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米脂县科技服务中心(米脂县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科技资源数据平台的建设,科技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科技情报研究、科技统计、技术合同登记、专利成果查新工作;参与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训;秦创原建设中成果发布与转化、技术转移、投融资等对接活动提供服务保障。 | |
住所 | 米脂县南大街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斌斌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米脂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万元 | 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米脂县科技服务中心(米脂县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已完成,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准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抓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更好地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二是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二、取得主要效益2023年我中心上下积极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围绕凝练一批核心技术需求,实施一批高质量科研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组建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尤其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合同成交额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市排名前列。1.创新主体持续活跃。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打造创新型企业集聚。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42家,增长率达到45%,新增8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达到400%,每万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6.63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家,增长率达到25%,新增挂牌企业1家。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创新效能不断提升。2.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强化政府引导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今年债权融资总额达到4315万元,增长率达到6.44%;地方财政科技支出976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809万元,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一,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25%,增长率达到100%。科技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提升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3.创新人才持续集聚。以聚焦产业化、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为目的,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任务型、长效化协同创新机制,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促进跨专业、跨领域、跨单位、跨区域协同创新。大力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引才育才机制。“三支队伍”规模较往年实现大幅增长,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新增“新双创”队伍3支,新增科技经纪人8人。新增高层次人才42人,增长率达到163%。4.创新服务持续优化。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培育,打造多层级科创服务要素,为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提供更好的场地和更优的服务,营造健康积极的创新服务环境。今年新增双创孵化载体1家,新增在孵及毕业企业12家,新增研发机构1家,增长率达到100%。新增科技服务机构3家。5.创新发展持续向好。持续优化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技术交易日趋活跃,创新发展提质增速。一方面常态化深入企业一线,摸清、摸实、摸准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实现“送政策上门”,挖掘可登记合同,让企业对科技政策“应知尽知”,推动技术合同“应登尽登”,确保税收优惠“应享尽享”。另外一方面针对企业技术合同认定标准、税费减免等问题,组织专人“一对一”服务指导,规范技术合同申报和认定流程,消除企业登记过程中的技术“壁垒”,提高技术合同登记质量。今年我县共登记技术合同3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385.43万元,增长率达到189%。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43%。三、亮点工作组织开展了陕西省农业园区,省级小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山地苹果试验示范站,米脂裕得众创空间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建设,其中小米产业园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陕西米脂小米研发中心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山地苹果试验示范站获批省级试验示范站。年底启动了秦创原市县联动项目—小米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与示范,推动小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开发特色小米系列加工产品,实现小米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小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四、存在问题1.县域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意识淡薄,结构单一,企业的产值、总量和实力都较小,缺乏对新产品、新理念、新模式的开发,极大地制约科研费用的投入。2.科技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小,县域层面对高端创新人才吸引力有限,特别是科技领军人物匮乏,自身培养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引进拔尖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更困难。以乡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领军人物的多层次人才格局没有形成。3.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平台尚未形成完整的孵化育成体系,对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不足。企业以初加工为主,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在核心技术、精深加工领域没有突破,科研院所的成果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五、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市县资金,加大全县科技创新工作支持力度;2、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和专技人员,深入落实《米脂县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县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3、提升单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技术交易成功率等。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后,我中心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牵引,力促创新型企业提质倍增,创新矩阵增效扩容,创新环境优化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好秦创原在科技投入中的作用。主动争取省市秦创原项目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县域科技经费投入方式,形成县级科技经费有效投入的长效机制。二是发挥好秦创原在人才引育中的作用。探索引才用才新模式,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揭榜挂帅”“赛马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针对主导产业建立完备的科研人员工作站,并提供相应的便利生活条件和经费保障。三是发挥好秦创原在科技创新平台中的作用。加快提速科创新平台效能,早日建设高水平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种植模式,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形成集群式产业创新。进一步做优做强陕西米脂小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融合产业共建、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领支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