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略阳县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8 08:35
单位名称 略阳县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成人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成人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编制成人教育规划;管理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职工教育,抓好职工学校及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抓好全县扫盲工作;组织培训成人教育专职干部;做好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管理工作。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南街(高台巷口)
法定代表人 康祥东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万元 2.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县成教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大力抓好成人教育培训,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全面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成人技术技能培训。一是主动作为,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围绕绿色食药产业人才需求,在全校开设涉农课程,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积极与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对接,充分发挥县天津职教中心“汉中市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单位”作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退役军人转岗、驾驶技能等短期技能培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二是因地制宜,提高劳动人口综合素质。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为抓手,加强政府、企业、社区和学校各方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努力营造全民终生学习的浓厚氛围。依托汉中开放大学略阳学习中心,持续开展成人学历提升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综合素质。三是多措并举,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全面落实市县“雨露计划+”就业促进工作相关要求,积极与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对接,配合做好“雨露计划”毕业生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确保未就业应届毕业生顺利实现首次就业。(二)深化职教改革,加快推进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一是聚焦达标创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对标《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方案》《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基本要求》指标体系,全力推进县天津职教中心“双达标”创建工作落地见效。根据中省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及市教育局安排部署,制定印发《略阳县天津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学校办学条件工作专班,建立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全面改善提升县天津职教中心办学条件。三是聚焦内涵建设,深入推进“组团式”帮扶。围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任务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帮扶机制,加快落实中省市县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扩大办学规模,促进产教融合,提升办学质量,激发办学活力,切实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县天津职教中心与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签订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协议;分别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签订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协议。三是聚焦发展短板,持续做好职教招生工作。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持续优化职业教育发展氛围,分别印发《关于做好略阳县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通过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等举措,创新招生工作机制,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夯实招生工作责任,严明招生工作纪律,不断提升招生工作成效,积极打造职教中心、各初中生源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职教招生工作格局。(三)精准发力,持续强化校外培训监管治理。一是扎实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先后印发了《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防范治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工作机制》,督促镇办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街道网格化治理体系,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做好辖区非法办学机构的信息摸排、跟踪整改、定期复查等工作。建立健全了略阳县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预防、发现、查处工作机制,属地和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态势得到较好控制。二是全面推进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通过在略阳县人民政府网、略阳县教体局、文旅局微信公众号刊发《关于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致家长的一封信》《黑白名单》等方式,大力宣传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政策要求,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宣传、讲明全流程监管的重要意义,引导指导培训机构所有在培学生(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实名制选择合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选课、缴费、销课等,切实发挥好全流程监管作用、便民服务作用、风险预警作用。三是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数据稽核、培训材料规范管理年、平安消费、平安守护等专项行动。县教体局会同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紧盯综合平台运用、校外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管理、收退费管理、安全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等重点工作任务,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联合检查等方式,督促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压紧压实校外培训机构主体责任,持续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培训时间,严格招生和收费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成人技能培训稳步推进。县天津职教中心2023年完成短期技术技能培训共5期321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4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30人,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26人,C1驾驶员培训2期共211人。汉中开放大学略阳学习中心开放教育在籍学生328人,共30个专业班,其中专科14个班级184人,本科16个班级144人,2023年度毕业54人,新增103人,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二)职业教育改革奋力突围。一是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2023年5月天津职教中心初步通过省教育厅“双达标”省级复核。争取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苏陕协作资金等共66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和实训设施设备更新管理,全面改善提升县天津职教中心办学条件。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显著变化。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6名教师分别取得“电子商务师”和“计算机维修工”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新招录5名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职教招生秩序显著净化。县教体局会同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纪律的通知》等3份文件,严格净化职教招生秩序,全力护航“阳光招生”,有效遏制了有偿组织生源、有偿推荐生源等招生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四是职业教育资金保障到位。2023年下达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各类经费共计81.745万元。其中,下达春秋两批中等业学校免学费资金16.08万元;下达春秋两批中等业学校助学金10.665万元;下达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55万元。五是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有力。会同镇、村做好2023年“两后生”摸底工作,并指导镇、村建立了“两后生”台账。2023年县天津职教中心“雨露计划”毕业人数19人,已落实就业人数19人,就业率100%;其中就业15人,升入高职院校就读4人。(三)校外培训机构持续规范。一是持续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落实“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要求,依法依规又终止了1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原13所压减为1所,压减率达92.3%。二是不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督促协调文旅、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照文化艺术类、科技类等设置标准,于2023年9月完成全县16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更换工作。三是扎实做好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略阳县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组,首批聘用各类别专家共计40名,细化并公布了各行业培训类别的清单目录。四是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指导全县17所校外培训机构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机构章程,按照“一家一策”落实党建指导员9名,党的建设覆盖率达到100%。五是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执法检查、明察暗访等5轮次,累计发现问题165个,下发问题整改通知书57份。加大投诉举报线索查处力度,共查处取缔非法办学机构1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终身学习意识不强,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渴求程度不高,各种技能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激励和服务机制。2.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小,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强,专业设置等方面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3.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水平还需提升。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普及率还不高,培训行为监管难度大,学科类隐形变异非法违规培训行为发现难、查处难。(二)改进措施1.增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内生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激发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做好相关服务工作。2.加快补齐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短板。依托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扎实抓好理念提升、人才帮带、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重点工作,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良好成效,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和吸引力持续提升。3.提升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水平。持续宣传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政策要求,引导培训机构所有在培学生(家长)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销课等,不断提升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因地制宜,不断强化成人技能培训效果和增长点。立足县域经济发展,以略阳乌鸡、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技术技能短期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内涵和吸引力。依托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激发办学活力。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全力提升县职教中心关键办学能力。(三)依法依规,不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开展校外培训监管常态化检查抽查,持续提升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水平,加强对典型问题曝光和查处力度,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