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就业服务中心

志丹县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37
单位名称 志丹县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失业人员就业前的服务,失业人员的安置、转岗管理。对劳动企业的指导管理。
住所 志丹县人力资源市场大楼
法定代表人 康铧
开办资金 4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7万元 1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县人社局精心指导下,我中心坚持以保民生、稳就业为己任,紧紧围绕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各项工作强势推进,高位前行,均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现结合实际情况,对我中心一年来工作作出如下总结:一、履行职责和任务完成情况(一)明确工作思路,多管齐下,促进就业再就业1.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累计收集县内外招聘企业102多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385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76人。2.加强转移就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秦云就业”APP等就业平台的作用,进行一对一岗位信息推送,帮助劳动力稳岗就业。目前已录入农民工实名制数据12172条。3.落实社保政策,援企稳岗实现新升级。目前失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为17796人、累计缴纳失业保险金703.17万元、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562.1万元、累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9.55万元、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72.58万元。4.我中心积极响应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用实际行动推动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实现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线上申请就业登记25人,已全部受理,线上申请失业登记193人,已全部受理。动态失业人员跟踪服务775条。5.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创。为做好创业贷款工作,我单位开展“扫街行动”,组织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讲创贷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线上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笔、728万元。6.深入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目前已经培训1022人,养老护理员126人,中式烹调师126人,保育员115人,职业农民527人,家政服务员68人,创业培训60人。7.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069人,完成任务1050人的101.8%;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41人,完成任务330人的133.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1人,完成任务140人的122.1%;创业担保贷款728万元,完成任务2600万元的28%;失业保险扩面17796人,完成任务18007人的98.8%;技能培训1022人,完成任务1500人的68.1%。(二)加强党风行风政风建设,提高干部履职能力。1.党建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按照年初与所属各科室签订的党建目标责任书,切实把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融为了一体,健全完善了党内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支委会议“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党风廉政建设、民主评议党员、党内监督等十项工作制度,规范了党组织活动记录,使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支部书记同所属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全面压实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党员固定日等活动,坚持做到“两个维护”、“四个自信”。加强对我单位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筑牢思想防线,把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放在首位,贯穿于就业服务工作始终。使全体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得到提高,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3.规范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支部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做到收缴及时,帐目清楚。4.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通过理论武装提素质,学习培训提能力。二是严格党员发展。按照把好第一关口、注重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培养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是规范党员服务。通过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党员服务逐步规范化。5.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及县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我中心及时召开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部署会、推进会。指明方向、明确分工、夯实责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我中心将紧紧围绕解决“庸、懒、散、慢、虚、粗、拖”等七种作风顽疾,树立“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这一目标重点,集中整治当前就业服务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的突出问题,重塑干部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努力形成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清新,工作更加务实的干部良好形象。6.党员干部认真履职,主动担当作为。为扎实做好当前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我中心在第一时间按照县疫情防控要求安排核酸检测点位和社区疫情防控点的人员值班安排,并在会上要求各值班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中心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各干部职工不畏严寒、克服困难兢兢业业的站在工作一线,同时也受到了人民群众和协同单位的一致好评。二、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创业担保贷款任务完成情况差。主要原因是:①.受疫情影响,群众创业意愿降低,创业积极性不高,创业人员锐减;②.受县支农贷款冲击严重,支农贷款优势明显,一是财政全额贴息;二是无需财政供养人员担保。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措施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我县就业创业工作:1.提升免费招聘匹配服务供给量。加大招聘信息归集力度,通过深入企业、现场经办、电话服务、网络登记等渠道全方位采集岗位信息,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信息发布者的审查责任,保障信息真实有效。完善岗位信息免费发布机制,充分发挥“秦云就业”小程序、陕西公共招聘网、陕西人才公共招聘微信公众号等平合作用,扩大公共招聘网岗位信息覆盖范围,加大信息投放力度,降低劳动者岗位搜寻成本,为劳动者提供优质时效用工信息,提高劳动者获取岗位信息的便捷性。依托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依据服务对象需求,匹配推送岗位信息。开展线上线下免费招聘对接活动,搭建辖区内企业用工调剂平台,组织省内外劳务协作,定向输送一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更好满足市场主体用工需求。2.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等实操技能。强化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持续实施专项培训计划,落实梯级培训补贴政策,推进培训就业“二合一”。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开展“莱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实现培训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衔接。推进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3.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主动性。完善重点群体主动服务机制,对重点群体,主动联系,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孵化、政策落实等服务。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就业援助,强化动态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4.做强劳动力输出工作。首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组织劳动力转移中的先进典型、致富带头人参与宣传引导,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更好地促进转移就业工作;最后是加快劳务品牌建设。积极打造我县劳务品牌,注重对劳务品牌的宣传推广,开拓省内外市场。总之,我们在就业创业工作中虽然做了一点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于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多想办法,破解难题,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为全县广大劳动力就业创业营造一个健康、规范、和谐的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