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城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7 19:23
单位名称 城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国家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防汛工作检查;
住所 城固县民主街137号
法定代表人 刘杨刚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2万元 17.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0月12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事业单位变更法定代表人事项由岳文博变更为刘杨刚。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安排扎实部署。2月28日,县防指印发《城固县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对全年防汛抗旱进行安排部署;4月25日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传达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全县防汛备汛工作情况,对全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从强化思想认识、厘清工作职责、落实防汛责任制、预案修编、汛前检查、物资储备、抢险队伍、预警预报、灾情统计、防汛演练、风险隐患排查、涉险人员排查管理等方面进行动员安排部署,明确了各镇(街道)、各部门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汛期,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务会9次,研究部署防汛工作,县防指先后召开30多次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安排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每轮强降雨来临前和过程中,党政主要领导坚持坐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指挥,包镇县级领导深入一线指挥督导镇(街道)防汛工作。二是全面压实防汛责任。汛前,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印发《关于调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对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调整,县长任总指挥长,相关分管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长、部门负责人任指挥长,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强化了全县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签订《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目标责任书》,夯实了各镇(街道)、相关部门防汛救灾工作责任。落实了35各县级领导、55名部门负责人驻镇督导防汛工作责任;落实了水利设施责任人1259人,其中河道责任人235人,堤防责任人235人,涵闸责任人29人,水电站责任人25人,水库责任人136人,水塘责任人468人,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131人;落实了气象责任人370人;落实地质灾害点责任人176人。落实514户1156人涉险群众安全责任人1208人,其中:镇级监护人228人、村级监护人260人、网格化管理责任人339人、邻里帮扶人381人。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防汛网络体系。三是扎实做好预案修编。针对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组织科学修订了2023年防汛应急预案447个,其中水库防汛预案71个,河流防汛预案3个,部门防汛预案25个,镇级防汛预案17个,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1个,县城防御预案3个,村级防汛预案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320个,确保了在防汛抢险过程中有据可依、有效组织,快速反应、临危不乱。四是强化隐患排查整改。按照“全面排查、深化整治”要求,重点聚焦城市易涝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山涉水景区等防御重点,扎实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从严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建立洪涝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问题清单和整改治理台账,排查出水利工程、山体滑坡、电力设施等隐患122个,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对纳入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119处地质灾害点严密动态监测、综合施策治理、及早清零销号。5月10日印发《重大专项活动期间防汛抗旱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镇(街道)、县防指成员单位对本辖区、本行业防汛抗旱风险隐患再次进行排查,发现的23个问题及时整改到位。8月23日,印发《城固县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单位持续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排查出新增隐患60处,现已治理18处,落实管控措施42处。防洪工程建设方面,排查病险水库19座,已治理14座,剩余5座正在加紧施工或已列入治理计划。积极推进2023年度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现已完成15个点的群专结合项目,4个专项勘察项目已全部完成竣工,五洋桥治理项目目前已进场施工。五是广泛开展培训演练。县、镇(街道)、村(社区)共组织防汛应急培训223场次,培训9539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全县防汛抗旱工作整体水平。围绕撤离危险区域群众、山洪灾害避险、地质灾害避险、突发事件抢险救援等方面共组织演练445场次,参与人数34303人,进一步提高了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了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险,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加强汛情监测预警。坚持“早”字当先、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完善应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的超前预报预警、联合会商研判和灾情统一报告机制,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为防汛减灾工作打出“提前量”,增强群众防范意识,确保牢牢掌握应对防御工作主动权。汛期,发布《重要天气报告》25期、预警信号69个,其中暴雨23个(红色1个、橙色10个、黄色11个、蓝色1个),雷雨大风预警34个,高温预警9个。滚动短时临近预报85期、雨情报告52期,与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43期,气象、水利及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发布提醒预警信息73万余条、电话预警通知1800余次。七是会商研判启动应急响应。印发《城固县以暴雨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制度(2023修订)》,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成员单位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各级防汛责任人坚守岗位。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适时会商研判,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因地制宜决策发布防汛指令。按照防汛会商研判机制,发布蓝色及以上预警时,气象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立即进驻防汛指挥部开展防汛工作。县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6次,其中Ⅲ级防汛应急响应1次,Ⅳ级防汛应急响应5次;镇(街道)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02次,其中Ⅲ级防汛应急响应17次、Ⅳ级防汛应急响应85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汛前,指导各水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蓄水,早蓄水,尽最大可能满足春灌用水需求。汛期,指导各水库管理单位在不超汛限水位蓄水和确保夏灌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度,适时腾库纳洪,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在每轮强降雨来临前,重点加强马家沟、白果树、狮坝、南沙河、千山5座河流水库的调度,充分发挥河流水库的滞洪削峰作用,全年未发生水库垮坝和河流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全县共建立撤离安置点162个,各撤离点生活物资充足,做到了群众在安置点有饭吃、有安全用水、有安全住房、有床铺棉被和衣物、有就医条件。在应对强降水过程中共撤离群众15轮,累计5211户次、11528人次。在组织群众撤离时严格遵守“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五个一律撤离”等工作要求,做到了应撤尽撤,采取“三个人盯人”“二把锁”“贴封条”等措施加强管理,未出现群众私自返回现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水库防汛预案不完善,无超标准洪水溃坝后淹没范围内容;二是南北山区部分堤防、塘库、渠系及村组道路抵御洪水能力弱;三是部分干部群众水患意识不强,防汛救灾业务知识匮乏。改进措施一是县水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逐个水库测绘超标准洪水溃坝淹没范围;二是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将存在隐患的库坝、堤防、道路、渠系纳入项目库,有序推进工程治理,逐步提升防洪能力;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和防汛综合演练,增强干部群众水患意识,提高群众处置突发洪水、紧急避险能力,持续提升防汛专业技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做好安排部署工作。提早谋划,及早安排备汛工作,组织召开2024年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工作责任,签订防汛抗旱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业务培训、应急演练、物资储备、预案修编报批(备案)、责任人落实等重点工作,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严格审批度汛预案,充实储备防汛物资,做到有备无患。三是做好汛期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防汛指挥部组织调度、上情下达、沟通信息的中枢职能,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特别是局地强降雨应对工作,果断处置各类险情灾情。四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科学研判水情旱情形势,协调解决用水矛盾,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