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志丹县委政策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县委决策提供服务。 | |
住所 | 志丹县人民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杨世山 | |
开办资金 | 34.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志丹县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6万元 | 2.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志丹县委政策研究室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聚焦打造“十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提出旅游业发展“九大路径”构想。按照县二十一次党代会“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和战略性产业来抓”的战略部署,成立旅游业发展专题调研组,前往全县各旅游景点、涉旅部门和重点文物保护地开展调查,撰写了《抢抓战略机遇加大开发力度把旅游资源优势变成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旅游调研文章。报告近1.7万字,通过图、表、文并茂形式,全面总结了我县旅游业在发展思路、基础设施、发展势头、知名度、商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五大成效”,我县旅游也存在“五大不足”主要存在于综合效益低下、项目推进缓慢、开发层次较低、服务保障不佳、合力尚未形成,重点指出了我县具备的红色、丹霞、文化、民俗、生态“五大资源优势”,也面临着“四大机遇”和“四大挑战”,从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开发顺序、建设重点、资金来源、差异发展、品牌打造、组织领导等9方面提出30条具体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肯定,2022年《延安工作》第47期、《陕西调研决策》第10期分别刊登了这份调研报告。二、聚焦群众“上好学”的殷切期盼,组织开展了近年最大规模的教育调研活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2年5月-7月历时2个月,我室联合志丹调查队组,通过县内走访18所中小学、召开16场座谈会,覆盖校园长、教师、离退休教育工作者一人、学生家长等近300多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县外到吴起、安塞、宝塔、宜川周边县区学习考察,对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度调查与研究。形成了《关于教育工作的调查及考察报告》《基于志丹县教育发展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与思考》《扭住改革牛鼻子狠抓基教促均衡》三篇高质量调查研究报告。系列报告共4.5万字,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我县教育发展现状、不足和症结,总结出了周边县区坚持以民为本、坚持不懈抓教育等5点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组织领导、财力保障、师资建设、教育改革、校园安全5方面,提出了志丹教育发展30项具体措施,为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关于教育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调研工作受到了县委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李炜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县委、县政府印发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采纳了调研组提出的:“三年跻身全市中等行列、五年进入全市先进教育行列”,“财政增加教育投资3000万元”。三、聚焦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线下线上”双重模式开展了果业防灾调研。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霜冻、冰雹等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县果业构成了巨大威胁。2022年10月至12月,我室联合县果业局、财政局、气象局,深入全县5个乡镇、14个村组,通过实地走访、收集资料、座谈研讨,电话了解、文献研究等形式,对果业气象灾害防御进行了全面调研,并撰写了《志丹县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文章。报告重点归纳总结了我县近10年果业受气象灾害损失和受灾特征,查找了我县果业在防灾形势、基础设施、气象防灾、保险政策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全周期、设施化、科技化、动力化、低成本开展防灾三年攻坚行动,提高防雹网建设和果业保险“两项补贴”、加大冻害防御技术攻关和气象设施建设“两项投入”等建设性意见建议。四、聚焦决策助手作用发挥最大化,拓宽思路做好《调研决策》编印工作。秉承“交流经验、提供建议、服务决策”的工作宗旨,全年印发《决策参考》21期。一是夯实编印责任。坚持“谁编印谁负责”制度,将每期的编印任务细化落实到人,确保文章质量。二是做好征集选编。对各部门单位的调研类和经验总结类文章,针对县委、县政府决策需要。三是加大工作指导。立足县委政研室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精心编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研室领导的3篇调研文章,力争达到加强工作交流,拓展决策视野的目的。同时,把参与做好社区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走在前列、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积极参与做好全国文明县城复审、责任区卫生包抓等临时性工作。五、聚焦打造“创新型”“研究型”政研干部队伍,突出抓好干部学习教育工作。一是抓机制创新。以落实“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讲政策讲文稿、党员干部围绕调研课题领学政策文件、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学习或阅读”制度为抓手,创办了“政研工作大讲堂”,专门制定干部政治理论和政策研究业务学习年度计划,做到了学习内容到篇、进度到周、责任到人,全年累计组织干部集体学习30余次。二是抓教育培训。争取县委组织部、党校支持,组织全体干部列席全市新招公务员公文写作类培训课2次。持续用好单位微信群这一重要平台,对中省市县重要会议、重大政策和调查研究、公文写作等方面优秀文稿,第一时间在群内组织干部学习,累计推送各类信息、文章近千篇。三是抓经费投入。挤出3000元办公经费,继续订购了党建、“三农”、教育、经济、科技、旅游等六大类近28种刊物;通过协调争取,为每个办公室至少各配备一份中、省、市、县主流媒体报纸或刊物。五是抓学习成效。首次推行了科级干部分领域联系常委领导、一般干部根据专业特长自选研究领域和班子成员带题、干部“必选+自选”课题等制度,深入落实调研工作“五步工作法”(即调研前必须拟写调研提纲—由课题负责人围绕调研内容授课—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经会议表决后报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做到在实践中检验干部学习教育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