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融媒体中心(凤县广播电视台)

凤县融媒体中心(凤县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4-03-28 10:02
单位名称 凤县融媒体中心(凤县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县委、政府的各项决定,反映我县两个文明建设中新动向、新经验、新举措、新成果。采访制作、播出本县新闻和其他自办节目。设计、制作发布广告。
住所 陕西省凤县双石铺镇陵江西路
法定代表人 王海
开办资金 187.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
举办单位 中共凤县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35万元 60.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守正创新、坚守舆论主阵地。凤县融媒体中心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文化旅游节等主题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营造全县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正确的舆论的导向。2023年,《凤县新闻》栏目共播出161期1700余条新闻,在中省市主流媒体播发320余条,被中央平台采用8条次,省级平台采用147条次,市级平台采用171条次;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提供坚强的社会舆论保障;其中,策划采编的教师节特别新闻节目《[24小时]特写老师,您辛苦了!“独臂”老师坚守讲台扎根山村小学38载》在央视各平台播出,为近十年来首次独立完成在国家级主流媒体的新闻编发。新闻作品《七旬老人义务清扫小区“闲事”一干就是十四年》在2022年度“陕西新闻奖”评选中获“消息类二等奖”,为近年来获得的新闻奖项最高级别,采编参评的新闻作品《凤县“引客入凤”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获得2022年度宝鸡新闻奖一等奖,是县融媒体中心在宝鸡新闻奖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2022年在宝鸡广播电视奖和宝鸡新闻奖评选中,融媒体中心均取得优异成绩。(二)围绕中心和重点策划,外宣工作实现量与质双提升。大外宣提质增效。紧贴全县中心工作,对接上级主流新闻媒体,精心策划新闻选题,积极引导各镇、各部门的宣传员,向各级媒体提供本部门的宣传信息和工作经验,并鼓励支持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正面宣传,以正面新闻宣传的强大舆论攻势,营造了凤县聚力绿色转型、奋力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刊播稿件358篇(条),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刊发4条,陕西日报等省级媒体刊发56篇(条),宝鸡日报等市级媒体刊发298篇(条),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主流新闻网站推送重点稿件1000余条。(三)顺应新时代宣传需要,推进媒体融合。4月20日,学习强国“凤县融媒号”正式上线运行,为全省第16家,全市第2家,目前订阅数4万余人,总浏览量近百万。“学习强国”凤县融媒号共签发稿件总稿件654篇。学习强国总平台采用11篇,省平台采用195篇,市平台采用268篇。上线以来“万+”稿件近30余篇,其中,《酸菜》阅读量突破11万,广告部原创稿件陕西凤县:秋山“披彩衣”8.6万,编辑部原创稿件【一起读课文】杨若曦朗读《荷叶·母亲》7.1万。自主开设的【植物知识】【每日瑰宝】栏目,内容均为原创阅读量整体较好。总发稿量、省市平台发稿常居全市前列,进一步拓展了凤县对外宣传,成为凤县融媒一块靓丽的品牌。以“凤县宣传”微信公众号、爱凤县APP为核心,统筹县内各级各单位的信息发布资源,推进“凤县宣传”微信矩阵建设,形成了一点发声,多点互动的良好局面。“凤县宣传”微信公众号在宝鸡各县区影响力持续领先,粉丝量超过2万,全年共编发微信1500余条。爱凤县手机客户端下载量1.3万,安装量占常住人口的43.3%,在同行业爱系列手机客户端安装占比属于前列。凤县融媒视频号、凤县宣传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开展宣传工作。凤县融媒体中心官方抖音号全年新增点赞50万个,现有点赞733万个,新增粉丝1.8万个,现有粉丝8.7万人,全年共发布视频400个,累计达到2500个,视频播放量1.5亿次,累计播放量2.5亿次;视频号2023年新增31万余点赞,推荐量84万余次,累计发布视频2266个,播放量230万次;在平安凤县短视频大赛中,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奔跑者》等作品囊获一、二、三等奖;全年累计制作播放公益广告80余条,共计播放9200条次,对食品安全、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凤县建设、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工作作了重点宣传;制作专题33部,全年在“爱凤县”APP、“凤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凤县融媒”视频号直播直播18场,直播(回看)关注人数达到126万人次,直播宣传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逐步实现由传统媒体向融媒体的工作方式转变,一点采集、多点播发的新型传播体系基本建立,同频共振效应逐步显现,并不断形成媒体融合的“凤县模式”。