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农机技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农机技术推广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 | |
住所 | 富县南教场 | |
法定代表人 | 任常育 | |
开办资金 | 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万元 | 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农机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省市农机中心和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开展业务情况:1.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23年,市上共分两批下达富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5万元,其中14.223万元用于结算2022年超录部分。按照省市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富县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了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和补贴程序,落实了农机、财政等部门和乡镇的农机购补工作责任。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宣传补贴政策,培训乡镇补贴工作人员,并及时将本年度补贴实施方案、补贴额一览表、补贴流程图、咨询投诉电话、资金兑付情况等信息在我县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上进行公布。坚持按程序办理,落实专人办理补贴业务。严把购机核实关,由乡镇进行补贴机具核验,县农机中心抽查,在核实过程中做到见机见人、人机一致、机号一致,从而保证整个程序符合规定要求,补贴政策落实不走样。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1.876万元,补贴机具369台,受益农户257户,目前已结算补贴资金100.734万元。2.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农机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我中心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农机服务水平,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是开展农机安全检验工作,对全县登记在册的农机具按照乡镇划分,进行在用、灭失或报废处理,并与乡镇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12份,与农机维修网点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8份。二是深入农机合作社、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农机安全宣传21次数,发放资料850余份。三是开展常态化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出一般隐患5个,整改5个。四是召开农机安全培训会,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分管领导,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负责人和农机手50余人参加会议,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农机手安全安全生产意识。截止目前,全县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数量为2810台,新增挂牌农机61台,挂牌率达到85%,新核发驾驶证53人,换证59人,持证率达到65%,完成农机检验2810台,检验率达到100%。3.做好农业机械检修和组织调度。春耕、秋收时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农机具检修和技术指导工作,与各乡镇及合作社做好对接,成立3个应急作业队,保障机具供应。据统计,全县春耕、秋收期间共投入各类农机具3986台,其中本县机具3773余台,协调跨区作业机具213台。4.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我中心结合富县农业生产发展实际,依托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围绕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适度支持苹果、畜牧等特色产业,遴选了18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构开展代耕代种、托管托养、病虫害防治、产品认证、加工贮藏等社会化服务。一是制定并以农业农村局文件印发了《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建设内容、服务主体标准、补助标准和具体要求等。二是检查指导服务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截至年底,全县共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2.3万亩,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5.完善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后续工作。2022年,上级下达我县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资金2500万元,建设任务102个。我县共有53个建设主体申报项目,建成并验收单体库183个(冷藏库179个、气调库4个),完工率和验收率均为100%,总库容约4.21万吨。其中,新建单体库75个,总库容约1.1502万吨;改扩建单体库108个,总库容约3.0655万吨,撬动设施建设主体投资6290余万元。由于2022年项目计划下达较迟,加之受疫情影响,致使项目建设进度较慢。2023年,我中心继续抓好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后续工作。一是强化督促检查。成立四个包抓工作组,开展常态化检查,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严格验收程序。成立专家验收组,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和《验收方案》内容逐项进行核验,对设施建设的主体资格、压缩机功率匹配情况、消防安全设施、容积等核心内容实行“一票否决”,确保项目质量达标。三是扎实抓好省级绩效评价迎检工作。我中心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确定专人负责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迎检工作,对标考核内容,提前准备迎检资料,确保绩效评价工作顺利进行。6.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为了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中心成立了工作组深入全县12个乡镇,采取督促检查、技术指导、县级配套资金等多项措施,按期完成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任务。今年全县共有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8.78万亩,其中公路、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面积2.85万亩.完成秸秆利用面积8.25万亩,其中秸秆施还田7.508万亩,收贮加工0.73万亩,其他方式利用0.12万亩,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了94 %,公路、铁路沿线秸秆综合利用面积为2.79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二)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在我县举办全省大豆机收减损田间试验活动。11月2日,省农机鉴定推广总站在富县举办全省大豆机收减损田间试验活动,为大豆联合收割机选型提供了数据支撑,为选择出更适宜当地生产的农业机械、促进农机作业质量和机收减损效益提升,确保秋粮颗粒归仓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探索“高速+农业”合作新模式。9月7日,农机中心和西延高速分公司富县管理所联合举办了“高速+农业”助力夏粮、秋粮收割合作新模式合作启动仪式,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完善了农业机械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了双方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引导,为夏粮、秋粮收割提供了保障。三是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赴我县开展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使用情况。11月10日至11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植物中心主任、研究员黄家章一行来我县调研产地冷藏设施使用运行情况,调研组深入羊泉、吉子现、交道等乡镇实地走访冷藏设施经营主体和周边农户,重点了解农户使用意愿、冷藏设施使用及投入产出效益等情况,调研组一行对我县近年来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发展情况给与了高度肯定。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年来,通过扎实开展支部党建工作,农机中心在提升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机总动力,搞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实施项目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被评为“全市农机械化工作先进集体”。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工作经费不足今年来,我中心承担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农机安全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秸秆禁烧及资源利用等多项工作,工作中需要进行各类农机技术培训、下乡检查和指导,现有的日常工作运转经费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二)人员结构老化我中心现有在岗人数16人,其中四十五岁以上人员11人,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且知识层次偏低,部分人员难以履行农机管理和农机推广等相关业务。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计划:(一)继续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2024年,我中心将继续大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把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调研考察,推广引进先进适用农机具,明确职责,抓好服务,强化监督,2024年力争实施补贴资金260万元。(二)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建成2个“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积极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水平和能力,年内计划创建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三)强化农机牌证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机“三率”水平,使年检率达到96%,持证率和挂牌率达到85%以上,同时开展好农机报废补贴业务。(四)继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多种秸秆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