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定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定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定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28 09:52
单位名称 定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定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农村干部培训、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业管理、技术人员、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农业农村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农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等。负责农业技术及机械化统计、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和标准化工作。
住所 定边县西环路农业大楼9楼
法定代表人 李松林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9万元 1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召开党建专题部署会议,制定了2023年度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党员学习计划、发展党员计划和“五个过硬”模范机关创建计划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至11月底共召开11次支部委员会,每月一次;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5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按计划至11月共集中学习23次,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理论与业务水平。按照党建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开好党组织生活会,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找不足、找差距,通过建议和意见完善自身。党员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的党内其他活动的双重组织生活,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定期开展党内谈心谈话。一、业务工作(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紧紧围绕三农,服务于三农,按照“科教兴农、人才振兴、高素质农民引领”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2023年我县初级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为400名,设置畜牧两个班共100人、小杂粮两个班共100人、蔬菜两个班共100人(其中女子专班50人)、马铃薯班两个共100人。现将具体工作汇总如下:认真调研并制定实施方案接到县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印发《定边县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单位根据通知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入乡进镇,深入村庄,利用集市时间,农闲时间认真对农民的需求进行了摸底,根据农民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制定方案,安排学习内容,使方案更加的符合实际情况,更能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精心安排、细化工作(1)宣传动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为落实好这一惠民政策,保证高素质农民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定边融媒、定边农业公众号在线上进行广泛宣传,散发宣传单7000余份、技术类书籍1000余册、张贴海报85余份,在全县开展了宣传活动。(2)报名登记。合适的培育对象是决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关键一环,宣传之初对自愿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学习的农民,年龄在18—55周岁的进行现场登记,也可以到单位报名,通过手机,建立微信报名群,通过微信即可报名。(3)合理选择培训内容。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实际,围绕涉农政策、生产技术、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业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等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公共通识课程,结合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专题课程,提升培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安全、运营等。选定和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涉农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农业创业创新知识等。二是良种良法配套。根据我县滩区和山区两种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和生产需求,围绕科学选用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产业链培训。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以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培训新农机、新农具应用及操作技术,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四是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高产优质与环境友好相统一。五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精准施肥施药、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技术,加快实现种植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管理。(4)分班分组开展任务,完成培育。按照工作方案开展培育工作,从报名册、微信群中筛选符合条件自愿参学的学员400名,参加今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于10月中旬开班。主要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分散教学与网络授课相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严、寓教于行”的培育模式。按“一班一案”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互动交流、基地实训、线上教学、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3、跟踪服务老学员回头望。我们对老学员进行回顾,一是通过微信群向以前农民学员推送上级部门录制的农业技术远程视频课程;二是引导农民通过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线上平台学习相关农业实用技术;三是结合本地农情实际,农业生产所急需的知识,对农户进行技术讲解服务和指导。组织本单位和农业系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指导与跟踪服务工作,征求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农业生产现场把脉、释疑解惑,为农民增收创有利条件。在安全(消防)生产及消防方面。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消防)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及中省市县各级安全生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全年集中学习8次,宣传培训4次,召开专题会议8次。制定有方案、有领导小组、有制度、有应急预案、有总结,做到有始有终;建立安全(消防)生产工作台账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工作台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大节假日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按时上报相关报表台账;安全生产(消防)工作宣传培训开展情况。确定安全(消防)分管领导及安全员(消防)一名。2023年单位及所负责的区域未发生安全(消防)责任事故。一氧化碳报警器督查。根据农业农村局工作安排,从9月份开始,积极与姬塬镇政府对接,开展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使用督查及宣传工作,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包村人员进村入户,抽查80余户,查看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使用情况,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并转发农业局制作的安全宣传小视频,让各村转发在村微信群里。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组织有关农业专家,深入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开展了8轮2400人次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指导与跟踪服务”,征求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农业生产现场把脉、释疑解惑,为农民增收创有利条件。根据《定边县农业农村合作经济信息中心关于认定2023年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的公示》文件公示:2022年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15)个,其中高素质农民占比60%。2022年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单(18)个,县级占比83.3%,有力的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三、存在问题1、教职工走上讲台和直接深入乡村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政策或技术服务的综合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单位十多年来没有进“新人”,农技人员青黄不接,老龄化现象突出,年龄结构断层,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单位需要注入“新鲜血液”。4、农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下一步的工作措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习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县巩衔项目和省市下达任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年初开展宣传,接受报名,按农民需求意愿设置培训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际培训人数设置班级和安排培训时间。对老学员展开跟踪服务,条件容许下组织优秀学员跨省外出实训学习。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安排,与姬塬镇政府对接,开展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使用督查及安全宣传工作。组织单位包村人员进村抽查报警器安装使用情况,并查找问题,督促改进。完成农业农村局其他要求及工作安排。向上级门积极争取引进“新鲜血液”,使我单位职工结构不断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