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6:3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保护黄土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质遗迹、地质生态环境等调查研究开展科普教育、社会宣传、对外交流、技能培训实训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镇店坊村
法定代表人 王飞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1.28万元 2856.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严格落实榆阳区林业局的各方面指示精神,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按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立足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实际,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管理职能,强化内部考核管理,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2023年全年工作报告如下:开展业务情况(一)林业工作圆满完成一是统筹推进公园生态绿化抚育和花海区建设工作。组织人员在公园内种植旱柳、白蜡、白皮松、侧柏、沙地柏等绿化树木,并对景区公园各景点的树木进行管护抚育,有序开展观光路两侧花海区绿化工程,及时完成全年抗旱浇水工作,并在环线开展试验示范林建设,引进五角枫300余株,并设置五角枫科普标牌。二是统筹开展公园防火工作。防火季节前,组织人员在林区道路两侧灌木平茬3公里,打通防火隔离带20余条;防火期间,实行点上防火检查、人员巡查巡护和集中统一调动“三位一体”防灭火机制,抽调防火人员45人,配备机动灭火车2辆,配备专业防火工具30多套、对讲机20部及巡查车3辆,进行防火演练40次,确保了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二)景区管理有序开展一是公园运营权、管理权分离。2023年7月14日,我中心与麻黄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移交协议,正式将我中心运营方面等相关工作,交由麻黄梁运营发展有限公司管理。我中心负责设施设备日常维修、维护工作,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二是获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取得“双拥景区”“先进单位”“文明旅游示范景区”“平安单位”“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三)党的建设成效明显一是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明确人员分工并制定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期间共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8天、外出考察学习1次,全体党员干部每人完成学习笔记两万字以上、心得体会2篇,并在今年5月份完成了郭壮、高瑞、刘雲森三名同志入党积极分子入统工作,进一步推动我支部党建服务整体水平。二是党的阵地建设。打造职工之家,配备职工学习角,增设书架、党建报刊等硬件设施,推动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把日常监督、以案促改工作同构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坚持日常监督推进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三是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树立先锋,争当志愿者,在重大节假日前后,我中心支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50多次垃圾清理工作,并组织干部职工对办公区盆栽的枯枝、分支进行修剪,便于盆栽生长。(四)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一是宣传页的制作。针对国家地质公园申报要求,对标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制作宣传页1500余份,体现公园建设情况及申报过程,为专家评审组提供评审依据,保证申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申请旅游扶持奖励专项经费200万元。其中申报创建国家地质公园所需资金100万元;国家地质公园考察路线设施优化提升所需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大环线道路标识、标牌完善及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确保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符合国家地质公园评定标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完成观光路两侧绿化。种植旱柳、白蜡、白皮松、云杉、圆柏、侧柏、沙地柏、稠李、丁香、水桠木等绿化树木(旱柳168株、白蜡317株、白皮松20株、云杉23株、圆柏45株等),栽种臭柏10万余株,栽植各类花灌木3000多株,铺植草坪150平方米;露营基地种植蜀葵、波斯菊等花卉约15000平方米,老虎高原、店坊水库西侧湖岸种植柠条1500亩,慢拾光、小环线沿线种植石竹约3000平方米,办公区种植百日菊、黑心菊、天人菊约2000平方米,老虎高原至博物馆沿线两侧种植苜蓿约150亩;对景区公园各景点的树木进行了管护抚育,共平茬灌木1000余亩,清理小环线死树约800亩,小环线沿线裸漏地块搭建障蔽500亩,恢复植被新植樟子松2000多株;办公区旁梯田坡及露营基地种植苦菜、沙盖约20亩,动用水车1400余次进行公园全面抗旱浇水工作,保证栽种成活率达标;引进栽植元宝枫100余株,引进石竹、各类花草等新品种种植,冬季对道路两侧大树进行了描红涂白越冬保护措施,保护大树3000株,有效提升公园绿化成效和绿化品质。(二)花海区租地种植工作圆满完成。根据林业局安排,协调村民出土事宜,实施拜水台区、博物馆区、公园陈家沟坝下区及店坊老村区4处共计约130亩耕地花海打造,及时完成整地、铺设管道、种植、追肥和喷灌等工作,种植作物主要以油葵、油菜花为主,截止7月底,累计种植油葵90余亩、油菜花30余亩,蜀葵3亩;10月底,完成村民及小组租地费用的发放;年底按时完成油葵、油菜花等农作物采收。(三)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统筹完成西门至店坊入园道路6.8公里建设工程,并在道路两侧共计安装太阳能路灯237盏,保障车辆夜晚行车安全,实现入园道路有效照明;在公园小环线内安装太阳能路灯498盏,为夜游公园实现基础照明条件,并在各景点放置动物造型灯、射灯,丰富景点夜景。(四)2023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然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我中心取得“双拥景区”、“先进单位”、“文明旅游示范景区”、“平安单位”、“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等荣誉。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一)公园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不尽,监管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二)中心支部建设上,存在党员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缺少入党名额。(三)公园绿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积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对标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标准,配齐设施设备,配全软件资料,学习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力争完成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二)优化管理权与运营权职责,明确公园安全责任,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运营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三)进一步提升绿化成效,紧抓绿化养护时机,全力推动公园绿化、美化高品质发展。(四)提高防火能力、强化抚育工作,着力打造生态公园、生态景区。(五)强化党的阵地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高组织力建设水平,组织开展党史学习、业务知识竞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完成三星级党支部建设,向四星级党支部对标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然教育基地”、“双拥景区”、“先进单位”、“文明旅游示范景区”、“平安单位”、“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