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党史研究室(汉中市汉台区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党史研究室(汉中市汉台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8 08:52
单位名称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党史研究室(汉中市汉台区地方志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地方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和研究及组织区级地方志书编修。组织开展党史纪念活动,编撰本区烈士传记和党史人物传记。协助有关单位、部门出版、发行专业志。编辑、出版、发行《汉台年鉴》。开展地方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地方志文献。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东新街与望江路十字社区服务中心大楼
法定代表人 江开隆
开办资金 31.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万元 2.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一项: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江开隆。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工作贯彻实施。大兴调查研究。按照区委《关于在全区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安排,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调查研究工作,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4次,确定《深化史志研究增强文化自信——浅谈文化自信视域下史志研究的几点思考》《对挖掘汉台区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几点思考》《挖掘历史资源编写汉台通史》3个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3篇。通过到汉王镇牛尾村、铺镇贺坎村、汉中路太白社区、南郑区汉山村等地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村志村史对文化振兴的影响及红色文化挖掘工作中存在问题,收集整理问题6个,积极抓好整改,推动在年鉴编修及党史征研方面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史志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启动《汉台通史》。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汉台通史》编修试点工作。拟定《关于编撰〈汉台通史〉的工作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区现存档案资料的实际,组织工作人员对《地方通史与地方志》《浅谈地方通史编纂之史料准备》等文章进行集中学习,并与长沙县联系交流全国首部县级通史《长沙县通史》,用以借鉴。在坚持贯通古今、突出特色、彰显价值的编撰原则下,草拟《汉台通史》编写大纲。稳步推进年鉴编撰出版。加强与其他省市县区优秀年鉴的广泛学习交流,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编撰思路,积极应对年鉴编审出版流程日益复杂化的现状,狠抓《汉台年鉴》(2023卷)的资料征集、选题上报、申报出版书号、初稿编辑、文字稿件三校任务以及图片收集等各环节工作质量。《汉台年鉴》(2023卷)预设27个类目、135个分目、880个条目,针对机构改革等新局面,对篇目设置及时进行调整,删减产业园区类目,新增网信、融媒体、经济合作等部门(行业)分目。截止目前,高标准完成了《汉台年鉴》(2023卷)编纂初稿。推动党史编研成果落地。制定《汉中市汉台区2022-2025年党史地方志工作规划》,认真做好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重要文献资料的汇编工作,积累珍贵史料,加大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文献资料征集和编辑力度,编印《汉台区党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创新党史地情宣传教育。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领导班子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印发《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开展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自查自纠,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和绿色机关创建,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学习汉台革命历史”等专题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地情研究。面向全区广泛宣传《汉台记忆》(第三辑)征稿事宜,征集地情文章和口述资料20余篇,11月完成统稿编辑印刷,成书共计约12万字;对宗营镇郭湾村知青纪念馆展陈内容提出指导意见;积极查找汉台籍抗日英雄曹锡资料,协助湖南省岳阳市作家、企业家赴汉中开展调研采风活动,开展交流座谈,进一步提高挖掘汉台、解读汉台工作水平。创新宣传教育举措。走“开门办史”的道路,以党史、地方志“七进”为抓手,不断提升史志工作影响力,深入铺镇贺坎村、汉中路街道太白路社区、三丰阁小学、驻汉某部队等地安排开展宣讲活动5次,参与人数300人次,发放党史书籍400余册,网络平台推送史志资料信息20余篇。(三)站稳群众立场,不断深化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不良现象集中整治、“严纪律、知敬畏、强作风”整训、“庸懒散慢虚浮粗”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认真学习“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四下基层”等先进经验,持续开展“双报到”工作,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培训,促进史志工作者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确保党史地方志工作正确方向,引导新入职干部充实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组织单位全体人员按要求参加各类线下专业培训人均95学时、完成网络培训人均165学时,组织开设史志业务技能课题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12人次。持续巩固帮扶工作。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决策部署,及时与帮扶村铺镇贺坎村进行衔接、沟通,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工作措施及奋斗目标。定期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走访,持续开展常态化帮扶工作,努力帮助落实产业、就业等利民惠民政策。积极开展关心关爱送温暖活动,在传统节日为帮扶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区史志办对标存史、资政、育人核心职能,着力提升党史地方志研究和征编水平,扩大党史地情宣传教育成效,奋力谱写汉台党史地方志事业新篇章,全年编印史志书籍3册,共计80余万字,开展实地史志宣讲活动6次,参与人数300人次,发放党史书籍400余册,网络平台推送史志资料信息20余篇,完成《深化史志研究增强文化自信——浅谈文化自信视域下史志研究的几点思考》《对挖掘汉台区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几点思考》《挖掘历史资源编写汉台通史》3个相关调研课题,得到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充分肯定,工作上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各项工作成果位于全市前列。《汉台区志(1990-2010)》被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志书质量评定优秀成果,《汉台年鉴(2022)》先后被国家和省、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三等年鉴”“二等年鉴”“一等年鉴”。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的问题:(1)史志编修队伍建设滞后,未能有力整合汉台本地党史、地方志专家人才,形成合力;(2)专业人才锻炼培养不够,今年以来,部门人员流动频繁,虽然有效改善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干部史志工作经验欠缺,暂时难以独当一面。2、改进措施:(1)围绕挖掘、传承和弘扬汉台悠久历史文化,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示范引领、大胆创新,加强与史学专家沟通交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3)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以史志“七进”为抓手,加强党史地情学习教育宣传工作,拓展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有效发挥史志育人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区史志办将进一步深化汉台党史研究,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对标存史、资政、育人核心职能,紧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挖掘利用汉台丰富地情与党史资源,努力为汉台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启示和借鉴,一体推进党史地方志研究和征编、党史地情宣传教育,奋力谱写汉台党史地方志事业新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汉台区志(1990-2010)》被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志书质量评定优秀成果,《汉台年鉴(2022)》先后被国家和省、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三等年鉴”“二等年鉴”“一等年鉴”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