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儿童福利院(榆林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儿童福利院(榆林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34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儿童福利院(榆林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孤儿与育婴收养流浪儿童救助、救治与疾病防治相关社会救助服务
住所 榆阳区东沙金沙北路
法定代表人 王增楠
开办资金 2778.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38.85万元 2479.1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儿童福利院(榆林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榆阳区儿童福利院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工作措施,始终坚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院宗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踏实进取,埋头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全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收养安置工作日趋规范我院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认为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是院内孤残儿童的最好归宿,在遵循此理念的基础上,我院积极为符合收养条件且有意愿回归家庭的儿童创造收养条件。今年入院困境儿童4名,弃婴2名,安置超龄儿童7名,送养儿童4名。4名送养儿童中2名儿童为学龄前儿童涉外收养,2名儿童被国内收养。国内收养的2名儿童中,1名为成年孤儿,在与该儿童本人确定过回归家庭的意愿后,我院经过系列严谨规范的筛查后,严格依照《收养家庭能力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对收养人进行了预评估。经过三个月的收养融合期后,顺利依法依规为该成年儿童办理了收养手续,这也是全国首例成年儿童的收养案例。医疗康复工作成效明显医疗方面一是加强儿童疾病预防保健工作力度。每日查房消毒,督促保育人员定时消毒、开窗通风、晾晒被褥及儿童进餐前后的卫生情况,配合护理部对保育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坚决杜各类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每名入院的孤残儿童坚持做到100%接种,100%体检,今年累计完成入院体检和日常体检130人次,院内医疗救治儿童220人次,定点医院住院治疗15人次,定点医院门诊治疗38人次,省外就医2人,死亡儿童2名。二是规范药品管理。哦建立了专门台账,做到购药计划明确,出入清楚,账目分明,定期盘点库存,确保院内儿童患病及时治疗。康复方面一是利用现有的康复师队伍及先进的康复设备,先后为9名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治疗。二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培训、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及保育人员技能大赛,以理论结合实操的形式提高康复、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不断更新自身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儿童,取得了预期效果。学习教育工作逐步个性化“内教+外送”教学尽全力满足院内儿童学习期望,充分保障孤残困境儿童受教育权利、学龄儿童义务教育、学历教育,现已形成外出就学、寓教于乐的灵活教育方式。一是灵活拓展院外教育。外出就学按照就近、便捷原则,安排可满足上学条件的孩子在外接受教育。今年我院共29名儿童在外受教,其中就读于榆林市第三幼儿园儿童4名,榆林市第十小学儿童7名,榆林市普通高中儿童5名,各职业高中儿童5名,特殊教育学校儿童7名。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上下学期间,院内安排校车专人接送,课后特教老师根据院内儿童具体发展阶段及年龄特点,制订适合儿童自身的教学计划,合理组织各方面的教学内容,做到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备案、有总结。二是创新开展院内教育。寓教于乐根据儿童个性特点,针对儿童的兴趣爱好,在院内开设乐器、书法、美术、手工、舞蹈等各类课程。鼓励他们学习各类才艺技能,促进儿童在肢体协调、艺术审美能力及个人成长自信方面的发展,积极带领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助力儿童成长就业,使院孤残困境儿童在院内就能受到常态化的正规特殊教育。三是积极组织主题活动。多彩童年通过组织开展互助学习、法制教育、感恩教育、集体过生日等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我院共计组织开展了“温暖相伴,喜迎新春”、“珍惜生命,救在身边”“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等各类传统节假日主题活动共计14次,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儿童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工作人员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四是主动扩大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区县村内困境儿童,多次组织开展入户走访困境儿童家庭活动,对榆阳区各乡镇村进行了系统的困境儿童摸底,详细登记每个困境儿童的困难,随时掌握困境儿童的动态信息,进一步提升救助服务能力,扩大救助范围,加大对我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帮扶力度,并开展高危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的危机介入、早期干预、源头预防保护工作。进村进校广泛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凝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与健康发展,把困境儿童、留守而融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救助保护管理体系。二、营造良好环境,落实安全生产(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抓好儿童日常生活各项管理工作,在食品安全上,严格采购制度、严把卫生消毒关,按规程操作,采购方面注重质量,加强食品物品出库入库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矩操作运行。在消防安全上,安排专人定期检查院内用火、用电设施,制定排查台账,保障水、电等各类后勤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在交通安全上,对校车司机及陪车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特种设备定期检查,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增强了职工和儿童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二)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优化我院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为孩子们建造整洁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来自家人的关爱。一是创建院内特色文化理念,全体干部职工捐书献力,在活动区域搭建布置了舒适漂亮的图书角,课余时间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拓宽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传承红色基因,将党的恩情牢记心中。二是维修翻新院内花园、绿化带、儿童户外游乐区,打造种植养殖区域,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加适宜学习生活的环境,院内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不断完善,院区展现出了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新院貌,达到了春花秋果的优美环境。三、坚持从严治党,狠抓思想建设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研究制定有关党支部各项工作。坚持不懈在每周三组织党员学习,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二是学习主题教育,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工作,紧跟局里脚步,通过各项专题工作,加强院内作风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建设良好的儿童福利工作团队。五、存在问题一年来,我们在围绕院的中心工作虽作出了一些成绩,但工作技能和服务手段还需进一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结合不足,跟进力度不够,还需要继续完善;儿童活动内容大多以节日为主开展,略为单调,有待进一步丰富;消防安全存在隐患,还需加强管理。五、2023年亮点工作开展了“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区委书记李忠宏同志、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区委办主任王君同志、区民政局局长尹绚斐同志等各级领导及各党派社会爱心人士欢聚一堂,出席此次活动,关怀慰问了福利院的孩子们。组织“清凉夏日,畅游银川”暑期夏令营活动,带领孩子们尽情放松,开阔视野,丰富假期生活。采购一批空调,为孩子们在炎热的夏天带来清凉的风。4.榆阳区儿福利院认真践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聚焦“一幼”关切,不仅在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医、育、康等各方面周密安排,并且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培养计划,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以及就业市场需求,选择学习专业技能,让孩子学成后,可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儿童的永久性安置。2023年1月,成功为即将年满18周岁的超龄儿童党岩找到收养家庭,在双方满意的情况下办理的收养工作,帮助党岩找到了幸福的家庭,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也刷新了儿童福利院超龄儿童收养记录。六、2024年工作重点及计划进一步学习未保工作内容,探索未保中心业务,下乡开展未保工作相关业务。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家庭回访活动,并对全区困境儿童进行摸底慰问。坚持以走进校园的等形式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和关爱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活动。通过此类活动,了解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详细询问了困境儿童家庭及困境儿童生活所需。为下一步更好的关爱困境儿童打下基础。3.以丰富儿童生活为重点,更多的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修建风雨操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室外活动场所,加强儿童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5.开设孔子学堂,让福利院的孩子们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化作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培养孩子们感恩国家,回报社会的思想,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榆林市榆阳区儿童福利院2023年12月15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