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农村公路的畅通提供保障。业务范围: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编制、勘察设计和技术咨询,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及行业信息管理,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北路 | |
法定代表人 | 陈小明 | |
开办资金 | 57.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9万元 | 5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度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1.夯实养护责任。2023年列养2370.313公里。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我中心直接管理养护416.235公里省县主干线,18个镇(街)负责1954.078公里乡、村公路管理养护。2.多措并举提升管理养护质量。一是加强全面日常养护管理。整修、整理主干线路肩、边坡452km,清理边沟209km、疏通涵洞173道846延米,修剪和刷白行道树172千米;整治路域环境、路容路貌13条416公里,清理塌方141处6.9万立方米、清淤边沟185千米、沥青路面灌缝10620延米,全县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优良中等路率83.05%。二是加强预防性、季节性养护,修补、处治宁阳路、大接路、烈阳路、五丁关越岭段网裂、拥包、沉陷、等路面病害2878㎡/382处;细化应急预案,补充应急机械设备15台,储备防滑砂100余立方、工业盐70余吨,落实防汛物资100余件、应急人员6组65人。三是加强危险路段、地质高危边坡、地质灾害点及桥梁养护。一至三类桥梁按照规范填写巡桥梁巡查记录,四、五类的桥梁安排专人每日巡查检查并填写记录,高危边坡、地质灾害点每天监测并填写记录,临水临崖路段、构造物挡墙进行基础性巡查排查。四是加强桥涵管理养护,对所辖桥梁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认真填写了《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按要求按等级落实桥梁管护责任人对桥梁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并做好日常巡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上报处理,确保所管辖的桥梁、涵洞安全畅通无阻。杜绝养路不养桥的现象。五是提升职工业务素质。持续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干部职工技能培训,由科室长、业务骨干采取轮流集中理论、现场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形成了学业务、比技术的良好氛围。六是加强业务培训,形成创先争优氛围。全年召集养护公司负责人及业务人员进行养护管理、安全生产业务培训6次,表彰上年度养护先进单位。养护公司培训道工18次,公司之间自发观摩学习4次,按季度对道工优劣进行考评奖罚,在公司之间、道工之间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七是加大对镇(街)日常管养的乡、村公路巡查、检查频率及业务指导加强“路长制”考核。八是加大“智慧路长”和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完成了公路基础数据及电子地图与地理信息的融合,不断提升路网服务能力。3.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巩固省级“四好农村路”县创建成果,启动了国家级“四好农村路”县创建,为营造创建氛围制做文化墙宣传栏69处2075㎡,绿化、美化公路56公里10.2万㎡,施划行车标线34公里132600㎡。创建市级示范路S317宁阳段15km,阳双路11km。市级示范路乡道蒲家坝至丁家坝公路于2023年11月被中国公路学会评选为全国第三届美丽乡村公路。(二)狠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结合公路养护、施工等业务工作,广泛宣传农村公路人居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严格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围绕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养护作业,制定农村公路路面扬尘、渣土运输抛洒治理的实施方案和在建养护工程环境保护施工等一系列环保水保方案。三是全力做好道路养护垃圾、路面扬尘处理,施工期间洒水、遮盖降尘以防尘埃污染、避免机械漏油、材料运输的拋洒滴漏现象,着力解决了公路养护管理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扎实开展了公路环境保护工作。(三)养护工程稳步推进。已全面完成2023年第一批养护工程投资822万元,第二批养护工程投资257万元,新增县道养护工程投资115万元。新增省道养护工程投资650万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进入招投标阶段。(四)着力提升了安全应急水平。一是优化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二是多次开展公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全面排查出新增省道、县道主干线及旅游公路14条安全隐患95处,整治76处,上报整治计划19处。三是完成了31.620公里764万元安防工程,安装波形梁钢护栏3万余延米,安装警示标识、标牌829套;安防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公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整修、整理主干线路肩、边坡452km,清理边沟209km、疏通涵洞173道846延米,修剪和刷白行道树172千米;整治路域环境、路容路貌13条416公里,清理塌方141处6.9万立方米、清淤边沟185千米、沥青路面灌缝10620延米,全县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优良中等路率83.05%。二是修补、处治网裂、拥包、沉陷、等路面病害2878㎡/382处;细化应急预案,补充应急机械设备15台,储备防滑砂100余立方、工业盐70余吨,落实防汛物资100余件、应急人员6组65人。三是制做文化墙宣传栏69处2075㎡,绿化、美化公路56公里10.2万㎡,施划行车标线34公里132600㎡。创建市级示范路S317宁阳段15km,阳双路11km。市级示范路乡道蒲家坝至丁家坝公路于2023年11月被中国公路学会评选为全国第三届美丽乡村公路。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养护资金不足。全县农村公路统计里程达3875公里/945条,市县配套养护资金列养了里程2370公里,还有1300余公里村、组公路因资金原因未能列养。2.安全隐患处治资金缺口大。一是县道主干线超期服役,病害日趋恶化、水毁严重,安全隐患较多;二是乡村公路在建设等级低,抗灾能力较差,水毁或其他地质灾害形成路基沉陷、缺口、面板悬空、边坡坍塌等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治理。3.路网运行监测能力不足。公路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虽然有“智慧路长”和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和管理平台,但路网运行监测能力不足,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1.多向上级部门汇报、沟通,请求得到上级主管的支持。2.做好日常养护工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尽量招录专业人才。4.加强公路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及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一)持续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全面巩固拓展我县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建设成果,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层层夯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全面提升管养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力度,提高路况服务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二)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全面提升管养水平。一是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指导,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理原则和相关规范,严格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全面养护、科学养护、预防性养护相结合的养管措施,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加强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排水和绿化的养护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的维护,及时修补和整治路面病害,修复路基缺口,检查维修桥梁,清理排水系统,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二是切实加强养护工程管理。认真落实养护工程“两化”管理要求,突出重要原材料、施工配合比、关键工序工艺等,严把养护工程质量关,打造品质养护工程;三是开展公路养护技术培训、交流与自然灾害公路承灾体普查、公路安全设施提升等专项工作。(三)全力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一是巩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拓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内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好"两个纳入",提升养管质量、配套安防设施,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二是成立建养管运四个工作专班和一个综合协调组,进一步落实责任,系统的收集相关资料、梳理相关数据,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向县政府争取创建资金。三是积极参与"全国美丽乡村公路"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拟投入30万元,在公路沿线加大创建工作宣传,进一步凝聚合力,让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深入学习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提升公路通行能力。(五)继续加强行业文明创建。进一步塑造公路形象以提高公路养管水平为中心,以机关文化建设为保障,狠抓公路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不断增强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我县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