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指导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镇村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并指导实施;监测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工作;承担县农业示范园区的项目储备、申报、规划、建设、指导、验收、兑付、监督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城南街兴农巷44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昫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65万元 | 16.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指导中心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产站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为抓手,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促进养殖户增收为目的,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拓展了我县休闲农业功能,助力了乡村产业振兴。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聚焦主业抓主责,紧盯目标促增效。全县池塘可利用面积达到3000亩,其中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面积1355亩,辖区内渔业主体数量33个,主要养殖品种4大类(草鱼、鲢鱼、鲤鱼、鲫鱼等),完成水产品产量125吨,实现渔业总产值231万元,同比增长51%,超额完成省市业务目标考核任务,省财政下拨的绿色渔业大水面养殖补助资金已拨付到位,用于购买捕捞设备,水质监测设备,鱼苗种投放等,渔业经济稳步增长,持续向好。(二)突出重点抓关键,勇挑重担促落实。一是狠抓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通过张贴通告、悬挂条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爱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引导科学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们对水生野生动物的关注和保护。共出动车辆8次、人员30余人、悬挂条幅12条、发放宣传页2000余份,有效遏制了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加大外来入侵水生物种普查。逐步完成了周河、洛河、杏子河跨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入侵水生物种类多、危害大,进入生态系统后,缺少天敌,有较强的适应性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产,传播疾病,一旦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应及时作出无害化处理。通过此次入侵物种普查活动,有力保证了我县水生动物不受外来物种的侵害,对我县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是精准统计报送渔业数据。按照上级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调查,圆满完成渔业产业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在信息报送中做到及时,准确、数据质量高,为各级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依据。累计填报渔业周报、月报、季报、年报60余次,累计参加省、市渔业产业数据统计培训会5场次。(三)注重民生抓安全,强化执法促担当。一是进行了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执法检查。开展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执法活动,推动绿色养殖,全县保留的鱼塘尾水处理达到100%,符合绿色养殖标准,确保养殖污染问题不反弹。同时开展了规模水产养殖场尾水处理建档立卡工作,责任落实到场到人,达到信息透明共享。二是加强水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为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养殖环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进一步确保水产品原材料的市场供应安全。我中心对县域内水产养殖生产主体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风险监测抽检工作。对县域内水产主体养殖的鲢鱼、草鱼等水产品进行了抽检,进行现场采集、封存送样,严格按照水产品抽样检测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好样本建档记录,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定性检测水产品样品25个批次,出具检测报告单25份,检测合格率达100%。通过此次专项抽检加强了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力度,提高水产养殖主体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是开展了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以延川县乾坤湾全省“2023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为契机,在我县开展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系列活动,发放《禁渔期禁渔区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手册》、《库坝养鱼知识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宣传材料》等,确保宣传活动全覆盖,无死角。为保障辖区内水域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利用县安全生产月在十字街进行渔业安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联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了“全省渔业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非法捕捞利用水生野生动物专项治理,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有效保护了渔业资源及水生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围绕创新抓特色,立足实际促发展。一是进一步调研申报了“一村一品”10个示范村,开展了全国“一村一品”村镇评选活动。依托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符合主导产业基础好、融合发展程度深、联农带农作用强、特色产品品牌响的行政村为模式,滋生出一批以设施农业为主导的村镇,积极培育蔬菜种植专业户,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力度推进家庭农场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以蔬菜、瓜果、水果类为主产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模式,在大面积新优品种实验示范及综合技术的普及下,涌现出一批效益典型种植户,如顺宁镇红石峁村民任华,种植温室大棚火龙果、草莓及西甜瓜,年均收入可达20余万元。发展“一村一品”是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举措,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为我县休闲旅游作宣传推荐工作。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多条春夏秋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向全省发布。(志丹永宁镇休闲体验游线路:任窑子村秦直道遗址→任窑子村千岁树→任窑子村九吾山→崾子川村永宁山→杨城村洛河人家)休闲农业乡村游精品线路的入选成功,极大促进我县乡村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加助力我县乡村旅游事业夯实了牢固基础。(五)多措并举抓党建,转变作风促提升。一是坚持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深入贯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集中学习26次、交流研讨12次,人均撰写心得体会5篇以上,抄写学习笔记10000多字,参与座谈讲授党课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基层党组织生活会1次。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组织开展“三个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充分认识开展“三个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树牢大局意识,科学制定工作措施,落实落细“三个年”活动,改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强化责任落实,提升工作效能。三是严肃党内生活,深化政治教育。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抑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集中开展组织生活大排查,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四是周密安排部署,推进主题活动。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中心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及时召开干部职工会议,解读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班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存在问题1、新品种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水产良种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县主要养殖品种普遍存在苗种优势性状退化,抗病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增长缓慢,制约了整个养殖业的发展,亟待优良品种进行替换。2、水产养殖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县水产养殖现状是,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环节,市场信息缺乏,销售渠道不畅,多数仍然依靠个人建立的人传人信息渠道,网络等获得的市场信息少,整个产业的市场信息化程度低。3、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渔技推广基础条件较差,全县渔技推广机构力量薄弱,人员和经费少,推广手段单一,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4、渔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广大居民对渔业产业认识不到位,部分部门行业没有支持发展渔业产业意识,渔业资源开发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三、下一步打算1、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下乡咨询活动,计划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咨询活动30次以上,咨询人数达到200人次。2、抓好水产病害防治和产品质量检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确保实验人员基本掌握各项实验操作。3、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抽取水产品样品50个。4、加强项目的申报,积极向上争取经费,确保渔业科技入户、病害测报、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等任务类项目按计划、按要求实施完成。5、加强水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水产投入品的监管,并做好上市水产品的抽检工作,确保上市水产品质量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