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县杜仲推广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林木种苗管理,促进林业发展。负责全县林木种苗行政执法管理、林木种苗规划计划编制;林木良种引进、选育、推广;林木资源抚育管护;略阳县国家杜仲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负责城区“五山”造林绿化、护林防火及城区周边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开展杜仲科学研究和试验,从事与杜仲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以及略阳杜仲品牌打造,产品推介和协助营销等职能。 | |
住所 | 略阳县接官亭镇 | |
法定代表人 | 张兴海 | |
开办资金 | 7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0.49万元 | 416.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2月25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叶涛变更为张兴海。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1.完成略阳县2023年林木良种培育项目投资80万元。培育杜仲秦仲1、2、3、4号良种苗木繁育20亩25万株,红豆杉母树林抚育管理530亩,红豆杉补植补造30亩。2.完成硖口驿镇何王路杨家坝至邵家营道路绿化项目。绿化项目投资预算资金9.9万余元,绿化道路全长共计8千米。栽植红叶樱花1760株,并对其做好浇水、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补植等后期管护工作。3.完成2023年略阳县3.12义务植树活动项目。在兴州街道办官地山村实施义务植树项目30亩,栽植良种大五星枇杷树苗2200株,采取整地挖穴、苗木栽植、浇水管护工作。4.抓好2023年略阳县接官亭镇接官亭社区核桃深加工项目实施,项目资金来源为略阳县2023年涉农衔接资金,共100万元。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新建核桃深加工厂房429.8㎡,购置农林产品加工生产线2条,配套生产机械设备20台(套)。5.抓好2023年略阳县接官亭镇接官亭社区杜仲皮加工生线建设项目实施,项目资金来源为略阳县2023年涉农衔接资金,共295万元。截止目前,新建杜仲精细加工生产线900平方米。6.完成略阳县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黑河乐素河镇杜仲提质增效项目。该项目投入资金160万元,在黑河镇上营村和乐素河镇石瓮子村、徐家坝村实施杜仲提增效项目1700亩。7.完成略阳县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黑河镇五郎坪村“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项目。该项目投入资金20万元,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3433株,经济苗木15000株。并对其做好浇水、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补植等后期管护工作。8.完成2023年涉农衔接资金略阳县杜仲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任务。涉农衔接资金投入200万元,该项目实施地点在接官亭镇林口村,硖口驿镇大铁坝村,徐家坪镇大水沟村,完成杜仲提质增效建设面积2000亩。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当地群众(含脱贫人口)参与项目施工有效带动当地社会经济效益。9.完成2023年涉农衔接资金略阳县板栗改造增效及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任务。涉农衔接资金投入180万元,该项目实施地点在五龙洞镇五龙洞村,西淮坝镇梁家河村。完成板栗改造增效及基地建设面积1574.3亩,西淮坝镇梁家河村完成板栗改造增效及基地建设新造面积300亩。10.完成2023年涉农衔接资金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该项目实施地点金家河镇惠家坝村、硖口驿镇杨家坝村。其中:金家河镇惠家坝村完成造林项目1439亩,栽植板栗苗14400株,硖口驿杨家坝村561亩,栽植银杏苗4000株。(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及苗木抽检工作。(1)严格执行持证经营和种苗“两证一签”制度,对种苗进入流通、使用环节严格质量把关、生产经营档案管理规范化,为我县林木种苗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自年初开始,我单位组织种苗检验人员对林业有关涉及项目负责的6个国有林场、1家私营企业的8000余株种苗。(2)严格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及时与行政政务中心衔接,做好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事后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准入制。按照县林业局工作要求,我站组织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对全县38家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实地检查,重点围绕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使用、经营主体档案管理等进行检查,杜绝超范围生产经营等违规现象发生。(3)“双随机”联合执法取得成效。按照县林业局安排及要求,我站分两期开展“双随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工作,上半年县林业局随机抽选4家,下半年联合县市场监管局执法部门随机抽选4家进行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种苗生产经营单位证照是否齐全、苗圃档案建立、种苗质量、林木种苗广告等违规行为。2.全面做好城区“五山”森林管护各项工作。(1)加强森林防火管理,确保全年无火情。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认真执行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在县城重点区域广泛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扑火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单位职工进行林区防火宣传23次,受教育群众达1900多人次。刷写林区防火标语17幅,发放防火宣传资料2000余份。三是对林区危险人群、弱智人群落实了森林防火监管责任。单位与各片区管护员签订了5份片区防火责任书,各管护员与林区住户及弱智、儿童等重点人群逐户落实签订了25余份监护责任书。(2)城区林地资源管护见成效。一是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查各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违法行为,并将检查情况按时上报。同时在管护区张贴各类宣传标语、发放传单,并与群众签定责任书。据统计共张贴宣传标语12张、各类传单150多份。二是封山禁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立县”,结合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明确分工,夯实责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病虫防治;今年对南山林区枯死松树进行除治,拔去了南山松材线虫病疫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1.濒危物种保护成效受到关注。略阳县种苗站与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的珍稀濒危物种秦岭石蝴蝶野外回归成果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媒体关注,并于2023年6月30日朝闻天下、8月24日新闻直播间栏目分两次报道。2.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杜仲、板栗、银杏林抚育管护及人工造林7700余亩,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户林业产业增收。实施核桃、杜仲深加工项目2处,通过采购农户原料进行加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户收入。3.城乡绿化美化项目义务植树、“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改善了人居庭院、道路环境条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林业工程项目实施及管理还不够规范。今年林业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涉农衔接资金、以及被纳入涉农整合范围的中央、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需要执行《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略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在项目实施当中,林业工程项目实施档案资料及涉农整合项目要求的档案资料收集还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2)略阳县国家杜仲良种基地科研成效不明显。基地建设补助资金基本保证了按设计方案实施年度管护任务,在林木品种选育、品种改良、栽培模式科学研究方面投入不足,同时面临技术力量薄弱现象,在推动我县林木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方面成效不明显。(3)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力量不足。随着我县林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加大,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行政执法队伍力量不足,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所需的人力、财力薄弱,林木种苗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2.改进措施:(1)规范林业工程项目实施及管理。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培训,提升队伍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借鉴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严格明确职责,夯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中省市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提高项目档案资料归档完善。在林业产业发展和资源方面创新亮点,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加强略阳县国家杜仲良种基地科学研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科技支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林木品种选育、品种改良、栽培模式、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科学研究力度,为林业产业服务。(3)加大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力量。配置专业人员及设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执法培训,充实林木种苗执法队伍,确保我县林木种苗市场管理规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强化林木种苗管理工作落实和内部管理,从抓技术培训、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积分制管理等环节入手,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扎实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是规范种苗市场秩序、保证种苗质量的有力保障,继续抓好《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宣传,加强辖区内林木种苗监督检查执法力度。2.持续推进略阳县国家杜仲良种基地建设管理,做好杜仲良种选育及种质资源收集,开展杜仲乔林矮化和高接换优技术研究、杜仲国审品种区域化实验研究工作,并做好上级验收准备工作。3.持续做好黑河镇木家河村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联工作,及乡村振兴林业产业项目的包抓落实与技术指导。4.强化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县局出台的《林业项目管理办法》,狠抓项目实施质量,强化资金管理。5.加强县城“五山”森林资源管理,狠抓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