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1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宣传、业余文艺创作、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保护等;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档案资料管理、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1号
法定代表人 高启峰
开办资金 4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4万元 234.9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榆林市横山区文物保护所)公益 从业人数  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大型文化活动圆满举办一年来,我馆共举办大型公益活动11场次,各项活动圆满成功,年初对馆内场馆进行服务升级,目前博物馆、曲艺展馆、腰鼓展馆、剪纸展馆、民歌展馆、民间文化艺术展厅、非遗小剧场、非遗传习所、排练厅等所有场馆已经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各个展馆接待人数达到20000余人次,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指导工作演出80余场,累计接待3000余人次;接待中小学(及幼儿园)参观20次,共计10000余人次,其他群众参观4000余人次,旗袍培训四期共计120余人,民歌培训共计40期1200余人;我馆派出多人进住横山多所学校进行老腰鼓、曲艺、说书等培训,共计培训4000余人。(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新突破横山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按时召开,会上为横山柳编、石湾镇梁家老醋制作技艺、波罗镇大石磕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等12个非遗项目负责人授了牌,与会领导向第一批和第二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荣誉证书、发放补助经费,横山老腰鼓、横山说书、横山剪纸传承人代表分别进行发言交流。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5项。(三)对外交流展演2023年我馆说书、腰鼓共受邀参加省级以上非遗展演10次,其中国家级展演6次,省级展演4次,圆满完成了我馆对外交流展演工作。(四)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加强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加大文物安全保护工作,4月份邀请市文物局专家对馆藏所有文物进行了清查、整理工作;5月,我馆举办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旨在吸引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9月份完成了碑廊建设及布展工作,12月协调省、市文管办对馆藏916组/件文物进行等级鉴定工作。同时制定文物库房值班工作条例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由分管文物领导具体负责落实,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2023年我馆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办公室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被横山区人民政府授予“对外交流先进集体”;我馆孙占东荣获香港紫荆花国家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熊竹英通知当选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三、存在问题1.经费紧张制约文化的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对外交流展演及日常演出活动(特别是非遗小剧场的演出)需要很多的经费,因经费不足导致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如六楼非遗展示馆装修未完成,导致非遗展馆不能按时开放,非遗展示功能缺失。2.因全馆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只有一部电梯,如遇有节假日活动不能满足通勤需要,需在原预留电梯井加装电梯一部。四、整改措施;面对资金和人员紧张的双重压力,在我馆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面积极协调上级专项资金,正在积极协调区财政局解决我馆非遗展馆装修及电梯安装等费用。同时通过与区人事局协调,我馆新招聘专业演出人员8名,极大的缓解了人员压力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成六楼非遗展馆的装修及对外开放工作。2、进一步开展非遗普查、地方文献征集、加强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对部分代表性传承项目、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3、积极开展文化文化惠民展演,落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展演(培训)和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工作,把区职教中心打造为我区非遗传承基地。4、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新创说书曲目3个、陕北民歌3首、剪纸系列作品30余件、舞蹈2个等。5、成立榆林市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6、编制横山说书、剪纸、民歌教材,在全区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7、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区文旅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