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朱鹮梨园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洋县朱鹮梨园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7 16:19
单位名称 洋县朱鹮梨园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梨园景区设计、施工及日常管理工作。
住所 洋县朱鹮梨园景区
法定代表人 王建超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万元 2082.77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朱鹮梨园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5月2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来师朝阳变更为王建超。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筑牢基础,不断加大景区设施建设力度1、加快建设,按时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以巩固AAAA级景区创建成果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省级旅游专项资金100万元改造景区道路1.5km(白改黑),同时对景区旅游环线水毁道路进行了维修。在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暨洋县梨花节之际,对景区所有道路标识标牌、旅游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更新标识标牌48面,购置保洁用品和环卫设施60余套。2、加强园内设施设备维护更新。梨花节前,对广场步道地砖、踏步进行了维修,更换部分破损灯具,对景区喷泉系统和激光灯进行了图案调整,对水泵、喷头等设施进行了清洗维护,维修游乐设施45处,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3、精细谋划,“双招双引”工作见实效。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网报13680万元,入统项目4个共计1796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00万元,谋划2024年重点项目一个,总投资2.46亿元,年度投资4325万元。4、建设智慧旅游。建立景区官方网站、大数据平台、智慧监控安防系统、开通朱鹮梨园景区微信公众号及智游朱鹮梨园小程序,安装wifi设施11个,数字高清监控90个。11个点位与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接,景区实现电子讲解、智能导览、在线预订(朱鹮生态园)、网上支付(朱鹮生态园)、安全预警、实时信息推送等智能化旅游服务。(二)精细管理,着力提升景区服务水平1、精心组织春节和梨花节等节庆活动。根据节会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提早动手做好节前准备工作。积极联系公安、市监、安监、海事等职能部门,加强对景区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景区经营秩序;联系县交警大队抽调近40名警力和景区10名保安,全力保障节会期间园内环线交通秩序;增加15名保洁人员在牡丹园内外进行保洁工作,坚持垃圾日产日清,给游客创造良好的游园卫生环境,保证了花节期间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高标准完成了2023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在景区的各项节会活动和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日接待工作。2、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卫生保洁人员培训管理。景区的保洁工作全部外包,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对景区的保洁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16名专职保洁员对主要游览区域进行全天候保洁;定期对园区“四害”进行消杀,对鼠药实行定点投放,专人监管,对景区内公厕、垃圾筒、垃圾中转站蚊蝇进行药物防治;对承包我景区保洁任务的第三方公司进行每周一次的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保洁人员工资挂钩;与园区内所有经营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形成了卫生工作全员共建的良好工作局面。3、加强绿化及梨园管护工作。依据绿化养护标准,按照时令对园区花草树木进行精细化管理。由专业绿化管理公司对园区绿化苗木实施精细化管护,清除园内杂草、修剪树木,绿化美化景区环境;与汇丰物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对景区梨园梨树进行综合管护,全力保障梨花、梨果景观。4、加强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县和4A级景区创建成果。在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县、4A景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对照4A级景区质量评定标准,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强化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并结合路长制巡查,查缺补漏、精细化管护;持续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巩固工作,大力实施智慧旅游建设,提高景区智能化治理水平。(三)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无事故。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旅游安全大检查。完善了景区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组织园内企业、商户进行培训;积极组织全园干部职工、绿化、保洁、保安及驻园企业、商户开展消防和防汛应急演练;常态化对园内经营企业、商户的食品安全、消防器材、电梯、游乐设施和园内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各企业、商户经营者的旅游安全意识,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的游园环境。2、全力做好园内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园内交通疏导、轻微交通违规行为纠正及制止工作。在巡逻防范中发现并制止不安全、不文明事件多起,纠正轻微违章行为60多余起,批评教育违规游客50多人次,制止并及时化解了游客同游客、游客同景区经营者间的纠纷4起,游园秩序大为改观,群众安全感得到提升。3、在景区增设安全提醒警示标识30余面,对2个微型消防柜内消防用品(灭火器、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护目镜等)常态化进行检查更新,对景区19个灭火器重新进行了灌装,在景区游客中心门前安装了消防栓。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154.6万人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00万元,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4A级景区和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为广大游客创造了一个干净舒适优美的游览环境,景观效果显著改善、宣传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今年被县档案局授予“陕西省AA级档案管理单位”荣誉称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紧缺是景区发展的瓶颈。梨园景区为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景区,开支基本都靠财政拨款。目前,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预算开支逐步压缩,景区的发展和建设只能通过申请中省市专项资金来解决。建设资金困难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的难题,对景区的发展和管理有一定影响。2、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景区经过10年的发展,建设用地所剩无几,土地红线导致招商引资项目不能落地,影响景区长远持续发展。3、旅游产品比较单一。景区旅游开发不够,现有景点多以观赏性旅游为主,游乐设施较少,缺乏核心吸引物、游客参与度不高、体验性不强、滞留时间较短。(二)改进措施:1、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向省市县争取专项资金,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同时,采取开源节流,增加收入,争取建设资金能达到循环利用发展2、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土地性质,长远谋划景区未来5-10的用地计划,争取列入全县建设用地长远规划。3、通过打造特色景观、创办学生研学科普基地等途径,结合新闻报道、网络推广等宣传形式,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和对外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设达标、管理规范、服务提质”的思路,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梨园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补齐游客参与体验的娱乐项目少、服务功能不完善、自我造血能力弱等短板,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服务我县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加快农旅融合、城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土地性质,争取在景区入口以东建成生态停车场,彻底解决景区门口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对景区梨韵湖环路进行改造提升,增加游客游园舒适度;对梨园农庄后观景台扩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景区功能,方便游客观花。对文化广场观景台、张湾环路、翠湖环路等地段照明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确保游客安全游园。建设景区智慧旅游项目,完善大数据平台,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工作人员做到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优质服务;经营户做到明码标价、文明经商;建立健全“方便游客投诉、便捷高效处理、信息反馈及时”的投诉处理机制。优化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按照绿化养护管理标准,根据时令对园区花草树木、梨园进行精细化综合管理;卫生管理实行全天候保洁,为游客创造优美舒心的游园环境。严抓安全,实现景区零事故目标。进一步规范安全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改造数字化监控系统,做好人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加强保安巡园力度,定期整修游览设施设备,严防带病运行。(三)强化对外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采取新闻报道、专题宣传、网络推广等综合宣传形式,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好“旅游+”文章。创新“旅游+文化”模式,借助朱鹮生态园,打造全市知名的学生研学科普基地。探索“旅游+农业”模式,继续实施梨果、枇杷采摘等农业观光项目,增强游客体验性。探索“旅游+体育”模式,通过承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举办青少年夏令营等方式,增强游客参与性,推出有内涵、有温度的体育高文化产品,进一步打造体育旅游基地,提升景区吸引力和知名度,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要素,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壮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被洋县档案局授予“陕西省AA级档案管理单位”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