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6:29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工作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强农惠农农机化发展项目;组织机械化农业生产及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工作;负责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组织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建设;开展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受理质量投诉工作。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民主南路13号
法定代表人 雷军利
开办资金 39.1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1万元 5.5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1、积极组织“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印发《关于搞好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3年“三秋”农机化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对“三夏”、“三秋”农机生产做好安排部署。“三夏”期间,累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45万台套,全区完成小麦机收面积60.89万亩,其中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60.5万亩,完成玉米播种面积50.6万亩,其中玉米精量免耕施肥播种50.1万亩。“三秋”期间,累计投入机具1.96万台套,完成玉米收获面积50.6万亩,其中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49.95万亩,完成小麦播种面积61.37万亩,其中小麦机械化播种面积61.05万亩。全区主要农作物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6%。2、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农机报废工作。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2023年共下达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5380万元。截止12月1日,已发放补贴5379.97万元,结余资金0.03万元,补贴农机具3888台,受益农户3200余户,带动农户投资1.75亿元。农机报废工作,按照农机报废工作实施方案,对81台报废机具正在进行前期核实,实施资金150万元,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拆解和资金补贴工作。3、提升全区农机持证机手入社率。今年,把区域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公司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合起来,组建农机新型经营主体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牵引作用,完善农业生产“1311”模式,落实“两藏”战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产能和效益。全区持证机手4300人,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3900人,机手入社率91.2%。4、实施好农机化发展项目。2023年,上级部门安排我区实施《临渭区现代农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下达资金30万元,主要任务是加快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完善全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311”模式创建,强化现代农机人才培训、农机手实操、农机规范化作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为农机作业实操平台和规范化作业平台,分别设立户外宣传牌匾各1块;实训基地引进购置关键生产环节节水灌溉设备1套;印发培训宣传资料一批。目前,项目实施已完成,项目资料已归档,并已通过临渭区财政局验收,项目资金已拨付。5、全力完成省市安排的“报废更新现场会”及农业生产“1311”模式推进会。今年3月29日,“全省农机报废更新现场会”在我区锦绣农机专业合作社(故市镇尹王村)召开;4月14日,“全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1311’模式暨示范县推进会”在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下邽镇北七村)召开。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提前安排路线,组织观摩机具,全力配合做好会议的报到、分发宣传资料等工作,圆满的完成了现场会和推进会的顺利召开,赢得了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赞誉。6、继续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今年,我区继续组织2300多台联合收割机和560多台拖拉机开展机跨区机收作业和机播、机耕跨区作业,带动劳务输出1.2万人以上。区农机化发展中心在加强管理、保障秩序、突出服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机收作业队的组建、安全教育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要求参加跨区机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牌证齐全、年度检验合格,并持有区农业农村局核发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同时,在桥南镇高速出口、渭南东高速出口、渭南北高速出口、蔺店镇高速出口设立抢收抢种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对接高速出口工作人员,不因超高超限等问题影响上下高速路口。设立6个跨区作业零配件供应维修中心和机具调度中心,做好农机维修、农机零配件供应、抢收抢种机具调度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二、社会效益情况:2023年12月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94.6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76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6%,农机经营收入达到7.38亿元。农机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促进美丽乡村,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渭北各街镇与南部塬区各街镇农机化发展水平不均衡,表现在渭北各镇平原地块机械化水平高,拥有量大,南部塬区丘陵山地机械少,作业水平低。二是农机农艺融合还不足,表现在小地块作业阻碍了大型机械的应用,降低了机械化作业水平。三是葡萄等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表现在果园耕翻、中耕施肥、植保、割草、水肥一体化灌溉水平较高,但果树栽植、套袋、作业平台修剪、采摘运输、深加工等机械化技术水平较低。四、2024年工作计划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领导安排重点建设工作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美丽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做好平安建设和农机系统的信访维稳工作。1、认真组织好农机化生产工作。围绕“春耕”、“三夏”、“三秋”关键季节,加大信息、技术的服务力度,做好机械调度,稳定作业秩序,提高作业质量,服务农业生产。同时抓好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机化工作推动乡村振兴。2、争取资金,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是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同时,提前谋划,与省市农机主管部门沟通,策划申报2024年农机化发展项目。3、继续做好农机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开拓思路,认真调研我区农业生产的现状,通过专题演示会、现场会等形式,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同时要围绕农机化培训活动,抓好农机操作人员学历教育试点,提升我区农机驾驶操作技术水平。4、以点带面,引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切实发挥好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农机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提升全区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资质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