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7 16:20
单位名称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凤县留凤关镇留凤关村
法定代表人 李万兵
开办资金 527.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2.39万元 554.5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力提升教育质量。2023年,留凤关小学紧抓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备课检查、课堂巡查、课后作业批阅等环节的督查,保证每节课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行“10+20+10“的课堂教学框架,让先学后教,少讲多练,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采用5度课堂评价法引导课堂教学改革提质增效,成就好课堂。学校积极落实呵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各项举措,充分挖掘课间活动潜力,广泛开展了常规课间出教室,大课间出微汗的活动模式,各班在大课间开展以打沙包、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传统项目为形式的大课间活动。学校积极落实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特殊学生心理辅导等关爱措施,保证所有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大力拓展育人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坚持开齐开足课程,广泛开展学科活动,按时召开2次运动会,科技节,读书月、艺术节,社团展演等多种活动,促学生素质提升。学校还积极挖掘本地资源,相应开展寒、暑假爱家乡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长青书苑,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学生重走古栈道,了解家乡的栈道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家乡中药材探究活动。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借助劳动实践基地和厨艺教室,实现由学生主导的常见蔬菜种植、管护、采摘、洗涤、烹饪、品尝等环节全程参与的劳动教育。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折被子、缝扣子、进田间助秋收、进大棚学技术、举办秋收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助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二)抓习惯养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学校紧紧围绕凤县“3636”德育行动方案,以学生吃、睡、行,动、学为习惯养成的切入点,开展“一月一主题”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详细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工,层层落实责任,从细节方面强制入手,达到习惯养成教育进展快的效果。学校组织开展了5次大家访,4次全校性的家长会,3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凝聚家校教育共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促办学质量提升。2023年,学校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五个一”校本课程,细化探索习惯养成评价办法,还积极的探索多途径的教师评价办法。(四)优化学校管理,促质量提升2023年,学校充分利用“名校+”和渭凤联盟,广泛开展了两轮次以上的跟岗实践和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听评课活动,激发教师动起来向强者学,和强者赛。学校持续强化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训,持续强化新课程标准学习;每位年轻教师参加两次以上的公开课和基本功竞赛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学校安全稳定,未出现任何不安全事故,信访事件。学校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校园;获得县级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走进常青书院的读书活动,被宝鸡日报宣传报道;青年教师余红菊获得少先队教学能手称号;毛琳雨和梁佳琪同学分别获得少先队员四星章和市级读书之星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质量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只在乎成绩的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继而制约了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学校特色项目实施等工作,没有形成自己学校的鲜明办学特色。2.教师队伍成长缓慢。学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自我成长动力不足,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达到终身学习要求,队伍中没有培养出业务标杆引领者。(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明确层级管理的目标、职责,使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在过程中一步步落实到位。做好检查考核督促,落实“五个一”活动和“耕读课堂”。转变教育评价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抓手,推进教育改革。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内涵化发展。2.加强教师培训,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做好教师培训,鼓励青年教师自我提升。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借助“名校+”活动和城乡联盟活动,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力争在短期内培养出一名市级教学能手。(二)加强统筹协调和沟通,凝聚教师共识,切实做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