摄组走进鄂尔多斯录制了“省级非遗项目志丹羊皮扇鼓”舞蹈。一年来,我馆虽然在非遗保护、文化交流和文明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后期,我们要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业务沟通,争取支持力度,为推动文旅融合和文创产品开发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