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2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工作统计;推广引进农业机械,培训咨询服务;组织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33号
法定代表人 张飞兵
开办资金 428.9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2万元 83.5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省市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在广大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借助作风整顿年主题教育的东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取得良好实效,为全区农作物抢墒入种、适时管理、按时收获,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产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及早振兴起到了非常积极推动的作用。一、工作开展情况1、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我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7.1万千瓦,较去年增长3%;全区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9.1万台(件),增长3%。农民拥有农业机械动力人均1.5马力。由此可见,我区农机装备空间广,发展潜力大。2、农机作业面积不断增加。随着我区宽幅梯田大力发展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耕农田面积明显增加,加之购机补贴政策的继续,田间作业机械数量增加,马力趋大,以及南部山区微耕机推广应用,作业能力大大提高。今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10万亩,机播作业面积75万亩,机械植保面积70万亩,机收作业48万亩。使农作物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3、农机推广成果不断扩大。农机推广任重而道远,创建农机科技示范村,发展农机科技示范户是其突破口。(1)是农机科技示范村建设。今年创建殿市镇:石壁则村,贺甫洼村;韩岔镇:韩岔村;白界镇:胡石窑村;石湾镇:旋水湾村;党岔镇:北庄村;石窑沟办事处:米西村;波罗:邵小滩村;雷龙湾镇:沙郭梁村;城关镇吴家沟村等10个农机科技示范村,发展创建农机科技示范户100户。使全区农机示范村达到119个,示范户2190户。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是新型农业机械引进推广。今年推广(补贴为主)各类农机具2000多台。其中:拖拉120台、耕作机械1177台、播种机械110台、植保机械140台、饲草加工机械260台、田园管理机械40台、种植施肥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收割机等共100台。(3)是机收减损技术提升及推广。减损就是增产,我们的粮食从收获到能出售的一系列环节,损失大约在7-14%左右,机收减损在3-5%左右,因此今年我中心积极争取资金,大力开展机收减损理论实践培训,对我中心技术人员和机收操作人员全部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了收获技术,10月8日在波罗镇双河村(邵小滩)召开了全市机收减损现场会,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及区政府领导都参加并且作了重要讲话,现场对收获后地块进行损失测算,损失率仅为1.31%,远远低于国家标准3.5%,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深松整地小规模进行。深松主要是打破犁底层,起抗旱保墒蓄水防涝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今年在没有上级任务的情况下。在农机示范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防撂荒应急、高标准农田应急实施深松整地作业面积23042亩。5、农机安全运行良好。农机的维修保养和检验直接关系农业机械运行安全,今年重点从动力机械入手,狠抓“三率”提高,严格执行农机“牌证”管理,下到乡、进到村、入到户、深入田间和地头,进行免费管理。年检验合格拖拉机1048台,收割机41台,新登记拖拉机108台、联合收割机8台,共有拖拉机驾驶员1188人,今年考核合格拖拉机驾驶员138名,收割机驾驶员18人。拖拉机登记率达到99%,检验率达到82%,持证率达到98%。另外全面实施亮尾工程,对所有机具张贴反光牌、反光带。全年未发生农机安全责任事故。6、扎实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年我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0万元(2022年节余资金1.68万元),完成了补贴资金401.505万元,享受农户1711户,补贴各类农机具1947台。目前没有补贴资金,超录一直在进行,已经超录近260多台,超录资金200多万元。补贴工作稳中有序推进,原则办事,效果良好。总体看:我区农机补贴工作在政策宣传上,给群众一个明白,在实际办理中,简化程序,窗口常开,服务到户,人民满意。7、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及提升。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51家,从耕翻--播种—植保防护管理—收获--加工,开展社会化服务能力逐年在提高,机械化程度也逐步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有力地促进我区土地流转向好发展。为了更好的全面的开展社会化服务。今年新建6家,在丘陵山区高镇新建梅瑞普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塔湾镇新建硕宏昌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事秸秆综合利用。对具有2台以上大中型机具的合作社,为了让机具不受风雨侵蚀、影响正常作业、降低工作效率,今年争取区级资金修建4个标准化300平米的机具库。对原有的从事深松作业和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及维修部:装备提升重点补贴4个、特色产业重点补贴1个、维修网点重点补贴3个,让他们在我区农机化事业中做出更好的成绩。8、实施水稻机械化插秧播种面积5万亩。我区水稻主要分布在无定河流域,地块集中,适宜机械化作业,我中心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引进新机具,我们一直坚守在地头给予指导,使水稻能达到科学合理种植或插秧。9、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10000亩。在城关、雷龙湾、波罗、响水、党岔等镇实施农作物秸秆打捆10000亩。通过努力使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10、脱贫巩固。