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2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科技培训。拟定全区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农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宣传普及
住所 榆阳区西沙松林北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郑振宇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92万元 38.3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榆阳区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农业农村局的年度工作安排,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领导班子以“团结同志、扎实工作”为准则,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人才振兴工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快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切实做好2023年农民培育工作,现将2023年领导班子总结报告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高素质农民培育根据上级文件任务目标,严格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要求开展培育工作。2023年通过“摸底调研、遴选准备、开展培育、帮扶指导、总结宣传”的全过程培育。完成了2022年10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培育学员103人,认定初级层次高素质农民102人;完成了2023年第一批次20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培育学员201人,完成2023年第一批次201人高素质农民认定工作;开展2023年第二批次100人中级层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班);完成150余名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暨电商培训工作。全年累计培训550余名高素质农民,培训满意度达100%,培训对象参评度达100%,推荐61名学员参与中级高素质农民认定,推荐32名学员参与高级高素质农民认定。(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2023年第一期、第二期共培训35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涉及19个乡镇的80个脱贫村和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推荐市青年致富带头人共42人。(三)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2023年共培训350多名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人员,涉及全区各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负责股份经济合作社会计,农经业务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四)继续教育工作2023年6月份,我中心组织部分发展成效好的高素质农民和乡镇分管领导共35人,赴宝鸡市太白县参观学习设施蔬菜的栽培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我区的乡土人才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五)头雁培训通过我中心与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争取,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将榆阳区列为陕西省唯一的头雁培训示范(县)区,每年拿出80名培训指标,支持榆阳区的人才培育工作,目前通过“本人申请、县级审核、省级核准、部级备案”的程序,已经将毛李华等75人纳入农业农村部头雁培训系统,后续培训讲在近期内展开。(六)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完成了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局系统干部51人的能力提升和观摩学习班赴杨凌、宝鸡、渭南的学习组织工作。(七)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我中心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重点开展了以种植、养殖、果蔬、农业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截止目前,我中心开展农民培训10余期,培训农民2000余人,发放各类农村实用技术读本(资料)2000册(份),印发技术明白卡2000余份。(八)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我中心严格按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立方案的要求编制了Excel数据库。将历年经我中心培育结业的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信息逐一录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且根据培训进度,实时更新信息库,截至目前共计收集录入农村实用人才2138名,全区317个行政村,有280个村全部覆盖,有37个村未覆盖,覆盖率达88.33%。按照要求将入库人员分为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乡土文艺人才等六大类。在此基础上同时实现了农村实用人才按地域划分的分类统计,使各乡镇、村组的人才资源一目了然。(九)田间学校、实训基地认定2023年共认定3所田间学校,分别为:榆阳区思念家庭农场、榆阳区益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榆阳区秋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5所实训基地,分别是:榆阳区思路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榆阳区秀牧园家庭农场、榆阳区甜蜜家庭农场、榆阳区新动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榆阳区榆林市飞字种业有限公司。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通过对农民开展培训,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2.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高素质的农民从事农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3.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主体。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力量源泉。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领导班子成员整体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学习还不够深入,总是认为自己学习的已经够了,但时代是变化、前进的,需要坚持与时俱进;二是工作思路还需进一步明确,思路还不够明晰,有时工作多的时候就不知如何开展了,被工作牵着走;三是工作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有时候比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初级高素质农民的复审工作。针对初级高素质农民信息不完善,老旧,地址不详细等问题和上级要求“组组有”工作,争取各方支持开展复审工作。2、争取资金改善培育基础条件。充实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基地建设,遴选建设一批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完善现场教学、在线学习和实习实训条件,提升基础培训和服务能力。3、优化教学培训资源。针对存在培训意愿与农民培训需求、培训模式的单一和农民对多样性培训需求、培训内容与实际生产不符、农民对眼下现实利益的诉求与教育培训成效缓慢之间的矛盾叠加在一起,出现了学员被动参加培训的现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