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华阴市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7:20
单位名称 华阴市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医疗保险提供管理和服务。负责做好全市各类参保群众的医保待遇落实。
住所 华阴市贵妃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杨晓雯
开办资金 19.4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98万元 27.2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医保待遇落实。一是继续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二是扎实落实好特特殊人群100%参保硬任务。三是持续做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2023年,我市已累计监测医疗自付费用大于1万元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78人,自付费用大于2.6万元的非建档立卡脱贫人口530人。四是梳理并编印《医疗保障工作法律法规选编》《华阴市医疗保障工作宣传手册》共5000余册,组建4个宣传小分队,持续深入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六进”活动,积极协调,开展医保政策“六进”活动,做好各种宣传讲解。2.做好全民参保扩面工作。一是通过医保政策“六进”活动,积极开展医保惠民政策大宣讲,持续深入参保企业,采取面对面宣讲、座谈交流等方式宣讲医保政策,指导179户机关事业参保单位自行在单位网厅进行2023年缴费业务操作,多措并举督促缴费,联合华阴市税务局,3次向未按时足额申报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印发缴费提醒函,对17家企业单位下发催缴通知单,确保用人单位能依法为员工落实参保缴费。截止2023年12月19日,我市职工医保参保31462人(其中在职17347人退休14115人),征缴保费10526.12万元。二是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积极和渭南市医保经办中心对接,解决处理征缴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指导各镇办医保便民服务站业务指导工作。3.医保经办业务更趋便民、利民。一是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切实解决群众在就医报销中的热点、痛点、难点、堵点,兑现“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按照市政务服务中心安排,做好首批周六上午延时服务,解决一些群众周内没时间办事的困扰,各类特色服务共计开展120余次。二是大力提升医保便民服务,华阴市境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执行“一站式”报销,“一单式”结算服务。三是认真落实“接诉即办”,切实解决群众诉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累计接到群众信访件全部办结到位。四是打造了10个村(社区)医保服务室示范点,配备了医保专用电脑,接通了医保专线,制定了医保服务室工作制度,组织了召开了医保业务工作培训会,逐步完善村级医保便民服务,实现医保服务“马上办、门口办”。五是城乡居民及城镇职工慢病复审工作进行顺利。4.做好深化医保改革工作的落地落实。一是加快医保经办服务示范点建设方面,今年我局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进医保小切口改革,推行医保“综合柜员制”,整合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27项医保经办业务,实行了医保窗口无差别“一窗受理”,医保局窗口多次被政务服务中心评为优秀窗口单位。二是做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工作落地落地,通过压实门诊共济保障“两个责任”,打通“两个通道”,优化“两个窗口”,用好“两个平台”,畅通“两部电话”各项措施,打好改革组合拳,我市74家定点医药机构均可进行职工门诊统筹报销,改革以来运行平稳,未发现较大舆情。二、社会效益情况(数字说明内容)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65507人,征缴金额15888.67万元,参保率为97.10%;职工医保参保31451人,征缴金额10599.52万元。2023年度,华阴市域内各项医保待遇支付18489.75万元,基本医保费用支付874612人次16963.83万元,大病保险报销5742人次1154.58万元,医疗救助结算9480人次371.34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医保惠民政策宣传没有走深走实,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因医保政策分类多、细节多、专业术语强,群众理解难度大,群众的知晓率仍然不高;二是因居民医保缴费标准逐年增长,加之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滑,农村人口参保积极性有所下降;三是医保DIP付费方式改革推进力度不够,一些医院对此项改革认识不够到位,推进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对理念更新和业务培训抓的不够;四是人员数量不足,人员捉襟见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整改措施:一是稳步提升医疗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渭南市各项医疗待遇政策,建立定点医药机构月度结算通报制度,落实职工和居民慢病待遇政策,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二是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实施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成立组织机构,强化业务培训,组织二级公立医院外出观摩学习,通过改革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加强成本控制,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三是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日常监管等工作,不断规范两定机构协议管理。围绕小病大医、过度医疗、刷卡套现、串换药品等违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欺诈骗保,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力推进全民参保工作。拓展宣传形式,加大宣传频次,提高社会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落实渭南市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当好医保政策宣传员、问题意见收集员、经办流程指导员,把医保“小块头、大影响,小服务、大幸福,小支持、大健康”这篇文章做好,为全方位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