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建设项目招标、产业项目招商和转让等;全县农村产权的登记、指导和信息发布。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麻地坪社区3号楼206室 | |
法定代表人 | 曹伟 | |
开办资金 | 1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万元 | 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公益)志丹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事业前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成效(一)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工作。2023年中心领导班子带队对全县13个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的业务办理、档案管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指导。并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工作人员详细的讲解了业务办理知识及交易档案管理知识,规范统一了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办理流程及交易档案整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规范化办理业务及服务水平。(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办理情况。截止10月底,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共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业务6宗,土地流转交易面积116.73亩,涉及交易金额达8.8194万元。累计办理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业务3902宗,土地流转交易面积67287亩,涉及金额1.61余亿元。(三)家庭农场融资贷款登记情况。一是按照《志丹县金融支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中心在2023年与各银行和核算2021年度登记在2022年继续贷款的330个家庭农场(贷款金额5216.8万元),补贴(1-9月份)利息金额810330.74元;补贴2022年新登记家庭农场贷款1-9月份邮政银行志丹支行前50个,贷款金额802.5万元,补贴贷款利息90577.41元;合计补贴利息900908.15元。二是核对2021年度在2022年继续贷款的330个(实际产生利息的244个,贷款金额3961.9万元)家庭农场贷款(10-12月份)利息金额210841.8元;补贴2022年新登记家庭农场贷款1-12月份452个(含邮政银行志丹支行前50个补贴10-12月份),贷款金额7920.42万元,补贴贷款利息809714.95元;合计需补贴1020556.75元,核对数据已上报农业农村局,现正通过财政惠农系统录入补贴信息兑付中。三是2023年截至目前新登记家庭农场贷款约240个,贷款金额4216.98万元。预计2023年累计约补贴家庭农场达1000个,利息补贴约200万元,具体补贴利息需2024年年初才能核算出结果.......(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工作。2023年4月14农业农村部联合10部门印发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农政改发〔2023〕1号),随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陕农发〔2023〕21号文件,确定我县为国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试点县。我中心积极组织人员编撰《志丹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实施方案》收集各类佐证资料,经过全体领导干部的努力,在局领导把关下,试点申报资料于5月17日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现省厅报送农业农村部正在进行评审。(五)其它工作。一是按照县上和局党委安排每月准时对卫生责任区进行卫生环境大扫除,按时完成卫生清理任务。二是中心工作人员按照农业农村局安排,对纸坊便民服务中心脱贫户和“三类户”苹果园管护情况及村集体经济产业情况进行逐村逐户实地验收,按期完成了6个行政村(米岭山村、水沟村、稍沟村、新庄梁村、高粱村、纸坊村)共计45户(挂果园35户,幼园10户)脱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的验收工作,并及时上报了验收资料,按时完成产业验收任务。二、存在的问题一年来,中心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了部分重点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户和村集体组织产权交易意识淡薄。部分农民和村集体组织对农村产权交易缺乏主动进场交易意识,流转交易程序不规范,交易机构又无监督管理权,农户只有在享受相关政策时,不得已进场办理(补办)土地流转交易鉴证书和经营权证书。二是交易需求种类少。目前我县仅以土地(耕地)流转为主,其他资源型资产流转交易基本为零,诸如经营性资产,小水利设施,知识产权的转让、租赁、拍卖,农村建设项目招投标等,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需求空间不大和无权属部门颁发的权证。三是管理体制不顺。镇办(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业务人员大部为兼职,人员调整变化快,导致业务人员无法固定,业务技能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强,业务办理难有效衔接、易出错,资料归档工作很难开展到位。三、下步计划我中心以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创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为契机,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盘活集体资产、激活交易市场、促进产权赋能、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六条主线,全力推进“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抵押融资”五项职能,实现全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组织合法化、交易规范化、操作流程化、管理制度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五化目标。继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办理及交易档案整理归档工作,为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夯实基础。重点抓好下面六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进场交易积极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服务站将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宣传方式在线上大力宣传;线下利用各类涉农会议、职业农民培训、入户讲解、墙体标语等方式宣传;告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政策、业务办理流程,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知晓率,提升流转双方进场交易率。(二)加强业务指导培训,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业务办理。中心持续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流程,突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流程规范化及流转交易申请资料规范化。计划每年对全县镇办(中心)农村产权交易工作人员就《志丹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操作指南》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培训,深入学习有关业务,熟悉业务办理流程和交易档案管理及具体要求,使负责农村产权交易的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业务办理技能和农村产权交易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三)全力优化交易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全面规范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实现县、镇(街道)中心两级交易联动运作,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工作职责,精准服务,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简化程序、落实专人负责交易人员的接待、咨询等服务工作。实现从信息收集、公开发布、组织交易到登记备案“一站式”服务,对进场交易的项目实行限时办结和一次性告知制度,真正使服务对象“少问一个人,少走一步路,少进一道门”,努力做到让交易农户(单位)满意。(四)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品种覆盖范围。中心积极与相关权属部门对接,加强各部门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协调各部门行动,形成合力,打通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其它可依法交易的种类等(如林业、水利、知识产权局等,开展各类产权交易处置的权能确认及相关前置审核审批工作或对相关持有产权的农户进行核发权属证书),使农村产权交易更便捷、更畅通,逐步实现统一交易规则、交易鉴证、服务标准、交易监管和档案管理,促进农村资产资源交易范围全覆盖。(五)以创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为契机,继续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流转规范入市流转交易。一是狠抓《志丹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及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贯彻落实,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机构职能,把握产权流转的各个环节,落实责任,让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村组干部的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村组干部知晓农村集体资产入市交易的好处,逐渐养成入市交易的习惯,做到“让老百姓明白、让村组干部清白”;三是协同相关权属部门共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的监管管理,切实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信息,公开有关过程和结果,畅通投诉渠道,切实发挥媒体和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监督效果,使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入市交易率达到100%。(六)持续强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突出平台功能标准化建设。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对接,就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服务功能进行完善优化或升级换代,实现交易平台信息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发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媒介宣传作用,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