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凤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创业辅导、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等。 | |
住所 | 凤县双石铺镇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刘海涛 | |
开办资金 | 116.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凤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2.4万元 | 112.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凤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能力1.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深入开展“三问三送”(即:问生产、问安全、问发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联企帮扶活动,协调全县30名县级领导和26名部门领导对接联系81户企业,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帮扶对策,解决实际问题。截至年末,已累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73个。2.加强工作指导。加强“三问三送”联企帮扶活动工作指导,要求各联系单位和联企干部结合单位职能,有效释放资源,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座谈、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二)扎实推进,助力政策落实1.强化政策支持。摘印了《各级助力企业发展政策摘录》300余份;紧密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凤县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正在等待县委常委会审核。2.加强政策宣传。举办了“陕西省工信、科技惠企政策宣讲县区行”政策宣讲会1次;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3次;邀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领导及省、市专家来我县企业开展讲座、培训和问诊等服务,推动政策落实。3.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按照《陕西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凤县本地化培育模式。完成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三)加强宣传,营造助企氛围1.用活助企服务平台。成功申报了凤县中小企业运行监测项目,争取到位资金15万;召开落实“三个年”活动——我为企业解难题银企座谈会,邀请5家金融机构与21户企业代表现场签订融资授信6.84亿元;2.用好陕企通服务平台。组织召开了“陕企通”诉求响应工作推进会和“陕企通”注册工作推进会,已注册“陕企通”平台5260余户,注册率全省领跑;上传政策性扶持文件5个,办理民营经济主体诉求2件。(四)广开渠道,加强人才培育1.扎实开展人才摸底调查。对我县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认真摸排调研,通过与各部门对接,摸排工业领域、商贸领域、建筑领域等人才326人,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资源信息台账。2.积极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先后14次入企依托“党史进企业”活动,组织县域工业、科技、商务企业学习党的二十大及历次会议精神,广泛宣传和科普科学人才观;动员超顺铸业、平安民爆企业负责人参加第58期宝鸡市举办的“智慧之光”系列讲座;成立凤县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推荐工业、商务、科技方面的民营企业代表6名,对全县54名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推荐人选进行评定等级。3.努力开展人才引进工作。组织动员县域企业参加2023年陕西省中小企业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邀请县域企业在中小企业信息网、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秦云就业”用工平台、“秦青展翅”青年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凤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集聚31家服务机构,建立了专业、高效的专业服务团队。协调全县56名县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81户企业开展“三问三送”联企帮扶活动1245人次,解决困难问题73个。通过开展政策咨询、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培训等8项活动,服务中小企业806户;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场、线上、线下培训班3场,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46人次;通过中小企业微信互动平台、凤县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站,累计发布新闻动态、政务公开、创业辅导、工作动态等信息230余条,点击人数超过3000人次,企业获得感满满,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稳定了发展预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我县地理条件限制,在引才、育才方面与平原县区存在差距,服务型人才外流,从而影响服务质量。2.服务理念相对落后。在新兴产业服务方面,我们的服务理念已经跟不上步伐,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急需更为先进的服务理念支撑。(二)改进措施:1.强化本地人才培养。针对地理条件限制,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提升本地人才的技能和素质,满足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2.创新引才方式。利用互联网、远程办公等现代技术,突破地理限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服务型人才。3.创新服务理念。倡导跨界合作与共赢思维,与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互联网思维,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深化联企帮扶。及时调整联企帮扶名单,充实企业数量,实现“五上”企业全覆盖,并做好与包抓领导、包联企业对接工作,及时动员联企领导每月入企开展对接帮扶活动不少于一次。(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示范平台作用,建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特色的人才培训机制,鼓励和引导各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三)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兴产业服务体系,推动加快科技、人才、市场、金融、数据的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架构,规范内部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