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磨桥镇磨桥街 | |
法定代表人 | 潘建超 | |
开办资金 | 1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02.48万元 | 2156.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医疗服务发展方面我院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结合辖区实际,从“小切口”入手,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是改善住院环境。自筹资金50余万元,改善内科病区住院环境,由原来的26张床位增设到50张床位,同时改造附属生活设施(如:加装病房空调、病区热水供应、水质净化设施),有效地提升了就医体验度。二是提升诊疗服务。增设中医住院病区,在原有诊疗项目的基础上,开设中医康复理疗项目,为住院病人免费煎制中药服务。三是发挥专科优势。扩充精神科病区,新增床位39张,缓解精神障碍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精神专科医师、精神专科护士、中医技术等紧缺人才,送上级医院8人进行转岗培养,逐步健全人才梯队。全年医院门急诊接诊17343人次,住院患者1605人次,全年业务收入1014万元,一年来医院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和医院感染事件。2、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院长亲自抓社会卫生工作,定期召开妇幼专干例会,落实各项任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社会卫生工作任务指标。全辖区共有65岁以上老年人7235人、纳入老年人健康管理7235人、在医院体检和下村入户公卫科累计体检4669人、体检率64%。现已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和电子档案40304份,建档率98%。全年完成一类疫苗接种6394针次,专病专防疫苗接种2614针次;妇幼保健工作中,认真贯彻“一法两纲要”,加强人员管理,坚持定期召开例会,定期下乡到村指导,定期检查考核。辖区全年住院分娩率达100%。孕妇叶酸发放率达95%。辖区高血压病4545人,规范管理4418人;2型糖尿病1081人,按照规范管理的992人;结核病10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68人都进行了规范管理。3、居民医保方面开展情况我院及辖区32所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医保门诊网上直接结算报销。全年办理门诊特殊慢性病2532人,两病3105人。居民医保住院1565人次,总费用602.6万元,总报付518.3万元,报销比例86%;职工医保住院40人次,总费用17.2万元,总报付14.4万元;门诊报销人次8983人次,门诊居民医保总费用243.4万元,报销金额122.6万元;门诊慢性病医保总费用161万元,报销金额105.4万元。全年未发生违反医保政策的现象。4.民生项目实施方面一是严格实施基本药品制度。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督促指导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全部实行了零差价销售。2023年药品让利群众71万元。二是积极开展健康帮扶工作。全面、深刻、准确领会和贯彻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以县镇医联体为载体,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实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团队合作,责任到人”,定期对辖区3231户,10736人脱贫户进行家庭医生服务,履行签约职责。全年集中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入户服务4次,入户共计102天,有效地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三是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全面落实。开通了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医院设立了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即时结算,实行一站式服务。严格落实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政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通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年业务收入1014万元,住院1605人次,其中居民医保病人住院1565人次。职工住院40人次。门急诊17343人次。配合治疗民政救助精神病人住院234余人次。开展残联救助项目精神病门诊治疗347例。围绕“服务、质量、安全、费用”这一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树立新思维、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社会各界及周边群众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服务内涵有待提升。有些科室个别同志还没有把热情周到的服务当作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认真加以对待,人性化服务还仅仅是一句口号。(2)技术人员匮乏。工作任务日益增多、服务需求标准不断提高,业务量也不断增加,人员投入相应增加,但因受编制及专业资质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3)就医环境较差,服务需求不足。由于我院地理位置和院内面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好多病房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改建而成,条件有限,病房时间久远,设施陈旧,存在环境差,病房少,住院条件差等诸多问题。2、改进措施(1)加强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三学、三比、三无”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和找差距、摆问题、抓整改,提升职工服务意识,改变懒、散、慢的工作作风。(2)进一步加强专科人员进修学习,弥补人才匮乏问题。必要时聘请编外临时人员。(3)加强对住院硬件及办公条件投入,改善医疗环境,争取各方面支持,向外延伸征地,续建精神科。增加病房及床位,以满足就诊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卫生院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二、目标与任务(一)院内感染治理1、继续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2、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3、抓好各临床科室的院感防控管理。4、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二)医疗安全治理1、在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2、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切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病人治理,严格落实危重病人上报制度。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三)医疗质量治理1、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2、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四)护理质量治理1、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定期督导落实,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总结经验,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整改。2、进一步规范各种护理文书,认真填写五种表格,根据具体疾病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3、以多种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到上级医院轮训学习,每月开展业务学习以及“三基”考试。4、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惩护理差错,护理责任人应严格把关,勤检查,重督导,竭力避免因护理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五)医技质量治理1、加强业务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2、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设备维护及保养,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使用价值。3、功能科室要积极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医院将尽可能添置设备及试剂,以满足临床的需要。4、认真做好各种检查的登记、报表工作。(六)药品质量治理1、加强药品治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药品治理领导小组,并履行其职责。2、坚持“三统一”主渠道购药,保证用药安全。3、药品治理人员要严把质量关,严禁假冒、伪劣药品入库,切实搞好药品治理,杜绝药品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事件发生。4、药品采购人员要及时把握药品质量价格信息和临床用药需求信息,保证临床用药。(七)着力做好公共卫生工作。1、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工作。2、重点抓好免疫规划工作。坚持抓好基础免疫和冷链运转,认真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甲类疫苗接种任务。3、认真做好妇幼工作综合项目、“两癌”普查工作、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等重点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4、认真完成65岁以上人群体检项目及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争取体检率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再创新高。(八)继续做好居民医保工作。落实县卫生健康局、县医疗保障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措施和文件,严格控制、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严格执行“三合理”合疗规定,严肃查处医务人员违纪违规套出合作基金行为,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争取在合理范围内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名称: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43601533-461072311C2101有效期: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