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西大街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东大街5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东海 | |
开办资金 | 1056.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3.98万元 | 516.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秉承容恬掌学,方玉润训导所倡行的“鸿文启蒙,崇德尚善”办学方略,以“培养良好习惯,传播教育幸福”为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三秦名校,育优秀人才”为办学目标,围绕“质量立校、特色名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工作思路,细抓“两个常规”工作,深入推进“三个西小”(魅力西小、书香西小、幸福西小)建设,全力打造特色学校,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深入推进学校高质量均衡发展。(一)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竞争实力。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航天精神等进校园、进教室、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二是学期初修订学校章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求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落实到位。从传染病防控出发,完善了应急处置方案,修订了传染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从安全管理入手,完善了值周工作方案,《教师课间安全管理办法》等;从“双减”政策落实切入,修订了作业管理办法,完善了课后延时服务管理办法。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三是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努力编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履职到位”的网络型安全管理形式,逐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制定了防震、防空、防火等安全应急预案。同时,通过安全督查、过程考核、公示评估等保证师生和校园安全(二)狠抓教学常规,细化过程管理。学校按照“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教学管理思路,通过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全面构建起了符合本校实情和教师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强化对教师集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阶段测查管理,教师教案教务处每周审核后方可进行施教,教师作业批改与讲评情况由作业监督员实时监测,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学期内集中评比两次,促成了科学严谨的教风学风。完善了领导巡课制度,学校主要领导不定期巡查,分管领导每日巡课和教务处每节督查,严格落实动态检查评价制度,违规事件通报、约谈、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还开展了“领导推门听课”“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探索星级作业完成形式,不断优化校内统筹作业(语、数、英书面作业)和校外实践作业(课外阅读、体质锻炼、家务劳动、美育艺术、活动拓展)设计,创新作业类型,力推作业分层布置,坚持作业布置统筹、管理、公示,抓实作业评价、反馈制度的落实实现了作业革命。(三)创新育人模式,涵养学生品德。学校全力打造“五峰竞秀,争星晋章”大德育教育体系,开展了四个系列德育教育“子品牌”:“爱家国·尚传统”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品牌,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节日、崇尚传统文化,将家国情怀根植在学生心底;“心向阳·懂感恩”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品牌,重点培养学生心怀善念,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将感恩的种子埋藏在学生心底;“同携手·育未来”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品牌,重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文明素养,让礼仪之花开在学生心田;“勤研学·促全面”研学体验系列活动,重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社会体验教育伴随学生成长。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完善,通过“一月一评选,一月一授章”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驱力,让学生争做“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让评价更简单、更科学,让激励更丰富、更有效,让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断固化,好少年的良好表现得到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乐学善思、文明守规的强大动力和浓郁氛围引导下,教育的幸福感、成长的快乐感和发展的成就感得到了有力增强,“幸福教育”的育人目标初见成效。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2023学年度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中,我校六年级语文、数学,五年级英语,三年级数学四科成绩均名列全县第一,21名学科教师受到表彰奖励,继续保持了教学质量位居全县首位的喜人局面,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2—2023学年度教育高质量发展“特色单位”“优秀单位”,同时获得2023年度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称号;宝鸡市2023年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称号;第三批健康学校市级示范建设单位称号;第三十八届宝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2023年“宝鸡好课堂”示范校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思想方面: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少责任担当,没有大局意识,更缺乏主人翁精神。2.师德师风方面:部分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3.教育教学方面:不注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及时对自身教学理念和经验进行反思。(二)整改措施:1.全面贯彻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2.完善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实践活动育人制度。加强班主任培训,开展好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心理健康疏导等专题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3.从追求教育实效出发,全面设置各年级教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让“建文明学校、当文明教师、做文明学生、比文明行为”更加深入人心,富有成效。4.坚持德育经验总结的成果推广,努力形成小学德育发展特色。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立足长远抓根本,队伍建设抓突破。以“宝鸡好学校”“陇县好教育”创建为契机,采取师徒结对、学科帮扶、团队发展,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研学一体,形成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二)提高站位谋发展,幸福教育抓突破。围绕“培养良好习惯传播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三个西小”为统揽,不断开掘幸福教育的认识新境界,发展新思路,工作新举措和实施新目标,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人民满意三个不同维度不断推进幸福教育向纵深发展。(三)构建安全防线,做到安全网络更全面。进一步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努力编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履职到位”的网络型安全管理形式,逐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制定了防震、防空、防火等安全应急预案。同时,通过安全督查、过程考核、公示评估等保证师生和校园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3年度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宝鸡市2023年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第三批健康学校市级示范建设单位;第三十八届宝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宝鸡好课堂”示范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