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17
单位名称 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地方财政周转金的管理及清理回收工作。
住所 勉县勉阳镇和平路财政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胡强
开办资金 164.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54万元 175.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违法违规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严格执行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勉县人民政府转发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的通知》(勉政发〔2020〕19号)以及《勉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勉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通用设备类)》的通知》(勉财发〔2017〕77号)开展国有资产配置审批工作。2023年度县国资中心共审批51个部门106个单位257起资产配置事项。(二)严把国有资产处置关卡严格执行《勉县人民政府转发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勉政发〔2020〕20号),按照资产处置的范围、方式、权限、程序要求开展资产处置工作,对单位处置资产进行现场查验、统一回收、集中处置,处置收入依法上缴国库,提高了资产处置透明度、处置效率和处置收益。截止11月17日,县国资中心严格按标准程序审批资产报废、报损、转让、调拨、处置等事项,办结资产处置事项74起,涉及资产账面价值3803.21万元。其中:无偿调拨国有资产22起,涉及资产账面价值1230.11万元;报废、报损国有资产48起,涉及资产账面价值1436万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4起,成交价值1137.1万元。所有资产处置审批行为均规范透明,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三)加强资产日常监管工作认真实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月报和年报制度。每月月底和年底由各个单位上报资产统计报表,主管部门汇总后报县国资中心,经国资中心审核汇总后上报市财政局。今年以来已按时完成全县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和资产月报。通过资产月报及年报动态监控及数据审核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加强管理,督促各部门单位规范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周期管理。促进了资产购置及时入账、资产处置及时销账,推进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四)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规范了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制度制定情况,行政事业单位2022年以来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情况以及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管理情况,认真开展回头看,自查2022年以来办理的国有资产报废、报损、无偿调拨事项,进一步规范了国有资产处置行为。(五)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根据《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勉县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勉政办发〔2023〕8号)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开展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组建专班对全县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自然资源三类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夯实深化改革基础。形成国有资产(资源)清册,为全县资产的调剂、盘活奠定了基础。印发《勉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实施方案》、《勉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盘活以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资产调剂、处置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通过公开拍卖成功处置原农业局农技综合服务大楼、原勉县武侯墓乡敬老院、新铺镇原畜牧兽医站、老道寺中心卫生院门诊部(旧址)四处存量资产拍卖资金1137.1万元。(六)落实政府向同级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2023年9月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2023年10月县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七)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业务流程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一是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县国资中心与县属各部门单位数据同步传输、资产信息共享、业务全程跟踪的多方位监督管理,推动了资产管理动态化、精细化、高效化。二是加强工作管理,促进了资产购置及时入账、资产处置及时销账,推进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进一步细化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升了监管实效。三是配合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资产管理模块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工作。(八)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僵尸”企业注销工作进度。今年以来3家“僵尸”企业依法注销。全力推进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完成了17家子公司划转股权30.85亿元。将全县停车泊位特许经营权(评估值3.41亿元)划转至沔州控股集团公司。完成对森林资源、水利设施、公租房、文体中心场馆等单项资源资产的清产核资和划转工作。以上共划转股权58.56亿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推进了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开展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组建专班对全县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自然资源三类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夯实深化改革基础。形成国有资产(资源)清册,为全县资产的调剂、盘活奠定了基础。印发《勉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实施方案》、《勉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盘活以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资产调剂、处置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通过公开拍卖成功处置原农业局农技综合服务大楼、原勉县武侯墓乡敬老院、新铺镇原畜牧兽医站、老道寺中心卫生院门诊部(旧址)四处存量资产拍卖资金1137.1万元,为我县财政收入做出了一点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国资国企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县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紧迫感不强、缺乏创新发展精神、拓展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的缺资金、缺人才、缺发展动能、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从而导致以维持现状为主,市场化转型举步维艰的局面。3、单位人员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资产量大,事务繁多,由于我单位人员力量不足,对单位的督导检查、培训指导不够。(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捋顺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各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理顺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的关系,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2、有序推动我县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督促企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管理运营能力,提升国有资本营运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3、向编制人事部门申请增加编制,以解决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制度建设。持续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做到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加强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及标准,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相关资产。严格按照节约原则,合理配置及调剂资产使用,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能。(二)夯实管理责任。加强对部门单位的业务指导,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发挥主管部门承上启下重要作用,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各相关方面的协作配合关系,理顺资产管理主体、职责、程序和权限;形成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协调高效的资产管理架构。(三)提高监管水平。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加强资产数据治理、信息动态更新,进一步摸清家底,为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撑。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宣讲、业务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同时,借助人大监督,不断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水平。(四)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根据全县存量资产情况,结合我县实际筛选出具备一定盘活条件的项目,建立盘活存量资产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针对纳入台账项目的类型和基本情况,逐一明确盘活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开展项目调度,梳理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推动资产盘活取得新成效。(五)选取部分单位作为试点,加大推进资产管理条码化建设,实现“一物一卡一条码”,切实规范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摸清家底,达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六)有序推动我县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督促企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管理运营能力,提升国有资本营运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进一步捋顺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各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理顺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的关系,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调整优化企业负责人考核指标,突出考核导向做用,督促国有企业负责人抓好经营管理,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效益,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