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人才交流中心

志丹县人才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42
单位名称 志丹县人才交流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人才供求信息;办理人才求职登记推荐;接受委托进行招聘人才活动;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住所 志丹县人力资源市场
法定代表人 乔生富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7万元 0.95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人才交流中心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我单位紧紧围绕全局工作总体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组织、人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强县”理念,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基本情况志丹县人才交流中心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志丹县人社局,核定事业编制11人。2019年机构改革时,志丹县人才交流中心与志丹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合并组建为志丹县人才中心,隶属于志丹县委组织部,核定事业编制12人。单位目前由人社局代管,现有干部职工23人,正式人员15人(3人借调人社局工作,1人借调组织部工作,2人退居二线,1人晋升六级管理岗),劳动保障协管员8人。现有办公室7间,5间为干部职工办公室,1间档案室,1间党员活动室。二、工作开展情况(一)档案接收及库存情况。一是在办公室醒目位置张贴大学生档案接收流程和大学生档案托管所需材料公示牌,方便大学生及时了解办理流程和自己所需准备提供的资料,保证一次办理成功,不跑冤枉路。二是制定档案室管理制度和档案室工作人员职责,接收档案资料的整理、审核、接收、信息登记、出据管理卡、归档入室有专人负责,确保做到档案资料的完整和保密。三是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对档案进行接收、保管和转递,对档案流向严格做好记录,确保高校毕业生档案安全有效转递。截至2022年年底,我单位档案累积库存8377份,其中研究生档案41份,本科生档案3372份,大专生档案3862份,中专生档案1102份。今年已接收应届生本科档案370份,专科档案324份。2022年1-12月,我单位共提出档案413份。(二)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情况。我们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实名登记,并上报陕西省就业管理系统。2022年7月1日至今在陕西省就业管理系统共实名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720人.其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617人,已就业485人。(三)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2022年,我中心积极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和两年内未就业大学生争取就业见习岗位110名,为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搭建了创业就业平台,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我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就业见习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明确了报名条件,申请流程。在单位墙壁上公布了大学生办理就业见习的流程,让来办理就业见习的大学生了解情况,明白流程,让更多的大学生享受到政府搭建的平台政策。三、存在问题(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由于我县经济结构单一,民营企业规模小,发放工资低,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依然热衷于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对职业规划不明确,导致我县大学生失业率高。(二)见习补贴,留用率低。通过对近几年见习人员和见习单位跟踪回访,在见习期间多数单位没有发放额外的补助,见习结束后单位对见习人员留用率底。见习本来是一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互惠互利的政策,但实质见习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参加见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三)业务经费短缺。我单位目前只有预算内的办公经费,大学生就业培训、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及档案标准化管理等业务工作没有经费保障,严重制约着单位主要业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后,我们将在继续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开展新的工作。一是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上下功夫。2022年陕西省就业管理系统共实名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达617人,毕业以后整体就业率低,远远达不到中、省、市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县整体经济的发展。为了努力让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我们决定2023年适时举办人才交流会、招聘会、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与用人单位积极协商为高校毕业生找岗,将现有的人才进行引出,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通过媒体、报刊、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形式向广大高校毕业生不断推送工作岗位,力争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在档案管理上下功夫。积极与主管部门联系,为单位争取资金,对档案室进行重新整合,努力建成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档案室,确保档案存放的安全。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专项培训,组建一支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热爱档案管理的工作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