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强化政策宣传培训。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进工业园区2个、重点企业5户,举办政策宣讲会6场,发放宣传资料2500份,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答疑解惑,把社保政策法规向企业讲清楚,让企业“零距离”了解社会保险政策,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助力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组织社保志愿服务队到集镇、村(社区)、敬老院流动宣传政策,就居民普遍关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问题答疑解惑、详细沟通讲解,现场演示推广“两微一端”、“秦云就业”小程序、“陕西社会保险”APP的使用方法,发放使用手册3000本、宣传手袋1000个,把社保宣传服务窗口开到群众“家门口”。搭载“平安略阳”“普法活动”等平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3场,聚焦群众关切的参保登记、关系转移接续、待遇申领、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工作,开展政策业务咨询,累计接待2500人次。组织全县各参保企业经办人员200余人举办工伤失业保险政策业务培训,围绕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工伤预防、参保缴费、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整治等方面,结合案例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通过培训各参保企业经办人员对政策的把握更加精准。2.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低保、特困、致贫返贫等困难群体政府代缴政策,重度残疾人员政府代缴100元,低保、特困、致贫返贫人员政府代缴50元政策,加强与财政、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三类人群工作台账,做到新增参保及时、到龄享受待遇及时,代缴4163人26.87万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统筹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缓缴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拓宽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失业保险扩围、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等一系列利企利民的好政策。按月对各类符合纾困政策条件的参保企业及群众进行筛查,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助力稳岗位、扩就业、保民生,全年落实稳岗返还57户68.1万元。3.深入开展巩固提升行动。聚焦基金管理风险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常态化开展业务经办、财务管理、“三员分立”、重点岗位轮岗,坚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全力推进失业保险专项整治,针对核查出的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追回失业保险金,耐心解释政策及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其拒不退还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共计追回70人60.59万元。经办能力不断提高,持续推进行风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的落实落地和动态调整。四项社会保险遇发放坚持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确保不错一分、不少一人、不拖一天。4.加强内部风险防控管理。认真及时核查疑点数据,对反馈疑点数据逐一核实到镇、到村、到人,严格执行多领养老金必须退回制度。持续做好跨层级、跨部门、跨险种数据联网核验和共享比对,及时追回违规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68人3.14万元。2023年资格认证完成率100%,待遇领取人员坚持月审、信息比对和资格认定年检相结合的模式,在统一集中时间段内,督促各参保单位、镇办按时完成认证,严防虚报冒领行为。2023年1月起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和待遇核定支付实现系统操作,全面取消手工经办业务。不断加强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有关部门协同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严控业务经办风险。5.夯实基金安全运行责任。严格执行基金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做到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各项保险规定的待遇支出项目申请拨付基金,规范待遇支出项目。在线办理各项社保业务,确保操作全程留痕可溯,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防控经办风险。重点业务都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股室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规定每月与银行进行对账,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按照金融管控平台和A++财务系统设置要求,明确财务系统各模块操作范围,根据岗位职责严格划分系统操作权限。严禁经办人员泄露用户名和密码。金融管控平台和A++财务系统与外部互联网完全隔离,数据安全无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登记9.73万人,参保率99.6%。全年审核注销1150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92人。新增领取待遇1989人。共发放基础养老金327790人次5242万元,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219.8万元,发放丧葬补助费1500人120万元,转移参保关系支出12.1万元。共发放“八大员”等群体养老补助金2683人220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55家,其中行政单位96家,全额事业150家、非全额事业9家。参保人数9760人,其中在职6605人、退休3155人。征缴养老金11887万元、职业年金3972万元。共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22428万元。3.工伤保险。新增参保28人,累计参保17410人,征收工伤保险费828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438万元。4.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6人,累计参保8099人,征收失业保险费520.6万元,其中单位缴费368.2万元,个人缴费152.4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待遇205.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层经办能力不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差异大,经办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快,业务脱节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障的共济性受到制约,分散风险的功能较差。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比例不均衡,人员基本工资增长有限,而退休人员不断增加,致使我县养老保险收入基本处于缓增长的现状,养老待遇支出却大幅度提高。2、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经基层办能力,稳定经办队伍,加强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加大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防控各个风险。二是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严格执行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参保人员利益。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及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持续推进“三类”人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政策,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积极落实关于延续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困难企业失业、工伤保险缓缴政策,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经办流程,实现线上申领。2.持续提升经办服务能力,把工作做细。持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的落实落地和动态调整。积极开展帮办代办、上门办理等便民服务。3.加大基金风险防控力度,把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社保经办内控制度,完善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有关部门协同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基金安全可控。4.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把惠民政策执行好。确保参保人员利益,加强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杜绝虚报、冒领和重复领取养老金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