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监督检查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
住所 榆阳区金沙路与恒安路交叉路口
法定代表人 谢军
开办资金 298.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6.21万元 290.4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公益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榆阳区水保监督站严抓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水行政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出现新气象。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党建工作成效显著1、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加强理论学习。精心谋划准备,迅速启动开展,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班人员,制定实施方案、学习计划、工作任务、问题清单。(2)抓实调查研究,务求重点突破。坚持把抓实调查研究作为推动主题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将“四下基层”作为调研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行谋题、破题、解题“全过程”闭环落实,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重点问题。(3)突出党建引领。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工作责任、生活常态,勤学善思,力学笃行。2、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作风建设(1)做好党风廉政教育。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2)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整改工作。在问题整改工作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检视问题坚持要向自我革命聚焦。(3)用心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履职、奋勇争先。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望湖路社区“双报到”,落实“双考双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主动作为、担当有为。二、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水行政执法工作助推榆阳水利高质量发展。1、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成效明显。2023年,我站运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展水土保持综合监管工作,全面完成2023年水土保持综合监管目标任务,多项工作指标获得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加分。榆阳区年度新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173份(其中省批项目5个,市批项目9个,区行政审批局审批项目159个),在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系统上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159份,承诺管理生产建设项目2个。检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45个,接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77份,监测报告200份,生产建设单位治理人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约230公顷,水土保持总投资超197601.41万元,总体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90%以上。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2.12亿元。核查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项目30个,在榆阳区水利局微信公众号发布自主验收公告12批次,共91个项目。榆阳水土保持信息化远程视频监管网投入运行。新晶太阳能光伏项目、神树畔煤矿等九家重点生产项目纳入信息化远程视频系统。完成部、省、黄委中游局等3部门4批次222个卫星图斑核查任务,整改销号违规项目10个,整改销号完成率100%,落实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防治责任14起,落实率100%。“八五普法”工作和“法治水利”打开新局面。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把《黄河保护法》作为宣传重点,在世纪广场宣传点,摆放“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宣传展板18块,散发宣传资料2万份,发放宣传品3000件。利用麻黄梁国家地质公园、榆林河滨公园广场2个水利宣传教育基地,制作了12块大型《黄河保护法》宣传版面进行常规宣传。组织开展了《黄河保护法》进学校、乡镇、社区、厂矿企业活动,总计悬挂横幅300多条(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宣传品8000件。区水利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共举办《黄河保护法》专题学习讲座会3场。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治建设。一是聚焦关系群众涉水权益和河湖健康等重点领域,健全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等机制,促成水行政执法队伍“聚指成拳”。接收相关单位移送涉水违法案件线索共7条,召开重大水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会议7次,向榆阳区人民检察院通报案情5次,向榆阳区公安局移送案件卷宗4份,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河道巡查8次。运用“四项机制”查处河道非法采砂案5件,罚款8.58万元,没收非法所得0.48万元;排除群体性水事纠纷1起,调解毁坏水利工程赔偿事项1起;及时在水利部水行政执法统计直报系统上传水事违法案件5份。二是水行政执法保障制度建立。内设法制办公室落实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人员全过程记录制度、遵照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公正文明执法,积极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河湖“清四乱”、打击非法采砂活动、黄河流域水资源、水土保持等专项执法行动,对典型区域、特定人群、对应单位开展水利法规宣传,采用边检查边执法边宣法的全过程普法方式,既宣传政策,又帮助服务对象懂法知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水行政执法全过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实现执法办案的全程普法。申请“榆阳区水土保持”公众号予以推广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水土保持工作和水利执法工作的曝光度。三、存在问题1、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案件查处,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2、水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后,水行政综合执法任务重,类型多,执法人员培训面临较大压力。3、信息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需要。四、2024年工作计划1、推进党建工作,做好“八五普法”的后半篇文章(1)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首要位置,压紧压实班子成员的责任,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2)加大水利普法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补充丰富基地宣传内容。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科技下乡”、“法律颁布实施周年”等各种专项活动中,采用设立水利法规宣传点、横幅、散发传单、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开展水利法规技术日常宣传。年度日常宣传总次数不少于12次、宣传点30个以上。2024年新建2个水利法规宣传教育基地。(3)、结合水利专项行动,开展有针对性宣传。如在河湖“清四乱”、打击非法采砂活动、黄河流域水资源、水土保持等专项执法行动,对典型区域、特定人群、对应单位开展水利法规宣传,为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严格执法的环境。2、开展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区机制与模式探索。(1)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重点生产建设项目远程视频监管覆盖率达60%以上,水土保持重点重点监管建设项目区域远程视频监管达到80%以上。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总结2022年生产建设项目远程视频监管经验问题的基础上,按“自愿、平等、互助、共享”的原则,开展远程视频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管理部门、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目标一致、行动自觉、相融相促的水土保持监管机制氛围。(2)做好执法理念两个转变,减少违规项目和违规行为。认真贯彻《黄河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达到监管与被监管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不发生“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等常见违规行为。(3)拓展水保监测内涵,全面提升科技支撑水平。高质量运营管理讨讨滩风蚀监测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开展专项水土保持监测和科研活动,保证水土保持目标考核监测站点运行良好得到相应的考核加分奖励。与相关单位合作,发布区域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公报或水土保持公报。3、为水行政综合执法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是榆阳水行政成长发展年。在学习宣传河道安全、河道采砂、水资源、水工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执法队伍履职能力;落实水政综合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水政综合执法机制体制;完善水政综合执法制度体系等方面要有突破。4、推进陕西师范大学榆阳合作项目建设。我们将把榆阳陕西师范大学地校合作水土保持科研项目当做检验“三个年”活动成效,展现榆阳良好社会经济环境,积极支持配合解决合作项目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争取合作项目早日为榆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攻克水利水保难关发挥作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立足本职岗位职责,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为持续推进榆阳水利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