今年以来,先后有麟游、陇县兄弟单位前来学习交流。(四)开展主题公益电影放映,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数字院线公司为了丰富居民的生活氛围和精神文化,开展“五一劳动节,最美劳动者”红色电影展演活动,活动中以红色爱国电影为主如:《反贪风暴5》、《铁拳行动》等;开展“心系端午节,情暖老人心”电影放映活动,组织开展“八.一军民一家亲”送电影进部队活动,;并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在全县各镇村、社区、部队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电影展演等活动;通过公益电影放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成就。全年共放映840场,观影人数达到了16万人次,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五)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凝聚工作合力聚力聚焦“三个年”活动,开展“提升新闻宣传水平锻造“凤县融媒”尖兵质量效能提升百日行动”,提升融媒体中心干部“四力”能力建设。根据新时代宣传工作需要和中心发展需求,调整部门设置,成立编辑部、采访部、新媒体广告专题部,进一步充实新媒体广告专题部力量,职责任务更加明确,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坚持常态化召开新闻业务晨学和编前会、谈心谈话制度,中心领导与全体采编人员交流业务、互相学习,总结经验;经常性组织编辑记者参加中省市广电部门开展的智慧广电学院线上培训,加强干部的采编制播技术提升,打造全媒体采编队伍。积极探索全媒体新闻记者实战培训,力争让每位记者都成为走出去能采、坐下来能编、拿上话筒能说、时时刻刻能发声的新时代全媒体记者,通过“百日行动”活动,新闻采访每期制作完成时限缩减30%以上,一线编辑记者交稿时限有原来的2小时,普遍缩减至1.5小时,新闻采编播工作更加顺畅。不断完善《凤县融媒体中心制度汇编》,进一步健全干部请休假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中心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合理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凤县融媒体中心获得了2023年度“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优秀供稿单位、2022年度“宝鸡市青年突击队”荣誉称号、2022年度“宝鸡市公益广告发布先进单位”等省市级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新闻节目的策划创新意识不足,拘泥于传统媒体的固有思维模式,没有能体现专业水准的精品栏目和品牌节目;新媒体创作运营进入瓶颈期,后劲不足,提升乏力。2、学习意识不强,危机意识淡薄。对多元化信息传播的媒体融合业务没有主动适应,在实战中提升业务的能力欠佳,准确定位全媒体记者角色有偏差。(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新闻策划,精选细编,高标准严要求把控稿件质量,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播发有分量有深度的大稿件。二是常态化开展“提升新闻宣传水平锻造“凤县融媒”尖兵质量效能提升百日行动”,锻造全体记者干部的“四力”能力建设。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凤县融媒体中心不断强化新闻宣传“四力”能力;在真抓实干中练就媒体融合“硬本领”,在求实创新中闯出媒体融合“瓶颈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凤县媒体融合发展。1、守正创新巩固内宣,提质增量做大外宣进一步提升新闻策划,精选细编,高标准严要求把控稿件质量,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播发有分量有深度的大稿件。让更多凤县大事、凤县故事在央视、省台等大屏幕展示,让更多凤县报道被推送到学习强国、新华社、人民网等大平台。2、精准策划,多平台联动,树立凤县融媒新形象紧抓新媒体热点,策划制作一批符合新媒体传播要求和规律的爆款短视频和精品网络剧。积极申报省市新闻奖、广播电视奖和上级部门组织的新媒体视听节目项目,力争获得奖励和荣誉,扩大凤县融媒在省市的影响力,站稳县级融媒宣传第一方阵,树立凤县融媒新形象。3、持续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新闻宣传凤县融媒尖兵。一是常态化开展“提升新闻宣传水平锻造“凤县融媒”尖兵质量效能提升百日行动”,锻造全体记者干部的“四力”能力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融媒小课堂”培训,转成效、见真章,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充分学理论、学时政、学业务齐头并进,培养新闻行业的“全领域”人才。三是加强部门沟通,摸索更多合作模式、融合模式、进一步完善新闻策划机制,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