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汇集、存储、运营、下拨和社会化发放;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内部审计和预决算工作,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信息统计、汇总、上报及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应用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七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龙 | |
开办资金 | 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76万元 | 36.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认真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5月16日单位住所由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文广大楼五楼变更为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七楼,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中心在区人社局和经办服务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严格财务基金管理,确保养老金按月发放。严格规范基金支出,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全面取消社银人工报盘,基金支出全部依托省级金融管控系统发放。金融管控系统严格遵循一人一岗原则,全部使用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杜绝了一人多岗现象,严禁在非工作时间段操作高风险业务,确保基金支出规范安全,目前养老金待遇坚持按时足额发放,做到应发尽发,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拖一天。2、严格经办岗位权限管理,强化信息系统风险防控能力,进行人员整合,重新划分业务,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和高风险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实现操作员、信息员、安全员“三员”分立制度,基金财务系统实名登陆,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相互分离。业务系统个人岗位权限不同,初审、复核分人负责。完善用户信息,清理了乡镇和区经办中心业务系统离职、离岗人员用户权限,为了弥补支出户风险管控漏洞,我中心与合作银行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功能,实时监控社保基金账户金额的变动情况,系统内新增大额预警提醒功能,建立了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通过信息采集、风险预警等技术手段,强化流程控制,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3、热心上门服务、提升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我中心将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常态化,提供多种渠道进行资格认证,将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操作流程制作成示意图和操作视频,大力宣传,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对不具备手机APP认证的群众我们提供上门认证及小视频认证等多种方式,我中心工作人员还曾先后到南大街福利院、大古界、石马洼敬老院及永康医院,上门为集中供养人员87人进行资格认证,我中心定期反馈未认证人员到乡镇,由乡镇反馈到各村进行督促。截止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3465人已全部完成认证,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59353人已全部完成。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中心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理念,充分运用宣传彩页、宣传标语、微信、户外电子大屏等形式宣传社保卡的查询、操作流程、功能等内容,积极引导参保人员下载电子社保卡,提高人们对营商环境的认识。营商环境突破年要求我中心于年底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和养老保险待遇社保卡发放。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共制卡9835张,已全部发放完毕,居民养老保险2022年底领取社保卡20923张,已全部发放完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入社保卡发放3431人,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入社保卡发放59345人,待遇入卡率99%。已完成“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待遇社保卡发放”的工作目标。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共364家,其中在职人员10216人,领取待遇人员3465人。参保率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共支出基础养老金8217.05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606.63万元,过渡性养老金8185.41万元,补差资金-1927.73万元,退休金112383.45万元,补贴820.57万元,共合计28285.39万元。职业年金提前记实8086人,记实金额25662.44万元,“中人”记实3470.35万元,记实1500人,为437人发放职业年金81.63万元。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员184899人,其中享受养老金待遇59353人,缴费125546人,新参保2113人,截止目前,缴费102657人,共收缴保费4146.97万元,发放养老金14169.6万元,其中支出基础养老金13126.38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759.25万元,为2260名死亡人员支出丧葬金及个人账户养老金196.76万元,为八大员5632人发放工龄津贴773.76万元,为符合享受两参待遇人员73人发放补助17.30万元,征收30个单位被征地农民社保费4384.3万元。三、存在的问题1、数据信息无法及时共享。目前只能通过省市经办中心下发数据进行比对,无法与公安、卫健、民政等部门实时共享数据。因以“无法核实人员”注销户籍、重户及失联人员生存状态不明确等特殊情况较多,给中心核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培训力度不够。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且新业务较多,加之业务信息系统更新较快,很多新开展业务未培训指导,只能边摸索边开展业务,难免在执行过程中走弯路,各单位及乡镇养老保险业务人员更换频繁,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四、整改措施:1、加大稽核力度。在区人社局协调指导下,与公安院、公安、法院、司法、各社保机构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加快数据信息实时共享。2、加强业务学习。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经办能力。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是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经办服务水平,严格遵照经办规程,将业务学习常态化,让各单位财务人员,村代办员和乡镇养老保险业务人员及时掌握新的政策及业务变化。将参保人员的满意度作为检测我们经办水平的标准。2、全面排查风险,确保基金安全。我中心稽查科对待遇审核发放、关键信息变更、暂停人员续发等高风险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日常稽查,督促各个岗位人员严格遵照经办程序、准确、完整记录各类信息,并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我中心将继续加大力度完成疑点数据及历史遗留问题的核查处理工作,防止基金流失。3、坚持服务理念,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工作中坚持秉承服务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让群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养老政策,促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