横山虽已通过了脱贫验收,为防止返贫,仍有2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月月进村入户,了解近况、核对其收入,进行帮助,每户都非常满意。在我单位其他各项工作中业,也给予脱贫户倾斜照顾。11、春冬季取暖用煤安全工作。对武镇所有用煤户进行逐户核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发放安全用煤取暖明白卡。检查特困户、低保户、三类户都免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是否正常,一般户也免费安装了报警器,武镇街道做生意的外来户业全免费给予安装,做到在家全部安装报警器并正常使用,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起到抗旱保墒作用,使土地增产增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粮食收入。2、农机上户及补贴工作中简化程序,窗口常开,服务到户,方便了农民,农民也非常满意。3、全区农机数量稳步增加,品种逐渐增多,补贴农具2000多台,其中新型示范机具53台。我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7.1万千瓦,田间作业机械数量增加,马力趋大,作业能力大大提高。今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10万亩,使农作物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三、存在问题1、农民问题。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政府将农民引进城,时下留守农村劳力年龄偏大,操作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低下,体能不支,制约农机化大力发展。2、农机问题。一是20多年未有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二是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已断层,最后“一公里”已搁浅;三是农机维修网点少,设备简陋,维修人员多是春秋营业,平时关门,致使机具因“小毛病”闲置不用;四是补贴资金少。四、主要整改措施1、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工作顺畅。制度是执行工作的保证,制度是大家议定,但约束的是少数人。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结合农机工作实际,制定了农机推广服务中心 公车制度、请销假制度和购机补贴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般人员自觉遵守,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钱。二是明确分工。根据职能,任务细化;根据岗位,明确职责,并制定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目录;将任务落实到每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身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2、加强管理,严格程序。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支农政策之一,也是扶持农机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补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不违农时,把惠农政策落实好,按照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市农机服务中心2023年补贴实施方案。一是搞好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将购机补贴政策到乡村进行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知晓率,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二是在补贴手续的审批和办理中,成立办理大厅,简化办理程序,方便广大群众,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督促供货企业搞好后续服务,且不得向农民收取费用;四是严把验货关,对购机补贴所有机械,由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和经销企业,将在同乡镇完成购机者人机合影,机型机号一一核对,确保国家补贴资金落到实处。五是实行公示制度,将补贴程序、补贴机具种类,补贴标准全部向社会一次性公开,按进度将补贴对象和补贴资金予以公示,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上级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对年龄大的,路途远的,我们服务到家,入户办理,用手机APP办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3、狠抓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农机化技术推广是通过技术试验、示范、指导及咨询,将农机化新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能力,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由于农业机械产品不像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快,在农业机械推广上重点对已推广的机械进行质量跟踪调查,了解其性能,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将问题反馈给生产厂家,搞好售后服务。特别是春耕播种和秋季收获时期,旋耕机、微耕机、收获机械易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作业,及时与经销商联系,购买配件、退货或调换机械,而且新建维修服务点,进行流动维修服务。确保正常春耕秋收,挖掘农机潜力,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五、2024年计划1、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完成省市下达的补贴任务;2、实施“万亩”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3、新建标准化农机维修网点2个;4、引进适合我区的新型农机具,注重丘陵山区机械的引进示范推广宜机改造;5、推广机收减损率低、高质量的收割机;推广播种质量高的指夹式播种机。且跟踪技术指导。6、提升合作社装备,建库棚确保机具农闲时入库停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勤奋工作,务实完成农机化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重点项目实施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