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性工作,同时做好退役军人相关服务、政策调研、宣传教育、信息采集维护、档案管理工作,指导镇(办)、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 |
住所 | 勉县缙颐国际星城南门 | |
法定代表人 | 邹庆生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5万元 | 9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违法违规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次:9月22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芮虎变更为邹庆生;9月26日办理住址变更登记,由原二中路中段变更为勉县缙颐国际星城南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工作开展情况(一)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三级服务平台建设。一是2023年,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结合市局关于《“红心向党情暖老兵”——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把标杆型、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列入2023年中心系统重点工作,不断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从“有”到“优”提升,各级服务站实现了从“全面覆盖”到有效发挥作用,成功创建省级标杆站12家,国家级示范站基本达到全覆盖;二是下大力气打牢保障基础,实现精准服务、因人施策,做到一人一档、分类管理,将退役军人服务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对退役军人做到上门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开展督查检查,对各级服务站阵地建设、政治文化环境建设、悬挂政策宣传牌、营造“军”的氛围,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指南,“一站式”办理退役军人相关业务事项等业务工作进行抽查考评,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使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了提供服务、搞好保障的“桥头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稳定器”,联系优抚对象、凝聚人心的“吸铁石”。拓宽就业渠道,安置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探索制定和规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办法,加强与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联系,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保障。组织退役军人参加现场招聘会3次,主动与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对接,不间断在退役士兵微信群发布用工信息,积极为退役士兵转发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消防、部队文职招录信息,大力宣传退役军人招考加分、特设岗位和税收减免等政策。2023年度春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转业士官接收报到和档案审查、系统录入工作全面完成,共接收退役士兵149人(其中:自主就业120人,转业士官29人)。2023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29人,安置岗位以130%的比例编制计划,共确定岗位38个,供安置对象自主选择,其中:全额财政事业单位29个,差额预算事业单位9个。目前,通过县上选岗安置27人,省市转移安置2人,已全部安排到位,入编、工资等手续已全面完成。2023年组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免费教育培训33人,拨付往年培训经费11.52万元;“八一”前,足额为2022年秋冬季自主就业101名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585.1840万元;落实2021年和2022年251户应征入伍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034.9559万元;对2022年度以来荣立个人三等功的49位现役军人家庭发放慰问金4.86万元,颁授“功臣之家”牌匾46副;为29名安置安置工作退役士兵补缴待安置期间养老保险金16.1万元;妥善处置安置遗留问题,补发19名往年安置人员待安置期间生活1.29万元。深挖优待资源,解困帮扶进一步彰显。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国拥军热情,持续营造尊崇军人、敬重英雄、关心国防、热爱军队的浓厚氛围,经广泛发动、推荐申报和综合评审,县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命名27家双拥示范单位,在政务服务、医疗、住房、教育、购物、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切实为现役官兵、退役军人以及军人家属提供更多优惠便利服务,架好军民共建的“连心桥”,全力推进了我县社会化拥军新局面。多元协同推进困难帮扶援助工作,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加大困难退役军人救助,做好兜底养老和临终关怀,目前县光荣院共入住院民2人,2023年财政共计保障院民集中供养经费15万元。前三季度发放解三难资金54.1万元,落实省市县三级“关爱基金”5万元,关爱帮扶退役军人6名,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医疗补助费71.27万元。各项优抚政策和关爱措施有效推动落实,使退役军人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体会到社会尊崇。增强为民意识,妥善处理涉军信访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和《关于做好退役军人信访工作的意见》,建立退役军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引导退役军人理性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四清楚”工作机制,结合“进知解”活动开展,积极推进退役军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关爱帮扶工作常态化。对排查出来的涉军重点人员,建立工作台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三到位”原则,层层落实包联责任,将人员稳定在当地。同时,加强与公安、信访、网信等部门的配合,落实“四清一联动”机制,实现情报共享,信息互通。办结上级转办信访事项20件,扎实开展中亚峰会安保维稳工作,确保了全县涉军群体的整体稳定。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中心干部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以“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保一方稳定”为目标,以“建好队伍、推进创新、守住底线、提质提效”为工作抓手,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坚持为经济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不断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从“有”到“优”,实现从“全面覆盖”到有效发挥作用。下大力气打牢保障基础,实现精准服务、因人施策;探索制定和规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办法,加强与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联系,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保障;认真做好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采取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平常联系与定期联系、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相结合等方式,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服务,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多元协同推进困难帮扶援助工作,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加大困难退役军人救助,做好兜底养老和临终关怀。增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幸福感,积极维护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还不平衡,部分镇、村(社区)服务站离“五有”建设标准还有一定距离,精细化服务不到位,服务保障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2、干部队伍有待加强,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有的乡镇服务站存在人员更换比较频繁,对退役军人政策不注意学习,不掌握或不熟悉,在政策的宣传落实上显得不得心应手,应对退役军人的咨询、诉求能力弱,还有的不知道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多联系,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二)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更好的为退役军人服好务。2、强化“学习”意识。进一步端正工作人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抓住学习重点。通过学习,使工作人员不断用新知识、新文化、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别是非的能力,更好的为退役军人服好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设,充实人员力量,突出“军”的特色,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建设成为退役军人的“家”。不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建设全覆盖。 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落实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创业平台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服务。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训,不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三)开展好走访慰问工作。协助局党组结合“春节”、“八一”、“烈士纪念日”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对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普遍进行了走访慰问。采取重点慰问与普遍慰问相结合的方式,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代表、抗美援朝老兵、抗战老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伍的老战士、边海防现役军人家属等,建立常态化联系,关注她们的生活状况,全心全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